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凤江山令(74)

作者:临安九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阿箬前前后后忙活数日,终于完成了分到自己头上的任务。

光阴似箭,眼看着已到正月十四,过了明日的上元灯节,便是选妃的大日子,事到临头,阿箬反而闲了下了。

申时刚过,阿箬去了未央殿,向正在伏案看奏折的司马笠回禀各项事宜,司马笠埋着头听完了她的话,直到临了,他终于幽幽开口,道了句:“知道了!”

可司马笠并未下令让她出去,这倒叫阿箬犯了难,于是,她只得伫立一旁,静静等待着。

“明儿干什么?”司马笠忽然开口道。

“明儿……”阿箬想了想,该做的事都完成了,确无要事,于是,她恭敬地答道:“明儿无甚要紧之事。”

书案前那人,这才放下手中书简,幽幽抬起头来。

“明晚是帝都一年一回的灯节,你近日也辛苦了,明晚便跟我一道,去城楼上赏灯吧!”

阿箬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司马笠问的明日,指的竟是明天晚,可是,她先前已经答应过容隐之,又怎好临阵变卦,拂了他的意。

于是,阿箬只得硬着头皮,支支吾吾道:“回殿下的话,明晚,恐怕不行。”

司马笠眼皮一跳,疑惑道:“方才问你不是说无甚要事吗?”

“我……我,早已答应了旁人,故而……”

“答应何人了?”司马笠似乎颇有些生气。

阿箬不便将容隐之的名字说出来,于是作了个揖,只回答道:“殿下……是微臣一个十分重要的朋友,他于我有大恩,微臣不敢拂了他的好意。”

司马笠斜睨着她,忽然冷不丁来了一句,“你这朋友,是女子吧!”

阿箬一愣,全然不知该怎么辩解。

孰料,司马笠当即摆摆手,道:“帝都的上元灯节,那可是响彻九州的,每年多少的外国使节慕名而来,只为一饱眼福。而整个帝都之中,最好的观景点便是皇宫南侧的庆阳门城楼,为了安全着想,父皇曾有令,每年只有皇亲国戚可登楼赏景,即便容隐之,也没有那个荣幸。本王见你连日辛苦,特地带你去看,你却颇有些不领情,真是叫人啼笑皆非!”

阿箬再作一揖,谢了司马笠的好意,嘴上还不停地说道着自己如何没有福气。

司马笠语带嘲讽地说:“瞧这架势,再过不了几日,便该将替你择妻一事提上日程了。”

阿箬哭笑不得,却总感觉这个司马笠说起话来,越来越怪,越来越叫人难以琢磨。

阿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于是微微叩首,道了句:“多谢殿下关心!”

司马笠扯了扯嘴角,道了声:“出去吧!”

他望着那瘦小身影远去的模样,不自觉地将手握成一个拳头,而后轻轻砸向书案。

然而“咚”的一声闷响,却又叫他回过神来,“我这是怎么了?”他不禁问道。

第185章 故烧高烛照红妆

上元之日悄然而来,黄昏时分,筱渔拿了一盏纸糊的花灯进来,那花灯以竹篾为支架,以红纸为主体,组成了放大版海棠花的模样,极是美丽生动。

“你拿着这灯所谓何事?”阿箬好奇道。

“公子,今日乃是大兴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候,各家府门前都要挂上花灯以示庆贺,东宫在皇城附近,寻常百姓虽很少涉足,但过往的亲贵家眷却是不少,所以每年都会精心布置一番。”她将那彩灯拿在手中转了一圈,又道:“昨儿个李公公特意说了,太子殿下事忙,无心理会这些,故而请您在花灯上留下墨宝,以示庆贺。”

说罢,筱渔径直将花灯递给了阿箬,“李公公说了,不必每盏都写,所以,我就挑了这盏精致艳丽的海棠花灯,你看如何呀?”

