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凤江山令(160)

作者:临安九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司马策顿了顿,他想起了父皇对他的叮嘱,可是眼前这个淑妃,却是整个皇宫最为了解自己伤情以及不死草之毒药性的人,若她有意无意去与父皇吹上一阵枕旁风,说不定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娘娘,”司马策的语气颇为正式,“父皇曾令我不可将此事外传……”

淑妃一脸惊愕,赶紧道:“那便不要说了,不要说了!”

司马策轻轻一笑,淡淡道:“可娘娘不是外人,文策愿意相告。”

闻声,淑妃正色道:“殿下放心。”

于是,司马策便将他对司马佑说的话,原封不动地讲给了淑妃。

当淑妃了解了当日情状过后,她脸上的惊愕之情已不能再用言语形容,她脸色发白,轻声叹道:“本宫真是没想到,太子殿下还有谢家族长竟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司马策眼见自己已成功蛊惑于她,又连忙添油加醋道:“我猜测,大哥定从很久开始便谋划此事,否则,他身边也不会有那样武功精深的高手相助。”

淑妃颇为好奇地问道:“武功精深的高手?难道他的功夫在太子之上?”

“岂止于此呀!”司马策叹道。

“哦?那样的高手,定是三头六臂,长相凶恶,状如青面獠牙的怪兽?”淑妃一脸打趣地问道。

第409章 置身事外

司马策轻咳一句,答道:“这一点,娘娘倒是猜错了。”

“哦,是吗?”淑妃停下手中动作,饶有兴致地问道:“那殿下倒是要与我好好说说。”

“大哥身旁的这个高手,非但不是青面獠牙的怪兽,反而长得颇有几分英俊帅气,想必他年轻之时,但凭那张脸,就收获了不少少女的芳心。”

淑妃轻轻一笑,这笑不是羞涩于司马策的言语,而是狐疑于究竟是什么样的男子才可配得上司马策那样的夸赞,最重要的是,还能与太子走得那样近。

“这有何奇怪,能跟在太子身边,自然不是什么普通人家的子弟,想来帝都世家之中,少不得有些长相俊美武艺非凡之辈!”淑妃似无意般道。

没想到,那司马策竟一脸正色地回答:“回禀娘娘,小王平日里也算交友广泛,莫说是帝都,就算远宿外地的许多世家子弟,小王也几乎全都认识,可单单便没见过这号人,故而,小王猜测,他要么是江湖人士,要么就是常年在会稽一带行走,没有来过帝都。”

“江湖人士……会稽……”淑妃不自觉小声念叨着。

“娘娘说什么?”司马策注意到了诸葛芯鸳的走神。

淑妃淡淡一笑,答得不疾不徐,“本宫久居深宫,今日听闻殿下说这些事,一时之间觉得颇为惊险,竟半晌有些回不过神,还请殿下莫怪。”

司马策亦是笑:“娘娘客气,希望小王今日在此的一番陈情,不要扰了娘娘的清静。”

“不碍事不碍事,”淑妃忙答道:“殿下能坐下来陪本宫这个妇道人家说这么许多话,言语之中又尽是信任,本宫感激还来不及,又何来惊扰之说。”

司马策微微笑了两声,而后又面带几分难色,“娘娘,方才小王与您说道之事,父皇曾……”

“殿下姑且放心,本宫性子淡,素来排斥那些背后嚼舌根之举,至于陛下面前,本宫就更不敢胡乱议论政事了……这可是大忌。”淑妃沉声道:“不过,殿下所说之事,叫本宫心中也激起惊涛骇浪,以至于先前的许多判断,便已有所改观。”

闻言,司马策的心中大喜,他自觉淑妃这话,分明已经将立场转向了他这边。即便此番父皇睁只眼闭只眼,饶了司马笠的狗命,叫他苟且活了下来,那么在今后的争斗之中,自己也无形中多了一个助力。虽说淑妃看似不起眼,可她身后,是四大家族中最为中立的诸葛家,她在父皇面前,三言两语几句无心之言,有时甚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越是表面上置身事外,在关键时刻,越有左右全局的能量。

“如此,便多谢娘娘了!”司马策作了一揖。

“行了,殿下好不容易进宫,还是应去看看你的母妃。”淑妃柔声道。

于是,司马策辞别淑妃,径自往卓贵妃寝宫走去。

看着司马策消失于雨幕之中,淑妃那张原本柔和的脸竟倏地变了样,她面色冰冷,两眼也透着凶光,而后她还淡淡地说了一句:“出来吧!”

