“好!”
大家没想到,虽然分家了,但是还能有这样的好事儿,几个儿媳都喜笑颜开。
陈会计:“我们已经根据大妞儿他们的学费和书本费用,把帐拢出来了!除了大妞儿二妞儿和大虎,其他人都有帐,这个钱,分家我们亲自交在孩子手上,再由你们保管。让我知道你们贪孩子的钱不给他们上学,我就给你们撵出陈家。”
“爹,我们干不出来那个事儿!”
外人不知道读书的重要,他们家还不知道吗!
陈会计:“这个帐算完了,还差二十块钱。不过这个你们不用管,我从你大姐那儿借,也得给你们分了。”
“爹,您说的这是啥,全是您的……”
陈会计摆摆手:“不必多说!”
他说:“咱们再分一下房子。”
说起房子,即便是大家都不想分家,也立刻打起了精神,钱虽然极重要,但是房子在大家的心里,总归是不同的。有个房子,那才是有个家!
陈会计:“想来你们都晓得,村里的孤寡老人老张头三个月前去了,因为没有亲人,所以他的房子已经被大队收回了。过完年,大队会安排男知青搬过去。咱们家那个房子,就空出来了。”
几个儿媳立刻都抿起了嘴,不知道这两间房,要分给谁。
各种彼此看一眼,多了些小心思。
陈会计和陈大娘都看在眼里,陈会计反倒又不说这个房了,而是说:“你们现在住的房子,就分给你们了!我跟你爹的房子,因为我们是跟着老二过。所以我们去了,这房子就是老二的!”
陈大娘赶紧补充:“你们也比觉得老二占了多大的便宜。我们身体且硬朗着呢。二三十年死不了!”
“噗!”原本还严肃的氛围,一下子倒是缓和了起来。
陈老二失笑:“娘您长命百岁。”
陈大娘哼了一声:“那是!”
陈三嫂小心翼翼的:“那那头儿的房子……”
陈会计微笑:“这个房子,谁也不分,你们谁拿二百块钱,就给谁!拿出来的钱我们来两口就做私房钱了!你们回去想一想吧,如果想要这个房子,明早就来找我们说。当然,你们要是两家想合买,也成。”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还真没想到,老两口能干出这样的事儿。
陈大娘:“家里剩下的锅碗瓢盆,也不值什么钱,随便分一分得了。”
陈家人:“……”
我的个乖乖,老太太,您今时不同往日了啊!
陈会计:“其实你们都该晓得,咱们家重点的从来不是房子或者是钱。而是手艺。这个手艺,才是真真儿值钱的。”
这个时候,大家也清醒了起来。
对啊,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是现金还是房子,都是固定的,只有那生意才是生金蛋的鸡!
陈会计:“往后,不管是种菜还是肥皂,这生意都交到你们各房了!赚的钱,也是你们自己的!你们想要自己干,想要将教给娘家,我们老两口都是不管的。虽说嫁过来就是我们家里的人。但是你们几个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人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有些感情,我们懂。所以你们想要帮衬娘家,我们不管。但是知道的人多了,菜价下去了赚的少了,也是你们自己的选择。彼此妯娌之间的官司,我们也不给你们断。如果真的出了岔子,你们也不能咬其他的兄弟。如果不咬,总归有人帮衬着。如果胡说八道那么咱们就一起完蛋!你们懂吧?”
“我们懂!都懂的!咱们干不出来那样事儿!”几个儿子异口同声。
几个儿子这样,几个儿媳也都感动的眼泪汪汪,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公公会说出这样的话,哪里能不感动呢!哪个做公婆的不防着儿媳贴补娘家,他们却能说出这样的话。
几个儿媳都开始抹眼泪。
谁都知道苏小麦跟娘家彻底掰了,姜甜甜没有娘家,所以这分明是为了她们啊!
陈会计:“行了,别哭了,这些事儿都自己定。虽然小风走了,但是他城里的那条线还在。还会照常批发的。这你们都不用担心!不过,人家也怕风险,所以只收咱们家的,你们如果教了娘家,人家不管哈!自己偷摸儿去卖。”
“我们懂,我们懂的!”
