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回到古代开染坊(9)

作者:清酒桑麻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林二叔低着头恭顺受教:“是林桥不好,您别气了,小心别气坏了身子。”

林老叔祖摆了摆手,不再理他,又看向林胭和林清二人。

“你们家这些时日的事,你们大堂叔已经告诉我了,胭丫头做得不错,林清也是,在学堂要好好跟着夫子学习,不要贪玩。”

林胭林清二人恭敬应“是”。

又问道:“你们这次来,还有什么事没有?”

“是有些事……”林二叔将来意讲清,林老叔祖听后,想了想道:“你们家的地一直租给族里在种,如今秋收也过了,要收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收回来之后谁来照料可想清楚了没有?”

林二叔接到:“正想和您商量呢,如今染坊的生意忙,我们家也抽不出人手来种,还得麻烦您老人家和我堂哥,至于这收成,因这不是粮食,便折合银子来算,就按照染料的三成。”

这也是想照顾照顾叔祖一家,他们家的祖宅一直是叔祖他们帮忙照管的,那些地也多亏了叔祖一家照料,现在林家有能力,自然也想帮他们一把。

林老叔祖自然知道他们是想照顾他家,毕竟染料可不便宜,分给他们三成,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林老叔祖不想占他们这个便宜,他家虽然不像林爷爷他们小有富裕,却也是温饱有余。

知道他没那么容易答应,林二叔又劝道:“这红花也需要人悉心照料,而且事关明年的比赛,不托付给您我们也不放心啊。”

停了停又道:“更何况涛儿也要上学堂了吧,还有三堂弟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这又是一笔开销,您也得为他们考虑考虑呀。”说完,就坐在那,等老叔祖自己想清楚。

林老叔祖想了很久,不得不说林二叔的话真的说到他心坎上了,他家虽说温饱有余,但孩子也多,不论是孙辈的上学还是给三儿说亲都是一笔开销,就算拿出来了,家里也会过得有些紧巴。

罢了罢了,大不了以后更加尽心就是,总之决不能让他们吃亏,于是就点了头,答应下来了。林二叔见他点头也很高兴,毕竟这叔爷爷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太倔。

打定了主意,林老叔祖就坐不住了,拿起一旁的拄拐,就招呼众人:“走,我带你们去看看你们的地,正好胭儿丫头和清小子也许久没来了,出去看看还认不认得。”

第十章

清河县处在南边,这边大多是水田,种的也是水稻,可是这红花喜温畏涝,这里暖和倒是暖和,就是不够干燥,林胭有些头疼,她懂染布,于种田方面却不那么懂。

好在林老叔祖有办法,“你们家的地上等的水田有十几亩,这是不能动的,还有几亩下等的地,产量太低,就种了大豆、花生之类的,这些年下来地也养的不错,肥力也上来了。”

“若是这些旱田不合适,我便带你们找村长,村里还有些荒地没人要,倒是没什么水分,只是肥力不够。”

老叔祖边说边带着他们往田里走,一路上碰到了许多来往田间的汉子和村妇,一个个都十分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可见老叔祖的德高望重。

几人先去水田那边看了看,水田拾掇的很好,秋收已过,只剩下稻秆在田里泡着,还没来得及收拾。

又走到了旱田边,老叔祖拿开拐杖蹲了下来,用手捻着一小撮土,细细感受,“嗯,不错,这土可用。”下了结论。

一旁的林胭林清二人也有样学样,搓了搓土,林清对着林胭悄悄问道:“姐,你有没有感受出什么啊?我怎么没感觉呢?”

别看林老叔祖年事已高,耳朵却还尖的很,听了他的‘悄悄话’毫不客气地教训道:“清小子,我看你读书都要读傻了,虽说读圣贤书重要,却也不能毫不事农事,这地可是咱们的根!”

林清被训得缩了缩头,老老实实地答:“林清知道了,日后必定改,多多了解农桑。”林胭在一旁也拼命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怕被问到。

林老叔祖满意地点点头,还算可教,话头一转又告诉他们这样看土:“你们看这土油亮,显然肥是够的,用手捻开,土粒松散,颗颗分明,并不沾手,说明足够干燥疏松,所以我才说这土可用。”

两人听完恍然大悟,这种田也是一门学问啊!林二叔早年也是种过地的,只是经验也不多,闻言拍着马屁:“还是叔爷爷您厉害,不愧是种田的老把式!”