便有一身着黑袍的男子,自亭梁之上跳下,跪倒在她的脚边。

“你去查一查,跟在司马笠身边的那个神秘高手究竟是谁?”她顿了顿,又叮嘱道:“记住,一定要避开逐凤楼的耳目。”

那男子只作了个揖,连“是”也没有道上一句,便转身离开了。

第410章 会稽旧事(一)

自司马策走后,皇帝司马佑便一直站在棋亭之中,他双目无神地盯着眼前雨幕,看着花草之间濛濛水气氤氲而上,不觉便思接前载,忆起了当年他初到会稽的模样。

那已是先帝在位时的事了,按年份应是大兴明远十六年。那天,也是这样一个阴雨不停的春日,他奉父皇之命,前往会稽与谢家族长谢允钊商议海盐供给之事。

当年的情况与现在不同,运河还没有开通,盐运得依靠陆上车马镖队。然而,从帝都到会稽的千里之地上,却有方圆三百里左右的地盘是被叛军牢牢控制着的,令人无奈的是,那三百里地却又是盐运的必经之道。所以,整个中原地区,盐价飞涨,百姓也是怨声载道。

但是,这个谢家,表面上臣服大兴,背地里却始终平衡各方,做到各国皆不得罪,所以,即便盐运已苦难如此,他们却似半点也不着急的样子,亦不曾派过人来帝都商议对策。

大兴皇帝心中不满,可是,面对这种表面恭顺的百年家族,他却一句抱怨之语都不敢有,只得派了司马佑前来,积极寻求解决之途。

司马佑的母亲乃是帝都商女,他的出身和背后势力,完全不能与帝都诸皇子相提并论。但是,亏得他天资聪颖,再加上自小的奋发图强,所以,他自成年以来,也颇得司马弘农信任,并且早早封了王。

可是,这个节骨眼上来会稽,却是一件十分恼人之事,即便自信强势如司马佑,面对当前形势,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将皇帝交代之事,办得妥妥贴贴。司马佑倚在马车的车厢上,身体随着马车的移动而不停地抖动,他的心情,就像外间的天气一样,阴雨不断,难以舒展。

“殿下!”外间有随行的小厮轻唤。

“怎么了?”司马佑当即振作精神,回答道。

“过了前方竹林,咱们就到会稽了。”

司马佑松了一口气,原来是目的地快到了,他本想下命令径直进城,可一垂眸,看到自己衣摆上的泥水,他又当即改了口气:“你去竹林中找找可有凉亭,若是有,我们先下去歇一歇,整理着装之后,再行进城。”

“是!”小厮轻快地应允。

于是,车马沿着小径进了竹林。正是春日好时节,竹林也是绿意萌发,即便隔着车幔,司马佑也能清晰地嗅到空气中那股竹叶的清香。他不禁心下一动,拉开车帘,触目皆是绿意,那些竹子有的簇拥一处,有的排列齐整依次生长,虽然它们形态各异,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能给人一种绿的冲击,一种朴素而昂扬的享受。

车行得不快不慢,司马佑亦是很自在地闭目静思,然而,没过多久,一阵悠扬的乐声便悄悄传入了他的耳中,这乐曲空灵,让他顿时有种独坐幽篁的感觉。

他一听,就知道,那是有人在不远处,弹奏箜篌。

这时候,马车停下了,小厮在车帘之外道:“殿下,凉亭找着了,只不过……里面有人。”

第411章 会稽旧事(二)

小厮的话刚说完,那乐声也停了,司马佑心中升起一阵莫名的恼怒,所以,他只叹了一口气,没有立即吭声。

然而,就在此刻,他却听见外间传来了女子的嬉笑之声。

“兰儿,你说我刚才这支曲子奏得如何?”这是一个极为温软柔和的声音,音调不疾不徐,给人一种沉着淡静之感。

“挺好。”那个叫兰儿的女子爽快地答道。

“什么叫挺好,方才你一直摆弄着手中的剑谱,到底有没有认真听?”声音柔和的女子似有抱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