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团长听见,转头向自己团的人吆喝:“你们相不相信我?”
“相信你,团长!”
战火再次重新拉开。
这回轮到了宁云夕孟晨浩这边发球。可以说是一球定胜负了。
宁云夕对他使了个眼神。对面,陈团长和自己媳妇一样在互相使眼神儿。
四周看的人直乐:“你说他们两队是在打乒乓球还是谈恋爱呢?”
选手们顾不上他人怎么说,全部精力在这个球上了。
孟晨浩发球,陈团长对面接球。宁云夕上前,轻碰吊了个过网球,陈团长媳妇扑上去接。孟晨浩趁机拉高直打。陈团长也厉害,猛打过来的球居然直抽了回去。眼看这个球擦过底线要赢了,谁也没有想到一面球拍再次猛然出现在了球的道路上。
宁云夕轻轻将球一压,球直接过网从对方两人空隙飞了出去。
陈团长那边的人全部眼球都要掉下来了。
英雄团这边所有人同样是愣了有一会儿,二营长举高自己帽子跳起来甩动:“赢了!我们赢了!”
整个英雄团的人都沸腾了。所有人宛如大过年似的,载歌载舞,欢呼雀跃。
“输了。”陈团长心服口服地说。
刚宁云夕那个反应简直是神技,是看透了他的球路。陈团长走过去握住宁云夕的手说:“宁老师,看来我连打球都得拜你为师了。”
宁云夕这下真有些愧疚了,怎么说好,那都是她打开异眼的功劳,否则怎么可能赢得了曾经的专业选手。
“陈团长,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你们那边的孩子可以到这边和我们的孩子一块玩花灯的。”宁云夕邀请道。
只看那些拿到了鸡灯的小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很有秩序地传递着鸡灯,每个孩子都是那样的高兴。可见孩子们有小伙伴们一起玩才是最高兴的事情。
陈团长看到直应好。
侯军长这时点住陈团长说:“知道自己踢馆子为什么输了吗?”
“人家馆子本来就不好踢。”陈团长很直率地承认对方两口子实力就是强。
,。
第135章 【135】中秋7(中秋节快乐!)
,。
一群人送侯军长他们去坐车离开。
到了大院门口,没想,又有辆车来了。
“常政委!”
见居然是本来该在住院的常思明回来了。
侯军长和高政委都走了过去,批评道:“不是身体没有好吗,同志,着急干什么?”
“医院里冷清清的,哪有部队里热闹。”常思明说,精神气儿十足。
所有人看得出来,他身体气色都比以前大有起色,截然不同。
“玩花灯吗?我这里也有。”常思明边说边叫警卫员把刚去市区给基层官兵孩子们买来的花灯拿出来。
一见,所有人扑了上去拦住他。
“常政委,别了别了。你看我们俩个,刚打得一头大汗。”陈团长苦涩地说道。
常思明听完是什么缘故哈哈大笑,让警卫员拿去给宁老师:“给老师最好,老师知道拿这个怎么办。”
这简直是烫手山芋。宁云夕不想接都不得不接。
见是一盏莲花灯,和那盏鸡灯一样的漂亮。
宁云夕想了想,给了陈团长媳妇:“友谊赛,友谊第一。”
陈团长媳妇赶忙替自己团的孩子们道谢。
“看看吧,是老师就知道怎么安排。”侯军长点着头夸赞。
接下来,几位部队领导一起坐车离开。
热热闹闹的中秋节过完了。到点了,孩子们该上床睡觉了。宁云夕招呼着自己家的小萝卜头回来。
小丫头孟晨橙回到家一时昂奋的劲儿没有歇下来,在屋里蹦蹦跳跳尖声叫嚷。
“孟晨橙。”大哥的声音一来。
孟晨橙马上从沙发上乖乖走下来去洗澡。
宁云夕笑看着,这会儿不得不说他的严厉恰到好处。
第二天,几个孩子由于昨晚玩得太兴奋都差点起不了床。
宁云夕给小五穿着衣服,督促孟晨熙吃完早餐再出门。
孟晨熙走到门口,突然记起今天二哥过完节日要走了,于是走了回来。
孟晨逸是在收拾行李等会儿准备去车站。
看了看,孟晨熙欲言又止,拉了拉书包的带子,转身离开。反正,有了这次中秋节,二哥肯定会每逢节日再回家。
