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长嫂奋斗记+番外(680)

石老师怒得一只脚在地上猛跺:怎么有这样小心眼的人在!

宁云夕安慰安慰石老师:“没事儿。不是真的。”

不是真的,陈思明想怎么抓她把柄都不可能。

考卷油印好了,叶老师过来带他们去会议室。

会议室里,坐了市教育局从市里面找来的近十位高中数学教育方面的专家。这里头不乏着市里中学的名校模范数学老师和名校校长。

宁云夕和石老师坐到了主持会议的周科长身边。看到郑局长坐在席位中,宁云夕和石老师多少是能感觉到了一些压力的。

最迟到的是陈思明。陈思明自己搬了一张椅子坐在门口,好像个门神防止谁逃跑一样,只差手里拿根棍子摆架势。

“开始吧。”郑局长对周科长示意。

周科长打开了开场词说:“我们郑局长哪儿都没去,特别来数学命题组这边看看情况。足以看出对数学的重视程度。现在,请宁老师和石老师发表他们的命题想法。”

宁云夕和石老师立马站起来,将自己准备好的考卷发给在场的专家们审查。

郑局长同样拿到了一份考卷,放在自己眼皮下仔细钻研着。

陈思明接到考卷后,把考卷纸先抖了一抖,扫了几眼。

专家们一边看,一边交头接耳地讨论着。

周科长询问专家们:“怎么样?”

“我们普遍感觉到这份试题有些难。”专家代表说。

周科长说:“难不是好事吗?难题都能做出来的话,高考还怕?”

宁云夕没想到周科长说的和自己家小四一样的话,默默地捏了一把汗。

专家们听着周科长的话全都一笑,对周科长的话给予肯定说:“这是对的。周科长的话我们完全赞成。说真的,这样有水平的考试命题,我们都是头一次见。”

石老师听见这话,不禁扬起眉梢说:“都是我们宁老师的功劳,说是要考出考生们水平的话,需要开发考生的多向思维。所以我们尽可能确保最简单的题目,都有多种解法供考生思考和选择。”

这个结果是上次宁云夕说及自己的顾虑以后,与石老师等其他同事经过反复讨论后得出来的解决方案。

所有人惊讶地听完石老师这个话。一些人重新低头查看考卷。紧接是讨论声更加热烈了起来。

“有意思。听说宁老师带过学生去参加过奥数比赛,这个眼界和想法是不一样。”

专家们如此赞美着某人。陈思明沉着脸看看手里的考卷,心里疑惑着明明几天前他检查宁云夕他们的工作成果时,宁云夕他们一道题都没有拿出来。

莫非,宁云夕他们是临时抱佛脚抄的谁家的考卷?

“石老师,这份题目真的是你们自己命题的吗?”陈思明当场发出质问声。

第1746章 【1747】时间管理6

石老师说:“叶老师找来了一些题目让我们借鉴和研究,题,确实是我们自己规划的。”

“不是抄的谁家的考卷?”

“陈老师,我们怎么敢抄?这个考卷要印出来给全市所有高考生的。倘若是抄,一旦暴露,我们能是什么下场。”石老师说。

“那奇怪了。之前我问你们的时候,你们说一道题都没有准备好?这几天时间,你们能做出一整套题目出来?”

“陈老师,我们没有撒谎,没有骗你。宁老师从一开始拟好了我们的计划。我们按照计划表做事。在研究完全部考题方向后,先做好出题方向的具体框架,这样一来,等出题的时候,按照出题策略来出题相对于来说显得比较简单了,速度加快。最终是复查时间。”石老师说到这颇显自信,“有计划心不乱。”

“我才不信你们这些话。”陈思明说,“时间是有限的。”

“可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安排好所有事情是一个技巧。”石老师道,“当然,这个技巧我也是刚从宁老师那里学来的,叫做时间管理。”

“什么?什么叫时间管理?”陈思明惊讶地嚷嚷。

“这个,陈老师你不懂可以理解,是人家宁老师从国外同行那里学来的东西。”石老师给对方再潇洒地卖个关子。谁让他真是对陈思明这个人看不过眼。

“国外的?你瞎扯的吧?宁老师出过国学习吗!”陈思明急得站了起来,说话也变得大声。

没想到,其他老师正纳闷这事儿是真是假的时候,坐在正中间的郑局长突然出声:“是有时间管理这个概念。用在管理学上。”

