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凤江山令(76)

作者:临安九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卓贵妃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答道:“陛下见笑,臣妾今日穿得确有些薄。”

司马佑摇摇脑袋,内心似乎有些唏嘘,而后他正色道:“既如此,便摆驾回宫吧!”

阿翁应了声是,高呼一声,“陛下起驾!”

城楼上的一众人等便跪倒在地,恭送陛下。

司马佑瞥了一眼跪在近处的一众子女,回想方才他们那兴致勃勃的模样,于是又道:“太子和诸皇子公主们,若还不想回宫,便在此处继续游赏吧!不必相送。”

说罢,便携着卓贵妃等人,离了城楼。

皇帝既然下了命令,司马笠也自然不用恭守礼节,故而,他只俯首目送皇帝步下城楼,便缓缓起身,露出轻松的姿态。

司马笠望了一眼城楼下拥挤的人潮和那璀璨的花灯,心下却略感到一丝无聊。然而,这城楼之上,无聊的却不止他一个。

“唉!”九公主司马絮叹了口气,而后整个地倚在城楼垛口处,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的。

司马笠信步上前,问道:“竺儿,为何在此唉声叹气。”

司马絮赶紧福了福身,唤道:“皇兄!”

司马笠上下打量了她一眼,忽想起点灯仪式之前,她手中是抱着一束海棠的,司马笠几乎瞬间便明白了那束海棠的用处,于是,他试探道:“容隐之可收了你的花?”

司马絮眉眼一抬,颇有些娇嗔地说道:“果然什么事都逃不出皇兄眼睛……我确实将那花送给了容隐之。”

“他人呢?”司马笠环视一圈,“怎么没同你一道上这城楼?”

司马絮再叹一口气,方才缓缓解释道:“皇兄有所不知,容隐之那个呆子,虽接了我的花,却仿佛丝毫不了解这花中含义,只愣愣地与他同伴一道上别处赏灯去了。”

司马笠素来了解容隐之的为人,那样一个人精似的人,怎么会不了解司马絮的用意,他的发愣只不过是一种婉转地拒绝。他不便去安慰九公主,于是转而问道:“容隐之竟带了同伴?”

司马絮眼光一亮,点点头道:“正是呢!我也觉得奇怪,那样一个生人勿近之人,居然带了个同伴一起赏灯。不过说起来,他那个同伴倒也有些意思,看他瘦瘦小小,穿一身粗布衣服,似乎是个白衣之身,怎么竟得了容隐之特别的照顾?”

瘦瘦小小,粗布衣服——司马笠的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撞击了一般,他下意识地追问道:“他那同伴叫什么?”

司马絮努力回忆着,“我记得容隐之似乎唤了他一声,那人好像叫……好像叫——元青!”

第三卷 凉州风起

第190章 弘农读书台

听到这个名字的瞬间,司马笠脸色一沉,这模样,叫近在咫尺的司马絮也吓了一大跳。

“皇兄……”她有些胆怯地唤道。

“他们,去了何处?”司马笠严肃地问道。

司马絮不敢隐瞒,但她确实不知那二人的去向,于是只得回答,“我是在同安巷将海棠花送给容隐之的,至于他们去了何处,我的确有些不知。”

话音刚落,司马笠便转身往石梯走去,司马竺有些懵,她快步向前,追问道:“皇兄,你去哪儿?”

然而,那一身蟒袍的身影已消失在暗夜之中。

“这些人都是怎么了?”司马竺站在石梯口,暗暗感叹道。

司马笠自下了城楼,便沿着最近的小道绕到了同安巷,那巷子不长,人却不多,只几户住家的门前,稀稀拉拉摆上了数盏花灯。司马笠沿着同安巷一路向前,似乎越来越远离今夜最灯火繁华处,他只目视前方,一刻不歇的走着,那步伐之快,似将平生武学功底都用上了。

没有人知道为何他如此急促,或许连他自己也还没来得及细想,但他心中只认定了一件事——往前走,过了下一个街口,登几步石梯,便是今夜另一个最佳观景点——弘农读书台。

……

弘农读书台上,阿箬满心欢喜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那华美壮观的主灯,那恍如白昼的城池,都叫她心驰神往,感慨不已。

容隐之静静地立在她身旁,眼里却丝毫没有花灯的踪影,“箬儿,花灯如何?”

