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公爷,燕姑娘去了周家,周家人盛情挽留,燕姑娘说今晚就在那边住了,叫我回来同五小姐说一声。”
“唔。”
“老朽听说,周浩初正与翰林院黄学士之女议亲,觉着应该跟国公爷禀报一下。”
“黄义滨的女儿有这么大了?怎么,这门婚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崔绎皱起眉头,显然不明白蒋双崖的良苦用心。
蒋双崖讪笑:“国公爷,到不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您可帮了周浩初不少忙,这等事,周家怎么也该来打声招呼,我听周老太太和燕姑娘说,燕大人那边也正和辛家商量要订下婚事,到时候两家一起办……”
“辛家?辛景宏?”崔绎十分意外,挺身要坐起来,结果不小心扯到了还未养好的伤口,“咝”的一声倒抽了口气。
蒋双崖吓了一跳,连忙靠近了扶他:“国公爷,您小心。”
崔绎却全未放在心上,眼中迸射出怒意,斥道:“他怎么敢!太可恶了!”
果然,幸好自己一听说就回来报信了。蒋双崖暗暗庆幸。
国公爷这连眼珠子都红了,这气急败坏的样子,外加不知由何而来的阴沉威仪,真叫人有点心惊肉跳。
崔绎真要气疯了,当着手下人的面不好继续骂燕如海,随便找了个人发作:“黄义滨古板老学究一个,怎么会看上周浩初,这门婚事肯定有问题,立刻去查,不能叫他得逞了。”
蒋双崖嘴角抽了抽:“是,国公爷明鉴。”
第139章 赏花
国公爷的命令,哪怕是捕风捉影,全无根据,底下人也要毫不含糊地立刻去办。
蒋双崖叫来陈管事,如此这般告诉他国公爷要查翰林院的黄义滨,崔绎板着脸在旁冷冷听着,明显是已经冷静下来了,却没有收回成命的意思。
最开始他针对黄义滨不过是迁怒,随口那么一说,可等说完了,崔绎心中却不由地一动。
前生周浩初确实是娶了这位黄学士之女,时间记不清了,应该就在今年下半年,也就是几个月之后。
二人成婚之后一直没有子嗣,周浩初后来升任从五品侍讲学士,同自己私底下往来频繁,却从来没有听他提起过家中的夫人。
黄义滨一年之后致仕,翁婿关系也很紧张,几乎不见走动,只是当时局势动荡,人人自危,也没有人关注拿这个做文章。
可见周浩初夫妻不睦确是事实,不知道也到罢了,既然送上门来,确实有必要叫人查一查。
陈管事偷眼看了看崔绎,道了声“我这就去安排”,轻手轻脚退下了。
崔绎只当没有这回事,问蒋双崖:“吃过了么?”
“……还没。”
“那你就在这里吃,吃完了叫他们准备马车,跟我出去转转。”
蒋双崖心说:“您不是叫我这段时间跟着燕小姐么,这是改主意了?”
但等崔绎裹得严严实实,被扶上马车,他跟在车旁出了国公府,车夫问往哪里去时,听小公爷在车里道“去城东”,他顿时心里就跟明镜一样了。
“枣花大街的宅子现在什么情况,有人住了没?”
时间太久远了,要不是燕韶南住去周浩初家里,他都忘了周家附近还有两栋宅子是他从伍家人手里截胡的。
崔平一旁笑着回答:“一早就收拾好了,但国公爷不发话,可没人敢住。”
崔绎颇为满意:“国子监搬迁之后,那里环境比之前好了不少吧,老是空着可惜,一会儿瞧瞧去。”
蒋双崖、崔平等人想笑不敢笑,更不敢挑明,假装信了他只是一时心血来潮。
车夫会意,直接去了枣花大街。
两栋房子在去年便重新翻建了,推倒院墙合二为一,如此一来,原本虽是民居,却并不显得逼仄,里面一应家私用具齐全,国公府还安排了个老仆看门。
等一行人进了门,前屋后院查看过,小公爷果然提出来今晚要住在此地。
蒋双崖请示道:“国公爷,老朽还是回周家吧,您看要不要告诉周浩初一声?”
告诉了,周浩初肯定会来拜见,但崔绎并没有不想见他的意思,只是淡淡“嗯”了一声,道:“明天请他过来吃饭。”
得,看来非但今晚要住下来,明天也不打算走了。
蒋双崖退下,崔平找了个借口跟出来:“蒋老!”
