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今日依旧盛宠(130)

作者:鹊上心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最后戴上凤冠,李令姝婷婷起身,就看到赫连荣臻也换好礼服,正在窗边等她。

李令姝行至他身边,问:“陛下都安排妥当?”

赫连荣臻会首看她,目光里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你放心,一切稳妥。”

两个人打扮妥当,一路出了清心斋,直接往行宫中央的听音阁行去,刚一出清心斋,李令姝就发现今天路上的宫人少了许多。

她用眼神问赫连荣臻,赫连荣臻就莫名看懂,并且冲她点点头。

李令姝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攥成拳。

她其实也是没想到,这么穿越一场,不仅赢得了锦绣良缘,还能近距离围观宫斗大戏,她觉得自己已经赚回本。

不过路上,帝后二人也没多言。

待到了听音阁,两个人下了步辇,也不说去偏殿等,直接进入正殿中。

此刻的听音阁,已经座无虚席。

因帝后二人未到,一直是鸦雀无声的,安静得仿佛一个人都没有。

若不是李令姝心里有了底,猛地看到这么多人,倒是一点都不惊慌。

看到帝后二人联袂而来,众人一起起身,恭迎帝后驾临。

在场唯有太后还安然而坐,没有起身的打算。

行至主位前,赫连荣臻也不便起身,就只能对太后行点头礼:“母后安好。”

太后今日可谓是盛装打扮,她穿了一身朱红团凤大衫,头戴九龙七凤金冠,霞帔则用了金银绣织云纹青缎,里里外外都透露着华丽和高贵。

这是先帝殡天之后,太后首次穿着这样艳丽的服饰,丝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喜悦。

她这一身,比李令姝这个新婚皇后都要娇嫩。

李令姝心里叹气,若是太后能稳住最后这一场,说不定还不回万劫不复,现在看她一脸胜券在握,李令姝都不知要说什么好。

早年间,她明明也是滴水不漏的谨慎人。

岁月带走了她明媚的鼎盛容颜,也带走了她的谨慎和稳重,等到今天,等到皇帝醒来一个月之后,太后终归是忍不住。

赫连荣臻有没有给她留后路?他是给过的,只是太后偏要着急来东安围场,赫连荣臻心里便已经动了杀机。

便是背着弑母的名声,赫连荣臻都不能再容她立于卧榻之侧。

太后不管旁人怎么想,自己倒是笑得一脸明媚:“陛下毋须多礼,快坐下说话。”

待赫连荣臻和李令姝坐定,又叫众人起,笑道:“今日都是自家人,随意些便是。”

确实,这次来的朝臣本就都是近臣,一大半都因醉酒无法前来,剩下只来了五六个的样子,也基本上也都是阁老将军等,除此之外,就是宗亲皇室了。

听音阁今日也没摆几张案桌,便是座无虚席,实际上也不过三四十人数,殿中很是清静。

赫连荣臻道:“开宴吧。”

随着他话音落下,略有些吵闹的丝竹声响起,宫人沉默地上菜,厅中好似一派平安祥和。

陛下喜静不喜闹,乐司一般也不会练这么闹的曲子,今日特地准备,其实是为了掩盖殿外的脚步声。

若不是赫连荣臻事先讲解,李令姝也不知还有这么多规矩。

她今天就等着这一场戏,晚膳也没什么心思用,只让凭澜上了一碟子八宝饭,慢条斯理吃着。

倒是赫连荣臻有雅兴,品评他桌上那道竹笋烧鸭味道不错,叫给皇后再上一份。

就这么“热闹”着,宴席很快进入尾声。

李令姝饭用的三心二意,就看下首安亲王却是很淡定,甚至还跟身边毫不知情的安亲王妃温柔小意,做夫妻情深之状。

再看对面的太后娘娘,也是边吃边喝,好不痛快。

李令姝心道:怪不得你们能搞这么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心态是真的很稳,什么样的场面都能面不改色。

这皇家一家子人,都挺令人佩服的。

就看人家这心理素质,不服气都不行。

就在李令姝心中吐槽时,安亲王突然放下筷子。

李令姝就看他慢条斯理擦干净手,抬头往赫连荣臻看来。

“陛下,您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安亲王朗声问。

一瞬间,丝竹声骤停。

殿中只呼啸的风,提醒着众人宴会还未结束。

赫连荣臻也放下手帕,淡淡看向安亲王。

“安王叔这话,朕怎么听不懂呢?”赫连荣臻道。

安亲王便是坐在堂下,气度也十分斐然,似乎根本不怕赫连荣臻的君威。

“哦?陛下是太子太傅亲口所说的神童,三岁能文,五岁能武,聪慧无人能及,又怎么听不懂臣所言?”