阿箬没有看他,只语带轻松地说:“月与灯,苍穹与帝都,真乃人间不二的景致。”

容隐之微微一笑,又问:“此处正对庆阳门城楼,虽然光线暗淡,却由于地势较高,亦是一个极佳的赏灯之处。”

阿箬微微颔首,然而,却有些尴尬地环视周围,道:“容兄,此处有益观景确实不假,只可惜……”

“只可惜什么?”

阿箬瘪瘪嘴,道:“只可惜却不是我俩该来之所,你瞧这周围,尽是一对一对的亲密男女,我们二人在此,似乎有些不合适。”

容隐之眼睛微眯,回问道:“我俩不也是一男一女吗?”他往前凑近了脑袋,暧昧道:“若你愿意,我们还可比他们更亲密。”

阿箬顺着他下巴所指的方向望过去,只见一个身着华裳的男子正捧着一个艳丽女子的脸颊,两人越靠越近,似乎嘴唇便要触到一起。

阿箬打了个寒颤,“容兄明知我不是那意思。”

那人轻轻一笑,复又挺直腰板,道:“此处乃是弘农读书台,帝都青年男女素来喜爱在此密会。”

弘农读书台——那不是先帝司马弘农年少时读书的所在吗?

阿箬在书上瞧见过,说这是大兴文教兴盛的标志之一。但为何在帝都的年轻人心目中,却有了另外一层含义?

容隐之仿佛看穿了她的满脸不解,“箬儿,不如我与你讲个故事吧!”

阿箬一听,连忙点头。

容隐之目视远方,双手轻触栏杆,声音轻柔地讲起了这弘农读书台的过往。

第191章 弘农旧事

“相传,先帝爷司马弘农少年时潜心向学,为避宫中繁杂,他轻车简从地来到了此处,自然地也就故意隐藏了自己大兴太子的身份,读书台上一切从简,丝毫没有皇族的气派。也正是此时,他遇见了于此春游的帝都商女赵杏儿,大兴之人素来重农抑商,但赵杏儿却不以商女身份自卑,反而于屡次争辩之中展示了自己惊人的才学,叫司马弘农好生佩服。后来,两人日久生情,便也是在此私定终身。”

“但终究纸包不住火,不多久,这事便被皇宫中的高祖知晓,那时,大兴国力尚弱,高祖急需通过联姻来加强国力,获得九州之内更多的支持。此情此景,他又如何能答应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娶一商女为妻呢?”

阿箬摇摇头,心中却已隐约猜到了后文。

只听容隐之继续道:“然而,此刻的赵杏儿已经怀有身孕,她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抓进皇宫,见到了高祖。高祖怜惜皇族血脉,因而,答应让她产下子嗣后,便许她太子侧妃的名号。赵杏儿性格刚烈,不以亲近皇族为荣,反而觉得自己受了奇耻大辱。所以,她在生下一个男婴过后,便离开帝都,不知所踪。”

阿箬心头一颤,问道:“难道,先帝就没有试图抗拒过吗?”

容隐之温柔地看着她,说道:“先帝心里是有赵杏儿的,但他却更重视江山社稷,所以,他的抗拒是无力的。”

阿箬叹了口气,惋惜赵杏儿的不幸遭遇,但是,她心中却隐隐有了一丝猜测,让她自己也不敢相信,“容兄,赵杏儿的孩子,该不会就是……”

容隐之点点头,道:“猜得不错,先帝见这孩子便觉伤心,于是,将他送到东山,跟着容氏子弟一同成长,那孩子天资聪颖,又极擅把握人心,所以,他顺利完成学业,重新回到了先帝的视野之中,他就是当今陛下。”

阿箬忽然有些感怀:“重帝位,轻感情,这司马家的人,似乎从来便是负情薄幸的。”

“那此处为何又成了帝都的有情人常来之地?”阿箬好奇地问道。

容隐之看着她,答道:“当今陛下,便是在此处向先皇后提亲的。”

阿箬哦了一声,心中却是百般滋味,世人只知此处藏有两代帝王的深情,却哪知深情转眼成空,薄情终有所误!

她摇了摇头,淡淡地望着远方,那帝都今夜最明亮的所在。

“箬儿,”容隐之忽然唤她。

阿箬转过头去瞪大眼睛以问何事。

“帝王之家情薄,可世间并不是所有的男子都只识忘恩负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