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阙+番外(137)

怡亲王讶异的啊了声,“不是,这算么?我想不明白了,怎么没人表彰我照看孤女,提携下属呢?”

皇帝抱着女儿不好动作,不然就用手指戳他的脑袋了,“有你这样提携下属的?提携到自己宅院里去了?两年了,朕都不知情,那苏烟琢父母健在,怎么就是孤女了?你玷污人女儿家的声誉,赶紧去山东避避风头吧,京城这面朕帮你协调。”

怡亲王翻找着御案上的其他奏折,“皇兄还有脸说我呢,您当初接皇后娘娘入京那时,什么名分没有,不也直接让人家住进你那锡庆殿了么?怎么什么事到您这成,到我那就行不通了?”

皇帝要被他气死了,“你听谁道听途说的?朕何时做过这样的事?”

怡亲王抬头看看他,又用下巴指指苏予,“当着囡囡的面,皇兄睁着眼说瞎话,您脸皮真厚。”

皇帝想抽他,奈何当着苏予的面不好动手,怡亲王所说确实也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他不能反驳自己内心中鉴定为光辉历史的那段过往,便悻悻然哼了声道:“谁让你小子跟着朕学的?活该你的。”

怡亲王心烦意乱,跟皇帝斗着嘴问,“皇兄,还有其他折子没?都拿出来让臣弟看看。”

皇帝喝止他,“别乱翻!囡囡好不容易才整理好的,没了,就这一本。”

怡亲王咬牙切齿,又拿起那本奏折找到了折子上的署名“都察院京畿道监察御史兼 稽查内务府御史处御史裴贤”。

原来是稽查内务府御史处上奏的折子,他呵了声道:“还真是尽职尽责啊,当真稽查到本王头上来了,裴贤?这人谁啊,还身兼两职呢,我怎么没有印象?”

皇帝冷声道:“今年春闱朕钦点的科考状元,入职不久,怎么,你有意见?”

怡亲王咬唇半晌,然后从口中放出一阵平缓的气流,“臣弟不敢,皇兄放心,臣弟一定借东巡山东的机会深刻反省自己,纠正失谬!”

皇帝颔首,“这就对了,敷衍塞责不是我们皇室人的做派,从山东回来尽快给苏烟琢换个住所,你要追姑娘就光明正大甚至花里胡哨的追,不要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手段。”

怡亲王连连应是,虚心受教,从养心殿出来又换了一副危险的面孔,随侍的太监白鸣一看,这是主子爷心中有谋,腹中起诈的征兆,便上前一步,正中其下怀的问:“王爷有何吩咐?”

丹墀上的人远望天边,冷声一笑,“去查,把裴贤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查透彻,看看他到底因何死死盯着我怡亲王府的后宅不放,别人不管的闲事,他却故意跟本王添堵。”

第101章 番外 烟延(三)

不久白鸣就带回了消息, 裴贤, 保定府清苑县人士, 曾于兴祐元年,在京畿学政组织的省试中考中秀才, 于兴祐二年八月乡试中考中会元, 于次年会试中考中贡士, 殿试中被钦点为新科状元。

听履历此人仕途一帆风顺, 一派花团锦簇。末尾白鸣又补充了一句, “……回王爷,这裴贤的父亲是易州都统, 外祖是刑部肃纪前,左二司的郎中。”

怡亲王不喜欢这个后缀,听上去若有若无透着对他的警告。

“看来这裴贤有点东西, 仕途通达,家里还有背景。”他悠悠的道:“只是我与此人从无交往, 更无私仇一说,这位状元郎的眼界未必有些太窄了,何故紧咬着本王的私事不放?”

“回王爷, ”白鸣偷偷窥着他的脸色道:“裴大人确实跟您没有交往,可是都察院和太医院之间就隔着一道街, 他跟苏大人是有交往的……”

怡亲王茅塞顿开,话点的再透一些,他遇上对手了,环顾内务府署衙四围的花红柳绿, 鸟语花香,从春闱至现在不过也就半年,若再除去放榜后官员入职时,需要走的那些步骤手续所花费的时长,裴贤和烟琢相识的时间应该不出三个月。

区区三个月何其短,竟然为了烟琢开始针对他,“此人还真是迫不及待。”他嗤之以鼻的道:“随后我再找他算账,苏大人那面,你回头再去跟王府侍卫处交待,一定要保障她上差下差一路上的安全。”

