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珍:“那还不错,怎么今天不来?”
季谣低着头,小声说:“我们吵架了。”
杜珍:“哦,他惹你生气了?”
季谣:“也不算吧…… ”
季游担心杜珍再问下去,季谣瞒着他们结婚的时候就兜不住。
急忙说:“最近明园新上了清蒸鳜鱼还不错,记得点一份。”
小土豆:“对对对,鳜鱼好吃。”
话题就这样被岔开了。
席间,刘厚仁一直在关心季谣和季游,时不时还问小土豆两句。
杜珍吃饭的时候不喜欢说话。
过了一会儿,四人都吃得差不多了。
只有小土豆还在奋斗。
杜珍拿出手机,按下三个数字。
“喂,你好,我要报警。”
刘厚仁也跟着拿出了手机,拨通同样的号码:“喂,我要报警。”
段如月和小情人今天兴致好,正在沙发上奋战的时候,门却被敲响。
正在兴头上的两人被不断的敲门声打断,男人穿上衣服,不悦地走到门口,问道:“谁啊?”
门外:“警察。”
*****
季游开车,带着他们到了警察局做笔录。
杜珍简单交代了一下事情原委,和刘厚仁留下了两人律师的联系方式。
季谣在工作室的客厅和门口都有安装监控,本来是为了安全起见。
没想到监控第一次派上用场,居然是这件事。
段如月看着被冰冷的手铐铐着的双手,刚才还在幻想自己的好日子来了。
现在却坐在了铁窗之中。
怪不得,段如月和刘厚仁转账的时候都有备注转账说明“以后别在找季谣了”。
她没想到,段如月居然留着这一手。
她之前找季照河要钱,不管多少,都有个赡养费的名头在。
而杜珍和她非亲非故,季谣工作室的监控也说明了一切。
而且杜珍所有的通话都有录音。
她和她的情人一人收了五十万,一人收了四十万。
两人都别想跑。
段如月在审讯室里又哭又闹,完全没了主意。
以前季照河纵容她,她居然得意忘形到了敢找杜珍狮子大开口!
审问的时候,她猛然发现,自己连个保释自己、帮自己联系律师的人都找不到了。
敲诈勒索罪名坐实,九十万的金额,数额特别巨大。
三到十年的量刑在等着他们。
季游在离开之前,特别给警察交代:“这件事情应该还有人在背后指使。”
这是沈肆行昨晚告诉他的。
沈肆行找人查了段如月的通话记录,在里面看到了一个他略有所闻的名字——
阮希玟。
这件事情沈家、季家都打了招呼。
就连刘厚仁都拜托朋友联系了人,好好审讯这两人。
事情尘埃落定,季游讲究君子道义,还是给为这事出了不少力的沈肆行发了个短信。
然后开车送杜珍和刘厚仁去机场。
季谣和小土豆、杜珍坐在后座,她对杜珍说:“妈,谢谢你。”
杜珍:“不用谢,钱记得还我就好。”
刘厚仁转过头:“阿珍,我帮谣谣给!”
杜珍瞪了他一眼,“闭嘴!”
季谣又问她:“妈,那过年的时候……我能来看你吗?”
车停在了机场外的临时停车位,杜珍打开车门:“腿在你身上,我管不着。”
说完,就下了车。
刘厚仁亲切地给三人打招呼:“拜拜游游,拜拜谣谣,拜拜渺渺。过年南城见啊~”
三人和刘厚仁道别后,季游又把两人送回家。
“终于完了,那个坏女人活该!给她判个无期!”
季谣说:“敲诈勒索最多十年。”
小土豆气鼓鼓地说:“十年?!真让她捡便宜了!”
季游听着小土豆义愤填膺的语气,也忍不住笑了笑。
“谣谣,你之前给我说想出去散散心,准备去哪?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过年了,过年还回来吗?”