“局长你知道——”陈思明失声。

郑局长知道有什么奇怪的,人家作为局长,学习接触的东西更多,眼界更高,毕竟经常在外做学术交流活动。

有了郑局长这话给背书,没有人再质疑宁云夕的话。

“就按照宁老师和石老师出的这份考卷去考吧。”专家代表说,“当然,在细节上,如果他们两人想再精雕细琢一下,我们相信他们能做到。”

“反正,考卷要在春节前后再送去印刷厂。”周科长点头,“让他们自己再琢磨琢磨,好好复查复查。”

得到专家组的认可,石老师和宁云夕齐齐松口气,可以先过个好年了。

会议散开的时候,陈思明在走廊里头追着郑局长说:“局长,他们把我晾在这儿,没有让我干活,这样好吗?”

“怎么会是把你晾在这儿了?”郑局长说,“调你过来,是想让你在这里多学习,多进步。毕竟在这里,有不少优秀教师由于命题的关系刚好聚集在这。”

叫他过来不是让他参加管理工作吗?结果让他在这里多向人家学习?陈思明吃惊着,说话都有些磕磕巴巴起来,道:“局长,当时调我离开的时候不是这样对我说的?”

“陈思明同志。”郑局长语重心长,“不说你,我自己都必须时刻向年轻的一辈好好学习,虚心请教。”

第1747章 【1748】时间管理7

“因为他们的思维比我们更活跃,思想更开阔,像宁老师,就做的很好。她的思想和工作,处处与最新的国际科研前沿接轨。你可以仿效我,向他们多多学习。”

人家局长都要向下面的老师学习,对此陈思明能说什么?陈思明站在原地,目送着郑局长离开的身影,转身走到周科长给他特意安排的单独办公室去。

叶老师同石老师和宁云夕走回到他们自己的命题组办公室后,说道:“快过年了,你们的任务完成得差不多了。一次能过专家组那边的审批,可以说,其它科目的命题组都没有我们这个速度快。”

石老师敞开两排白牙开心地笑着,与叶老师打趣道:“莫非这是要嘉奖我们,叶老师?嘉奖东西不用了,如果能嘉奖我们多放点假,我和宁老师家里都有小孩或是老人,事儿多。”

叶老师小声和他们两人说:“过年的话,单位肯定是会安排一些春节的东西来慰劳大家的。至于假期,国家统一安排,这个我不能主张。”

春节单位给个人发的慰问礼,估计都是一些吃的。石老师和宁云夕想着。

石老师问宁云夕:“宁老师之前在四中,春节发的什么?”

“家里有小孩子的发一袋糖果。然后加一排鸡蛋。”宁云夕说。

“挺好的了。”石老师道,“去年我们学校发一袋米。据说学校给发的比教育局里发的好。”

那年代,物资相对短缺,是很苦的。八五年上面还发过一次文件,要求各单位根据自身的收入和经济条件控制福利津贴等发放提升幅度,防止攀比现象飙升。最多貌似是不给超过三十元的福利发放。主要原因是政府没钱。所以在这个年代,考个机关岗位,不如上国企工作,是所有人的共识。国企一年发的福利,绝对是老师这样类似事业单位岗位的好几倍。

连那年代的交通警察都被叫做马路橛子,找女朋友谈对象,不好找,没人要。

真是,倘若不是为了教育事业这个理想,谁想来当老师。

石老师说起了自己家某个在国企工作的亲戚道:“每次上我们家,说起我,就说我一个高材生,到最终沦落成这个下场,一年拿的钱,还没有他春节时从厂里拿的奖金多。”

“想说石老师你读书没有用吗?”宁云夕笑问。

“那是,他跟着他爸,都在工厂工作。”石老师说。

子承父业,父子一块在国企工作,家里几代人都在国企工作,在那年代都是比比皆是。老百姓图的很简单,安居乐业。国企那时候福利确实是好。

肥妈向善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