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也太积极了吧。”老王用钥匙打开了办公室门,无奈地笑道:“试卷呢,我已经批改出来了,大家普遍考得不错...”
同学们听到这话,都松了一口气,纷纷跟着老王进了办公室。
老王挨个给大家分发了试卷。
季驰抱着楼梯口的栏杆,坚决不肯上去,温念念死命攥着他的衣领,气喘吁吁地说:“早晚都要接受末日审判,早看晚看,不是一样吗!”
季驰死死抱着栏杆不松手:“我等他们走了,我再进去,现在进去太丢脸了!”
“你昨天的自信哪儿去了?”
“睡了一觉,清醒了!我就是一废物,烂泥扶不上墙,朽木不可雕也,你放过我吧!”
“呸!”
最终,季驰还是拗不过温念念,被她给拽到了办公室门口。
办公室里,老王正拿着名册挨个念成绩——
“张成益,73分。”
“王韬,61分。”
“李卓雅,88分。”
“马泉:93分。”
听到马泉的93分,周围同学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呼,这可是目前为止的最高分了。
马泉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这次分数,80分以上的有10多个,90分冒头的只有5个,普遍分数还是很高了,不过80分以下的同学也毫不担心,不管自己考得再差,还能差过垫底的季驰吗?
季驰就像接受末日审判似的,紧张地揣着手,额头上都有冷汗流下来。
终于,老王念完了所有同学的分数,最后才缓缓念道——
“季驰...”
所有同学都抬起头来,望向了老王。
老王嘴角露出一个并不简单的微笑,朗声念道:季驰,90分。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
都懵了。
季驰他....居然考了90分!这...怎么可能!
如此以来,岂不是绝大部分同学,都被淘汰了吗!
季驰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90分啊!
他过去150的总分都从来没考过90分呢!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温念念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用力捶了捶季驰的肩膀:“我靠,牛逼啊!”
季驰不可置信地问:“不是...老王你确定是我的分数吗,没念错吗?”
他一紧张,连老王都叫出来了,连忙改口,补了句:“王、王老师...”
王老师直接从一堆试卷的底层抽出了季驰的试卷,递给他:“你自己看吧,要是有不服的同学,也可以看看他的试卷。”
马泉很不服气地走过来,一把抢过了他的试卷,仔细地浏览......
他不敢相信,季驰那样的废物,怎么可能只比他低3分,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然而,季驰的试卷明明白白地摆在他面前——
上面的每一道题,都有非常缜密的公式推演,不可能是靠着抄袭或者别的方式做出来。
这是他靠自己考出来的高分。
马泉松了卷子,脸上写满了“怀疑人生”四个字。
第66章 (二更)
季驰考了90分, 把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淘汰,只剩下了包括马泉在内的六位同学。
老王自然遵守约定,让这六位同学留在了兴趣组。
组里每周两次的研讨会, 也变得热闹了起来, 原本空荡荡的长桌两排, 现在都坐满了人。
然而他们坚持了不到半个月时间,便有一大半的同学主动向老王提出了退组的申请。
本来他们以为, 加入兴趣组就有机会能够进入延津大学的天才集训营,可是后来发现,这根本就是谣传!
再则, 这个兴趣组每周两次的讨论会, 会上温念念和江屿他们相互探讨的难题,他们压根就不会做。
何止是不会做,哪怕最后江屿在黑板上讲解解题步骤和思路, 他们也根本就听不懂。
而研讨会也不仅仅是开会讨论, 还会布置的作业, 这些具有相当难度的作业,这对于他们来说, 又成了课业之外的负担。
更恼火的是,研讨会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起来发言,对于题目的解法提出自己的意见, 他们压根没有思路,站起来也只能呆愣着, 太难了。
很多同学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主动退出了小组。
马泉也跟他们一起去向王老师请辞。
他加入小组的目的就只是为了能够被引荐进入天才集训营, 可是到最后才发现,连温念念和江屿, 都要自己提交申请报名考试,他便死了这份心。
和同学们一起去办公室跟王老师提出退组申请的时候,他心里还颇多怨气,觉得兴趣组耽误了他不少高三的复习时间。
王老师知道他们一个个现在都满心埋怨,也不生气,悠哉悠哉地喝了一口茶,笑眯眯地说:“之前你们质问我,为什么季驰成绩那么差,也可以留在兴趣组。现在你到我们组里呆了半个月,自己找到答案了吗?”
