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冬祥听完她这话,不禁一愣:“我这是不是早该问你就行了。”
“哈哈哈。”秦老师笑起来,“对,你早该问她就对了。她是我们这里最聪明的学生,不然怎么能读上大学。”
听着他和老师好像都在夸自己,伍爱琳低下头微红了脸。
不管怎说,光凭伍爱琳刚才回答时几乎完美的表现,单冬祥竖起大拇指:厉害!
她当然厉害了。昨天她在伍老师那儿都看见了他们的资料,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了,能不备好功课吗?
伍爱琳嘴角悄悄弯一弯,再看对面的宁云夕却是好像神都不在这儿,好像都没有听她的完美回答。
宁云夕是一直在留意外面的动静。
比起什么问卷调查工作,宁云夕只觉得先是自己直观的感受更重要。因为问卷调查,回答的人究竟有没有说全部的实话都是问题。而最真实的情况,肯定是眼见为实。
广播体操在进行着。一群孩子在楼道上跑来跑去并没有休止。这里的老师肯定也顾不上说一边照看做操的学生,一边还要去追这些调皮的孩子。因此可以听见老师们在喊学生气急败坏的声音,接连不断的。直到课间操结束,有一些孩子依然没有参加群体活动而是顾着自己在玩。
“都是一些本来就不想来上学的孩子。”秦老师见宁云夕注意到了这些事情,干脆把抱怨都直接说出来,“农村里来的孩子,哪能和城里的孩子比?”
“话不能这样说。”这点宁云夕是绝对不同意的。城里的孩子也有调皮捣蛋的,农村里的孩子照样有读好书的。
单冬祥明白她的意思,补充道:“像宁老师教育的第一届第二届高考毕业班学生中,有不少学生都是他们当地农村来的。现在,有的要当上城里的医生了。有的已经当上城里的老师了。”
秦老师和伍爱琳吃一大惊。
“你说她教出来的从农村里来的学生在城里能当上老师了?”秦老师有些不敢相信地问。谁不知道要留城里有多困难就有多困难,更何况是留在首都。
“你们是不知道,宁老师教的学生是香饽饽,一堆高校和就业单位都是抢着要的。宁老师出国留学的现在都不少了。”单冬祥笑着答。
这个年纪轻轻的老师居然如此厉害!秦老师和伍爱琳的心里头泛起一片惊澜,许久不能平静。
------题外话------
亲们,晚安!
第2682章 【2684】不要鄙视自己1
有个捣蛋的六年级男孩子被老师抓住了,给拉到了办公室里。
秦老师见着是自己班上的学生,赶紧走过去,一过去立马骂起来:“杨家杰,你不好好读书,整天只知道玩。你看看,你以前在这里好好读书的师姐现在都上大学去了,要留在城里面做研究了。你想想,你以后要学你师姐留城里还是说一辈子跟着你爸种田!”
听着秦老师这顿骂,宁云夕和单冬祥互相对对眼。
怎么觉得秦老师这个骂很像朱婶之类的家长。
被秦老师拿出来做榜样教育下面师弟师妹的伍爱琳,望着杨家杰,微微眯着眼。
杨家杰被骂时,一不低头,两手插着自己的上衣口袋,扭过脸。当秦老师提到那位到城里学习工作的师姐时,他才忍不住地回头看了眼伍爱琳。结果对方那双眼神让他整个人缩回去了脑袋。
“怎么了!”见他缩脑袋,秦老师趁机继续教育,“知道后悔了?”