宁云夕这边带着两个小的要出门,对孟晨逸说:“自己路上小心。有事打电话。”
“知道,大嫂。”孟晨逸点头。
“二哥,我们等你回来。”小四和小五一块喊。
孟晨逸冲弟弟妹妹摆摆手:好好上学。
宁云夕带孩子出了门,顺带再带上妮妮,因为平股长现在忙了不可能再送孩子去上课。坐在车上,她检查两个小女孩的头发有没有梳整齐。
到了学校,送孩子们进课室。学兵爸爸把儿子送到学校的时候,找到了班主任宁云夕。
“宁老师,昨天你教的很好。我觉得我儿子都有些不一样了。以前说他他都不听的。”学兵爸爸说。
宁云夕没有急着对他的话下结论,昨天她是第一天接触这个孩子但是已经隐约感觉到了什么。
“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的榜样。这个年纪的孩子,他的人格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哪怕有什么缺陷,都是可以扭转的。”
听到宁老师这么说,学兵爸爸愣了愣。
话到点为止,多说反而遭人反感,宁老师让学兵爸爸自己先想一想吧。
,。
第136章 【136】孩子们(一更)
,。
六年三班里,陈学兵走到三个新生面前说话:“听说你们之前跟着宁老师的?”
看这个男孩昨天欺负老师的样,朱玲玲等人明白这个孩子是想干嘛的。朱玲玲一句话顶了回去:“你要是想从我们口里套出我们宁老师有什么害怕的东西的话,我劝你早点打消念头,我们不会告诉你。我们宁老师也不会被你欺负到。”
妮妮点着脑袋。
孟晨峻冷眼看着,随时准备来一场这个班里谁是孩子王的比拼。要不是家里宁老师有命令,他早和对方干上了。
陈学兵扬着眉头:“你们怎么知道她没有什么害怕的。我可以告诉你,隔壁那个老余的,怕水桶。”
“如果你把水弄到余老师身上,他会让你罚站!”
“罚站怕什么?”陈学兵得意洋洋地说,“这个学校如果不要我,更没有学生了。”
“你干嘛显得你自己很了不起似的,因为你爸爸有钱吗?”朱玲玲问他。
孩子们一看学兵爸爸穿的潮流喇叭裤,都知道是有钱。人家家里确实是万元户。
陈学兵看起了朱玲玲:“你好像知道很多是不是?”
“知道不?我妈说你这种人,有钱,没文化。”朱玲玲学着朱婶一口不屑的语气说。
陈学兵登时恼火,手指着朱玲玲怒喊:“你再说一遍!”
孟晨峻站起来,按下了对方的手指:“有本事,考试的时候见分晓,看谁输赢。”
“你以为在我们学校考试有用吗?”陈学兵稀奇古怪地笑起来,“我们学校的学生,哪怕在这个学校里考了第一,在其他学校都是垫底的差生。我劝你们不用白费努力了。老师们自己都放弃了。”
朱玲玲、妮妮和孟晨峻望到了班上其他孩子的表情。昨天上了宁老师课的那些兴奋劲儿,今儿好像全消失了一样。估计是回头一想明白了现实在哪里。
学生们这样,家长们一样,今早上送学生们到学校的时候变得和昨天又有些不同,满脸惴惴不安,忐忑,叹气。
宁云夕早猜到是这样的结果。说一节课可以把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全部变成名列前茅,不可能,不切实际。孩子们的改变是需要一点一点去积累逐渐完成的。最幸运的是,离小升初有时间。宁云夕对此很有信心。
同样的,跟着她的孟晨峻、朱玲玲和妮妮都知道他们的宁老师付出了多少。于是朱玲玲跳了起来说:“我和你们说,你们这样子沮丧,是很对不起老师和家长的!他们天天为我们付出,你们自己却不愿意付出,不愿意努力,像什么!”
“玲玲。”他人诧异地看着朱玲玲的小眼珠子红红的。
朱玲玲是想起了自己妈妈朱婶。
妮妮想起了自己爸爸平股长。每天平股长回家都会担心地先找女儿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