阿箬面带难色,“美则美矣,可我这字……”

在姚关之日,阿箬的字便写得有点糟糕,虽然后来他特意练过,但在离忧眼中也只是勉强能看,故而,阿箬对自己的书法,向来没有太大的自信。

然而,筱渔已经开始研墨,墨锭触碰着瘦长的砚台,发出清脆的声音,阿箬却觉有些刺耳,故而迟迟不肯执笔。

筱渔见她半晌没有动作,于是劝道:“公子不要担忧,这盏灯悬挂在数百盏花灯之中,加上天色昏暗,若不细细去找,恐怕很难发现,你只管写便是,我待会儿亲自去挂,保证不易叫人察觉。”

听了这话,阿箬心下稍稍放宽了些,她轻抚胸口,而后执起笔,狼毫饱沾墨汁过后,她择了一处较宽的花瓣位置,写道:“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句诗,正是昔日苏学士吟咏海棠的佳作,不知为何,她只瞥了一眼这海棠花灯,心下便冒出这样一句。

写罢后,筱渔伸了脑袋过来看,她只一触目,便赞道:“公子,你还说书法粗糙,我瞧这行笔运墨,无一不是顺畅流利,自成一格,虽算不上极好,但居个上流却是没有问题的。”

筱渔在容府长大,即便不是学富五车,可眼力劲却是不会差的,经她这样一夸,阿箬也不禁有了些自信。

“多谢筱渔姑娘夸赞。”她轻轻一笑,而后将花灯递给了筱渔。

阿箬抬头望了一眼外间的天色,问道:“太子殿下可还在未央殿中?”

“方才就听庆安说了,太子殿下午时便离了东宫,说是要亲自督查庆阳门城楼的彩灯布置,以及巡防营的调度。”

阿箬点点了头,心想:“上元灯节,皇帝与百姓同乐,虽然这是年年必有的仪典,但却是司马笠接管帝都巡防营以来的首次,他自然分外上心。”

阿箬一眼瞥到了筱渔手上的花灯,默默叹道:“看来,今夜他定是无暇搭理我的。”

筱渔见她出神,不自觉地唤了一声。

阿箬回过神来,若无其事地问道:“什么时辰了?”

筱渔轻轻道:“我进来时刚至酉时,如今顶多酉时二刻。”

阿箬和容隐之相约戌时整会于东城清水桥,今夜是帝都的狂欢日,城中人头攒动,想必一定拥堵不堪,所以,清水桥与东宫虽只隔了三个街口,但她还是决定提前出发,以防万一。

第186章 上元灯节(一)

为了避人耳目,阿箬在筱渔走后,悄悄换了身素服,然后从平日里行人较少的东侧门出了东宫。

从东侧门往南,一条直路下去,便是她要去的清水桥。阿箬没有骑马,故而步伐慢了很多。开始一个街口,行人较少,路边的店家都在忙着整理铺子前的彩灯。阿箬生怕迟到,也就无心观赏美景,只抬起头,辨识着前方的道路。

过了第二个街口,出游的百姓渐渐多了起来,路边的彩灯也布置得更为繁复,除了常见的各色花朵造型的彩灯之外,阿箬甚至还瞧见了几组小型的灯组,每一组等都在讲述着一个故事,有盘古开天,有精卫填海,阿箬来不及细看,一时之间也无法详细地说出它们的名字。

这种行人如织的状态一路延续到了第三个街口,那里已然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人么看花灯、猜灯谜,玩得不亦乐乎,街道两旁还有许多小吃摊点,简单的桌椅之侧坐满了客人,老板满脸通红,眼里却是藏不住的笑意。

阿箬侧着身子,从人群中缓慢行进,终于穿过这一波人潮,来到了清水桥畔。

远远地,他便瞧见了一身白袍的容隐之。他侧立桥边,身材颀长,神态闲淡,与周遭之人的气质全然不同,阿若觉得,所谓鹤立鸡群,也不过如此吧!

周围有好些年轻的小姑娘手挽着手从他身旁经过,她们总是有意无意地瞥向容隐之,甚至有些大胆的,还捂着嘴轻声议论起来,而那容隐之,仿佛神游方外一般,没有丝毫动容。

终于,一声“元青来迟,让容兄久等了!”将他的思绪唤了回来,他欣喜地侧过身来,终于看见了那个期盼已久的瘦小身影,方才那张冷若冰霜的脸上,竟还不自觉地扯出了一丝笑意。

“今日人多,是我来得太早,你不必忧虑!”他声音柔软,无论何时何地都给人一种温和之感。

阿箬不自觉地轻轻一笑,问道:“容兄,我们去何处赏灯?”

“此处人声鼎沸,实在过于喧杂,不如我们换个地方。”他提议道。

阿箬拱一拱手,答道:“但凭容兄吩咐。”

容隐之嗯了一声,而后道:“走吧,箬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