车窗外天色暗了,路灯点亮了回家的路。
外面的温度直逼零下,车内却是暖意浓浓。
“嗯,我想好了,去大理散散心,刚好工作室也准备放新年假了。”
第52章
季谣在第二天就飞去了大理。
年前的工作已经完成,小土豆没想到自己毕业之后还能过一个长达三周的寒假。
开心的在工作室吼了半宿。
季谣在离开之前,还是给沈肆行发了微信。
告诉了他自己最近都不在江城。
沈肆行没有回复她的消息,又是石沉大海。
季谣现在心态好了很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患得患失了。
季谣定了一间大理古城里的民宿。
民宿修得像一个小四合院,房间不多,三层楼十来间。
季谣的房间在最楼上的位置。
到达的第一天,季谣就觉得有些头晕。
她没有太在意,只以为自己是坐飞机坐久了,有些晕机后遗症。
季谣下午的时候到达的大理,因为身体的不适,季谣先睡了一觉。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了。
临近过年,大理古城的游客很多。
季谣在毕业的时候来过一次,对大理还算熟悉,虽然有些变化,但她还是凭着印象找到了之前的那家过桥米线。
那一年她才毕业,不好意思开口找哥哥要钱,虽然季游给她转了一笔不小的零用钱。
但是季谣看着银行卡上那串长长的余额,总觉得有些诚惶诚恐,不敢滥用。
现在自己挣钱了,再次来到大理。
看着蓝天和白云仿佛近在眼前的样子,季谣心里获得了这段时间以来久违的平静。
大理早晚温差很大,季谣晚上出门吃过桥米线的时候,穿上了厚厚的外套。
正直夕阳西下的时候,季谣拍了许多天空的照片。
大理的天气很好,远观苍山覆雪,又有洱海的澄净。
季谣把拍下的照片发了一些给季游和小土豆,报了平安。
季游有些啰嗦,再三叮嘱季谣注意安全。
过了一会儿,季谣又收到了银行发来的短信。
季游又给他打了十万块到卡上 。
【哥,我有钱。】
季谣有些无奈地给季游说。
季游:【这是压岁钱,过年前一定要回家。知道吗?】
季谣:【好吧,我回来的时候给你们带鲜花饼。】
季谣随便找了家古城的馆子,吃了一碗过桥米线。
走出店门的时候,天黑了。
踩在大理古城的青石板路上,季谣有些漫无目的地走着。
周围擦肩而过许多游人,一家挨着一家的商店,老板正在努力地吆喝着。
季谣看到那里人多,就去那家店凑凑热闹。
有一家店门外挂着一个招牌“抖音网红店”。
门外很多人拿着手机拍摄视频,季谣也跟着凑热闹,上前看了一眼。
周围的人来自天南海北,说着不同口音的方言。
大家几乎都有同伴,季谣虽然是孤身一人,但是挤在闹闹嚷嚷的人群中。
她倒也不觉得孤单。
路过古城中一个小城门的时候,城门下有个女人背着背包,拿着一张海报问道:“要编彩辫吗?编彩辫。”
季谣上次来的时候,还是短头发。
这么多年过去了,头发也长了,她好奇地试了试彩辫。
编头发的女人是个白族人,说着有些不太标准的普通话。
然后拿着一把五彩的绳子,让季谣选了颜色。
女人在编头发的时候,问季谣:“小妹妹,你几岁了?”
季谣坐在小凳子上,笑着回答:“二十三了,过完年就要二十四了。”
女人编辫子的功夫非常娴熟,“你看着好小啊,像十八。”
季谣笑了笑,说:“我都已经结婚了。”
女人又说:“那你老公真有福气,这么漂亮的老婆。”
季谣不可否认,想起沈肆行的时候,给她的温暖总是大过这些所有的不快乐。
“你是哪个地方的人啊?”
季谣:“南城长大的。”
女人又说:“南城是个好地方啊,水土养人,我遇到的美女差不多都是南城来的。皮肤又白,眼睛水灵灵的。”
季谣不知道女人的话是说来骗她的,还是真心的。
但她听了是真的很开心。
编好了辫子,季谣付钱之后道谢离开。
大理的人和古城一样,也和洱海百年千年平静如镜的水一样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