马泉微微一愣,没想到王老师会旧事重提。
的确,这段时间,他参加了兴趣组的研讨活动,每次季驰都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打开灯,收拾桌椅,然后把题表打印分发到每个同学的桌上,黑板也擦得干干净净......
这些事,几天或者几周还好,常年累月,真不一定能坚持。
除此之外,研讨会上讨论的那些艰深的数理题,很多同学都看不懂,听讲解也是云里雾里,有的同学直接趴在桌上打瞌睡了。
但是季驰没有,他认认真真地听江屿或者温念念讲题,哪怕听不懂,也有很努力地去理解。
课后布置的那些作业题目,绝大多数同学也都是交空白卷,季驰却仔仔细细把每一道题都做了,哪怕演算的结果都是错误的,但至少他会去思考。
回想起这些事,马泉忽然像是明白了什么,心头升起一丝羞愧。
周围几个同学更是面露愧色。
却又听老王语重心长地说道:“我相信你们,都是喜欢数理的孩子,不然也不会想要进入我们兴趣组,不过做学问、求真知的道路啊,本来就是很苦的,真正能够坚持下来,肯定是有收获。你们看,这次考试,季驰不就有自己的收获了吗。”
同学们眼中迷茫的神色似乎驱散了不少:“王老师,我们懂了。”
王老师欣慰地点了点头,又望了马泉一眼,说道:“延津大学的天才集训营,每个人都可以报名参选,前提是通过他们的网络初审,不管是温念念还是江屿,都要走流程。我只是普通的高中老师,可没那么大的权力,随便推荐同学进去。”
马泉抿抿嘴,羞愧地说:“王老师,我...我不参加了,我不是天才。”
通过这短暂的半个月的接触,他在季驰身上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
他真的不是天才。
只有像江屿和丁宁那样的,才算是真正的天才。
他和季驰一样,都是普通人,而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啊。
即便如此,只要勤勉努力,普通人也可以创造奇迹,何必要去绞尽脑汁费尽心力...做那些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
……
那天下午放学后,温念念和季驰去学校后街买芋泥**奶茶,丁宁留在研讨教室攻克一道艰深复杂的数学题。
温念念给她发短信,问要不要给她带奶茶。
丁宁还没来来得及回信,走廊里响起了轻缓的脚步声,教室门被推开的刹那,她抬起头,逆着夕阳的光,看到那个杵着拐杖的清隽少年,站在门边。
他的眼睛狭长而漆黑,如墨一般,睫毛细密,在阳光下似闪着光。
丁宁的心跳猛地一突,呼吸也窒了一下。
王老师带着温栾走进研讨室,见只有丁宁一个人,诧异地问:“其他人呢?不是让他们自习吗?”
“唔...他们...”
丁宁不太擅长说谎,努力给同伴打掩护,脸都红了:“他们肚子饿了,就...去卖奶茶。”
老王似乎早就看白了温念念和季驰这俩饿死鬼,知道他俩肯定又跑出去买零食吃了。
“江屿呢,不会也跟他们去买奶茶了?”
“呃,那个...他没有。”
老王点点头:“我就说,江屿怎么可能...”
话音未落,丁宁继续道:“江屿去给温念念买炸土豆了。”
老王气得半死,回头,不太好意思地对温栾说:“我们这个组,可能没你想的那么自觉,连江屿都被带得...堕落了,你现在要退出,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