老叔祖闻言倒是颇为得意,还是自谦道:“老了老了,也不中用了。”说完又瞪他一眼:“倒是你,出去这么些年又学了个什么东西回来?别干啥啥没用,没个手艺傍身可不行!”

林二叔见火头又瞄准了自己,哀叫不已:“您就饶了我吧!”惹得林胭和林清在一旁偷笑。

看完了地,几人就随着老叔祖回去了,还没走进门,就看到炊烟袅袅,飘散在半空中又散开,真是好一副悠闲自得的农家图。

“你们就留在这吃了饭再走,不然回去时辰就晚了。”老叔祖淡淡地吩咐了一句。

晚饭做的丰富极了,不仅杀了鸡,捉了几条鱼,林枫媳妇掌的勺,色香味俱全,引得林二叔不住地夸。

刚开始林峰还挺得意,听多了又有些受不住,反击问道:“你也别老夸我,你也一大把年纪了,也该娶媳妇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一旁的老叔祖也附和:“不错,赶紧的,别让你爹娘操心。”

两人本来也只是习惯性地催一催,谁知林二叔竟半点不恼,反而带着掩不住的喜色,心知这是有情况了,便心急催问:“快说说,怎么回事?”

林二叔却不慌不忙,强装淡定地答道:“你们只管等着便是了。”

“嘿,还卖起关子来了!成,我们就等着喝喜酒了!”又是说说笑笑了许久,才告辞离去。

回到家中天色已晚,林胭奔波了一天,早已经累得不行了,草草地洗漱完就去休息了。

第二日林母叫了林胭出来:“胭儿,前个儿你说要给祁小姐送礼,你爷爷特意拿了最顶级的素绸给你,这素绸可是你爷爷好不容易得来的,当初还想赚一笔大的,可惜价太贵了,一直无人问津,你且拿好,看要怎么染。”

林胭拿起素绸,丝面平滑隐隐泛着光泽,绸胚上是精美的暗花,一看就不便宜,染出来的颜色一定很正。

林胭谢了林母,就拿着素绸进了染房,前些日子早就将需要的原料和工具准备好了,如今只需染就行了。

林胭将已经做好的红花饼用乌梅水煎了片刻,又用草木灰澄清,接着就将素绸缓缓放进了染液中,轻轻搅拌片刻,染色均匀后拿出,用清水漂洗几次即可,若是想染颜色更深一些,就多染几次。

说来红花染成的布匹还有一个特色,若是不想要这颜色了,只需在衣物上滴上碱水和稻灰水数十滴,红色就回到了水中,再用绿豆粉将水收起来,只要储存得当,就可反复使用,丝毫不损,可谓是十分环保了。

林胭将染好的布料晾了起来,就开始寻思比赛会考些什么。

染织染织,自然是有染有织,可惜林胭对于染色倒是清楚,也自己动手做过,可这织却有些头疼,虽然因为专业原因,林胭也有去了解过,但毕竟没有动手做过。

话又说回来,现代有还有多少人会织布呢,更何况是那些非遗技术,除了那些传承人基本靠手工,大多都已经自动化了。

林胭想了想,还是得从最著名的四大名锦下手,四大名锦包括云锦、壮锦、蜀锦、宋锦。这其中蜀锦历史悠久,是秦汉以及隋唐时期的主力军。

云锦始于南朝,隋唐时期由于金陵地区被压制,云锦也渐渐地消声灭迹,直至宋朝才开始发扬光大,日前祁老夫人寿宴上赵老板送的织金锦就属于云锦,且不说赵老板是如何得来的,这也证明了赵老板确实后台很硬。

林胭特意了解了一番,如今燕朝皇室贵族一般用蜀锦最多,蜀锦色调鲜艳,图案繁华,独具一格,深受上层贵族喜爱。

宋锦则源于宋朝,典雅多变,如今还没有出现。至于壮锦,主要用于广西,受众较少。几相比较下来,还是云锦和宋锦最为靠谱。

有了初步的想法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如何实施,毕竟时间并不宽裕,万幸的是林胭还是记得一些理论知识,她虽然不会做,但找专业人员帮忙应该不成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