白鸣刚应嗻,稽查内务府御史处来人了,御史衙门里的一名经承走到近前行礼,“回七爷,卑职是来收册子的。”

内务府所属各司,院每年用过的钱粮数目,应当照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按款开造黄册进呈,并送稽察内务府御史处查核注销。而且广储司六库取用存储物件之数,也由御史不时稽察,每月初五,二十五注销。

简单来说,内务府是内宫横着走的衙门,但出了门要受都察院内务府御史处稽察,朝中各部相互牵制,彼此制衡,不存在权势比天还大,管不住的衙门。

每年,每月总有那么几天,内务府也要看稽查内务府御史处的脸色。怡亲王平时对御史处态度很温和,遇到每月两次稽察,一般情况下都吩咐部下堂官尽力配合,今天却冷了脸色,“今儿几了?”

白鸣正欲回答,被他抬手制止,一双厉眼紧揪着御史处经承不放,见他面色不善,那名经承觉得有些不对劲,心里打着鼓道:“回七爷,今日五月二十五了。”

怡亲王冷冷叹息,“这几日库中的进出还没有盘算清楚,今天这册子你们衙门收不走,等什么时候造好了再过来取。”

御史处经承从这话出听出了几分刻意刁难之意,不明为何却也不敢追问,只能空手而归,怡亲王措辞含糊,没有给出具体的日期,稽察内务府御史处的人马只好每日都要内务府询问,每次都撞冷钉子。

直到次月五日,御史处甚至还未能从内务府要出上月底需要核实奏销的造册。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也许是棋逢对手,好胜之心的驱使,稽察内务府御史处御史裴贤亲自出马,前来内务府周旋。

听到风声,怡亲王抚抚肩头的白鸽,随后放飞,嗤笑一声,“我不找他算账,他反倒找我来了。”

远望门外那来人,年轻的角色,一块方补,几两彩线织造的官服在他身上穿出了气色,不像那些膀大腰圆的中年官员,一肚子肥油几乎要把官补撑裂,同样的服饰在他身上焕发着朗朗乾坤下一国廷臣的气焰。

等人再走近些看,是儒雅公子一套唇红齿白的标致长相,行礼时也可用风度翩翩来形容,“臣稽察内务府御史处御史裴贤见过七爷,入职已久,一直未能前来拜会七爷,恕卑职无礼了。”

来者不善,而怡亲王嗓音却略显慵懒,对待来人的态度像是他漫长浮闲中一段无聊的排遣,“都察院机务繁忙,裴大人一定鲜少有余瑕,何来无礼之说?今日光临本部,本王那几两好茶也有去处了。”

说罢沉下已久的目光方抬起,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正视,不至于如临大敌,不过还是让他心里产生了一定危机,公正客观来说,裴贤的气度称得上是为官的根苗,虽有几分做作,不过无伤大雅。在他的审视下如此,在姑娘的眼中何尝不是一种吸引。

裴贤心中毫无底气,怎敢前来会敌,佳人在侧,欲图求得欢心,她身边所有的男人都会变得自命不凡。

玉阶上的王爷,就像宫阙下的一根檐柱,日正日斜,都有他常立的影子,命根里打着皇室血脉的高贵烙印,一眼煌煌,一言娓娓。

这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身架摆得太高,就难以低头,会错过与姑娘的眉眼相顾。裴贤提唇,淡淡一笑,他谈不上胜券在握,却也多了几分把握,烟琢那样的姑娘,她挑剔的不是一个男人的身份门第,她挑的是一颗真心。

标准的一套礼节演绎完毕之后,一人客气相邀,一人欣然应约,躲开外界的耳目纷杂,矛盾和冲突在茶香中酝酿弥漫。

皇室的尊严在开局有先天的优势,怡亲王执意不开口,便要由裴贤要去拆封话题,虽然两人暗中较劲已久,天子御下的良臣,还是要把政务放在首要。

裴贤道:“敢问七爷,上月底的账册,不知内府何时能够出示?”

怡亲王从杯口吹出一捧茶汽,隔着烟雾缭绕,淡声道:“再等等吧,明日六月六,是先帝的忌辰,我还要随圣驾前往皇陵叩谒梓宫,回来之后我尽量催部里的人手,让他们加紧出活。”

摆出祭奠皇陵的大事堵他的口舌,裴贤无从反驳,便笑道:“如此,卑职也不好再过多催促,只是差事拖滞,若皇上日后垂询,恐怕不好交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