“啊?”
“您别光顾着自己啊,好歹也为我们这些人考虑考虑,一会儿找个借口,把人领来吧。国公爷大老远来此,总不是为了隔墙相望。”
“呃,好吧。”
蒋双崖打定主意,除了兼做红娘,还要向周浩初透个风,至少给燕如海的回信可不能那么写。
周浩初虽然向上司请了好几天假,但那是不确定燕韶南哪天会上门,特意留在家里等她,如今人见到了,下午燕韶南陪周母说话,他吃过饭转了两圈没什么事可做,还是到翰林院上课去了。
周母身体不好,跟燕韶南说了一阵等儿媳妇进门如何如何,看上去有些困顿,燕韶南知道老太太要午睡,找了个借口回到后院客房。
檀儿和樱儿听说这院子曾闹过鬼,一早趁着无人跳到树上四下张望过了,见她回来,笑道:“小姐,隔壁园子被谁买去了,一准是个有钱有势的,不见有人,但收拾得可漂亮了。”
“是啊,花儿开得特别好,好多我都没见过。要不咱们悄悄过去折几枝吧,嘻嘻,反正过些日子没人来自己也谢了。”
蒋双崖不知从何处冒出来:“想看正大光明地去就是了,不用悄悄的,那边是国公爷买下来的,我有钥匙。”
“啊,国公爷怎么会在这里置宅子?嘻嘻,不会是想金屋藏娇吧。”樱儿没个正形。
燕韶南也笑了,小公爷买下这宅子是顺手为之,说不定连他自己都忘了,难怪两个丫头说花开得好但是没人住。
“那咱们就跟着蒋老过去逛逛吧,花就不要折了。”
周家和后面的宅子合山共墙,国公府的工匠去年把墙推倒了重建,因周浩初和国公爷私下有来往,请示管事的,特意留了个小侧门,以便往来。
蒋双崖暗赞当年不知是谁这么有先见之明,开了门,请燕韶南主仆过去。
一进去刚好便是个花园,三月下旬,正是赏花的好时节,扑面而来的是清冽的香气,但见红的白的花团锦簇,微风吹过,许多不知名的花草轻轻摇动,蜜蜂嗡嗡,蝴蝶翩跹,檀儿、樱儿都有些看傻了。
几人放轻脚步,沿着黑白两色石子铺就的花间小路往前走,燕韶南走了一段,迟疑地看看脚下,这般干净整洁,怎么都不像无人居住的空宅子啊。
此念方生,不远处传来窸窣的脚步声。
“谁在那里?”檀儿喝问。
两姐妹盯着前面几丛花开呈火红色比人还高的美人蕉,面露戒备。
却见由花丛后面转出两个身着青衣的小厮,对着燕韶南一行躬身施礼:“燕小姐,国公爷有请。”
檀儿、樱儿吃惊非小,眼睛瞪得溜圆,齐齐望向自家小姐。
燕韶南却是很快反应过来,无奈地瞪了蒋双崖一眼,点点头,客气地道:“麻烦两位了。”
崔绎出门随行的人多,已经在正屋安置下来,丝毫看不出匆忙入住的痕迹。
燕韶南通报之后进屋,抬眼一望,见屋里除了格局布置稍有不同,同国公府崔绎的住处没有太大不同,神色不禁变得有些微妙,道:“国公爷,您不是在府里养伤么,怎么突然来了枣花大街?”
崔绎心中念头飞转,接过崔平递过的茶水,微微抿了一口,借机想了下措辞,脸上却显得很淡漠:“你不是嫌住在清穆院接触不到案子么,听蒋双崖说,你打算在周家住几天,那正好,本国公就过来,和你说说案子的事。”
“哦。”燕韶南眨眨眼,小公爷很重视刺客的事,要将这里变成办案的场所,难得他不计前嫌,自己可得尽全力辅助。
她从袖子里拿出那本册子和自己做的记录,道:“正好我有几处不明白的地方,想请国公爷释疑。”
崔绎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移向它处,不动声色:“你说。”
“秦皑可曾招供?”
“没有。”
“我看他麾下有几名女子,这是上面的授意么,她们都出过什么任务,功劳又如何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