杨家杰摇摇头。
“你不知道后悔?”秦老师冲他脑袋上瞪了瞪眼球。
后悔什么?他只知道那个师姐的目光有些叫人害怕。杨家杰咽了咽口水,又不知道怎么回答秦老师的话,只能愣站着。
秦老师快被他气死了,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他脑袋,一副恨不得将他脑袋重装一样。
“行吧,回头你让你爸妈过来学校。”
“我爸妈不在家。”
“不在家?他们不在家,不来学校,你不用来读书了。”
听到秦老师后面这话,单冬祥和宁云夕不由站起来:“秦老师。”
让学生回去不来学校读书,是违反义务教育规定的。
秦老师显然没有领悟到他们两人的提醒,自顾地发着抱怨:“所以你们看吧,单老师,宁老师,我们这里的孩子就是这样。你们城里至少,叫学生父母过来,没有不过来的父母吧?我们这里的家长,多的是这种,哪管孩子学习好不好的,只有我们老师操碎了心。”
单冬祥和宁云夕走过去。
宁云夕一把先摸摸杨家杰的脑袋,问:“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这个女老师的声音好温柔,好客气,竟然这样礼貌地询问他爸妈做什么的。杨家杰有些愣。在于像秦老师这些,早知道他爸妈是种田的,出口就是种田的,在他孩子耳朵这样的话听起来是那么点叫人不舒服。
或许这老师不知道他爸妈是种田的才客气。杨家杰说:“我爸妈是种田的。”
“原来你父母在从事伟大的农业工作。”宁云夕说。
哎?种田的变伟大了。秦老师和伍爱琳齐齐一惊。这种说法她们是第一次听见。
“知道我们国家伟大的科学家吗?袁隆平先生。他就是从事农业工作的。这么多年来一直没变。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造福了全世界的人。”
“他,他是科学家,我,我爸妈只是锄地的。”杨家杰的脸不禁涨红了一层红说,感觉这个女老师好像还是搞不明白他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人。
第2683章 【2685】不要鄙视自己2
“都是从事伟大的农业工作。要不是有你爸妈种地,我们哪有饭吃?你问问你班主任,她每天吃的饭,是不是你爸妈这样的农民种出来的。要不是农业是一项伟大的工作,为什么袁隆平先生等人,要一直从事农业这项事业呢?”
宁云夕这样一说,在场的人真没有一个能反驳得了她的。
杨家杰一双目光呆呆地望着这个老师。这个老师给他一种全新的感觉,让他原来认识的世界好像都改变了。原来他爸爸妈妈不是被人歧视的种田的,是伟大的农业工作者。
旁听的单冬祥兴奋地摸着自己的眼镜。这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水平体现了。
论教育,当老师的,肯定第一不能教孩子去歧视孩子父母的工作。不说老师和孩子家长因此的关系会变僵,使得学校教育延展到家庭教育会受阻。一旦孩子潜移默化会歧视自己父母,那肯定会歧视其他人的工作了。这种教育方式是不行的。
秦老师的脸不由自主地憋红了,隐隐约约她可以感觉到自己刚才的话好像说错了。她原本也不是想歧视这孩子的父母,只是,想在城里来的老师面前申诉在这里当老师有多难。没想到,她这个抱怨变成了错话。
宁云夕只知道,在农村做教育工作心态一定要端平了。
想想大家都尊敬的车老师,在农村搞教育搞了几十年,人家那个心态,是把农村都看成比城市金贵的金矿那样的。
做老师的心态不好,一直想着农村处处比不上城市,哪能教的好学生呢。因为你这个老师都已经先鄙视歧视自己了。车老师,可从来没有鄙视过自己的工作,更是自豪地一直把做农村教育放在嘴边上,到哪儿都只说自己是在农村搞教育的,只是个乡村老师。
“老师。”杨家杰对着宁云夕问,“你是不是没有种过田?”
这孩子这话,骤然提醒了秦老师和伍爱琳。宁云夕口上把农业说的这么伟大,不用想,是因为一个只会读书的知识分子。对于农业只从书本上读来,哪里知道干种田的,哪个不是脏兮兮的。
宁云夕道:“我种过田的。”
她前世搞科研,下过农田搞技术实践调研,卷过裤腿,插过秧。在她看来,种田固然是体力活是辛苦,可风景好。累了可以看看四周风景如画的山景。从某种方面来说,比她上回去的她丈夫工作的工厂,环境至少要舒服多了。
说辛苦,其实哪行哪业都辛苦。清洁工,四五点钟要出来扫地。像淑媛她妈妈卖菜的,也是四五点钟要起床开始干活了。
“每一行都辛苦。不然,怎么有古人说,行行出状元。所以要公平地看待每个行业。老师,是希望你们可以有更公平的选择。只有你们不歧视任何一个行业,你们才能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让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尽情发挥,让你们自己的人生不感到任何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