赫连荣臻淡淡一笑:“安王叔记错了,你所说的神童,怕是太后所出的二哥吧?”

太后手里的被占,“嘭”地落回桌上。

“陛下,慎言!”

她话一出口,外面突兀传来脚步声。

赫连荣臻眉头一松,却是问:“母后,您这是要逼宫吗?”

作者有话要说:皇帝陛下:来了来了,终于来了,谢天谢地。

皇后娘娘:……???

第103章

赫连荣臻此话一出,就听在场所有远支宗亲和朝臣发出惊呼声。

而在宝座附近的亲近宗亲,却都仿佛没有听懂陛下的话,一个比一个沉稳。

先不说陛下的亲兄弟康亲王,便是宗令诚亲王也是老神在在,一点都不惊慌。

太后想不想逼宫,有没有易储另立的打算,所有人都心照不宣。这么多年,小皇帝一直都很忍让,没想到此时竟是直白说出口。

难道,太后真的在之前皇帝的“重病”事件中做了手脚?

这么一想,不太知道内情的不由越发心慌,看着朝堂上下每个人都那么严肃端方,手心不停地冒汗。

今天这是有人要造反不成?

太后微微抬起头,目光灼灼,看向了年轻英俊的少年皇帝。

他刚过十七岁生辰,还未行弱冠之礼,到底不算大人。可他的气度,却完全不输执掌政务多年的安亲王。

“皇儿说笑,”太后冷冷道,“如此惊言,还是少说为妙。”

赫连荣臻却是笑了:“母后也说笑,若您不是逼宫,外面这些御林卫又从何而来?儿子可不记得安排调兵。”

御林卫也司皇家守卫之责,盛京大营总有两万数,只不过此番跟来东安围场的一共也只有五千人,就拿这五千人起事,太后也太看不起赫连荣臻了。

这附近肯定还有太后早先私藏的兵力,等到今日才一举出动。

可能是赫连荣臻这话说得太幼稚,萧太后眉目舒展,脸上是一派得意之色:“你以为哀家这么傻?仪鸾卫虽人少,只得三千,却都是精英,皇儿出宫,仪鸾卫怕不是倾巢出动。是不是,礼儿?”

仪鸾卫明面上的三千人,确实在康亲王手里。

康亲王看了看太后,突然笑了一下:“是,母后所言甚是。”

太后没发现他的眼神跟以前完全不同,却只舒心地看着赫连荣臻:“皇儿,怎么说咱们饿也是母子一场,你若是肯退位让贤,哀家保你跟皇后姓名无忧。”

赫连荣臻沉默了。

李令姝佯装惊慌,凑到赫连荣臻身边,坐在瑟瑟发抖。

赫连荣臻看她这努力表扬的样子,就忍不住想笑,不过现在正是紧迫的时候,大事未成,他还不至于这么心大。

“母后,”赫连荣臻握住李令姝的手,轻声开口:“那母后认为朕可以退位给谁呢?现在宗亲都在,也有些许近臣,不如让大家一起参详参详?”

中午那顿酒席是赫连荣臻故意所为,现在在听音阁的可以算是朝中权贵重臣,没有一个不是一二品大元,赫连荣臻让他们参详,也是逼迫他们表态。

听音阁外,脚步声更繁杂。

间或有兵刃声和痛呼声响起,给阁中看似平静的宴会添了几分压迫感。

太后看他松了口,就知道他手里的人定不是很多,便展眉一笑。

“皇儿就是明事理,若今日事成,哀家定不会亏待你,”太后道,“安亲王家的世……”

太后话还没说完,就被安亲王厉声打断:“太后娘娘,慎言!臣一向忠君爱民,时刻不忘高祖皇帝的遗训,从未生过半分霍乱朝纲之心。”

大概没想到安亲王会出言打断她,太后当即就愣在那,好半天没说出话来。

安亲王觉得自己说得还不够,语气一转,颇为诚恳地劝诫道:“陛下是先帝临终立储,立身得正,天命为皇,如今陛下转危为安康复在即,臣等也应定力扶持,为陛下分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