陈会计:“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冬天的生豆芽的生意是老五媳妇儿的;肥皂配方是老六媳妇儿的,他们都同意,将这个教给大丫!大丫这么多年帮衬家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们是一万个赞成的!这个倒是不是征求你们的意见,就是通知你们一声。”
陈二哥认真:“爹,我们在不懂事儿,也不会有意见的。大姐对我们什么样,我们懂。”
陈会计点头:“那行了!咱家也没啥别的可分的,结束吧!”
陈家的分家,还真的,快如疾风。
陈清风回房的时候,小声儿跟姜甜甜嘀咕:“知道我爹是啥样牛逼的人了吧?”
姜甜甜由衷的:“牛逼牛逼!真?老狐狸!”
不说旁的,姜甜甜是真的看过好多的年代文呀,分家也见识的多了,但是可真是从来没看过陈家这样的分家。更不要说,陈会计这个先后顺序。没细想,还不觉得。仔细想一想,还真的都有小奥妙在其中啊!十分的循序渐进,层次分明!
更有甚者,她也没想到,老两口竟然不阻拦儿媳妇儿贴补娘家。这可是今天分家的点睛之笔了!
姜甜甜觉得,如果她是几个嫂子,也得感动的哭出来。
她拉着陈清风进了门,贼兮兮的拉着陈清风,小小声嘀咕:“你爹这要是在古代朝堂,是个玩心计的高手。”
陈清风:“噗!”
第74章 上海
老陈家, 分家了。
虽然都说父母在不分家,但是老陈家要分家倒也并不让大家太过吃惊。毕竟,陈家有两房都会外出读书, 外面是个什么样儿, 以后会不会再分配回来,这些都哪里好说。倒是不如早早的掰扯个清楚。兄弟之间也不彼此犯口舌。这样是极好的。
不过关于房子, 倒是挺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
二房三房四房都想要, 哪里不想要呢!
虽然二百块钱看起来真真儿不少, 但是他们光是分家就有七百了, 买一个二百的房子, 倒是不犯难。而且如果自己盖房子, 还下不来。所以虽然房子旧了点,但还是合适的。
只不过,最后几个兄弟商量了一下,三房和四房就把这个房子让给了二房。
毕竟,二房的儿子都大了,三房和四房却还小,不着急, 这几年赚了钱, 再盖新房子都是可以的。四房的小四虎才十周岁,至于三房, 满打满算,到九月份才满了四周岁。
虽然住的也是紧紧巴巴的, 但是要说着急,那么肯定没有老二家着急。
所以这一次, 就这么定了下来。
分家这种事儿,总的来说也不过就是两方面, 一则是分家里的财产;而二则就是关于老人的养老了。
家产分清楚了,就是养老。
因为老五老六稍后户口迁走,也就没有土地了,所以粮食肯定是不方便的,所以老两口给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一年二十块钱;另外一种是一年一百五十斤粮食。
当然,这也不是定死了。以后根据情况,还会调整。
因为陈清风和陈清北两夫妻都会在年后离开前进大队,虽然这次分家有粮食,但是也不能都带走。所以他们除了留下要交的养老粮食,剩下的全都倒腾给了几个哥哥。
一斤比市场价低一分,七分钱。
二房三房四房都或多或少的买了一些,所以三房四房也都是交的粮食来养老。
毕竟,一百五十斤粮食可没有二十块钱值钱。
就这么着,陈家分家分的真是快的不行。
陈二嫂当着所有妯娌的面儿将钱交给了陈大娘,陈大娘也当着所有孩子的面儿,把他们读书的钱都交给了他们,她十分的语重心长:“这些钱,是可以供你们都读到初中毕业。除了学费,我们还把书本铅笔费都算在其中了。这是你爷根据大妞儿他们的开销算出来的,只要你们用的不比你大妞儿姐浪费,那么就够。如果你们更省一些,许是还能剩的。这个钱,咱们都算的清清楚楚。我现在把钱交到你们手上,你们是自己收着还是交给父母存着,都是你们的事儿!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