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岁千岁千千岁(115)

作者:江枫愁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王瑞跪在地上,他忽然有一瞬寒颤,抬眸正巧看见了慕良那张卑顺的脸。他眯了眯眼,嗅出了不对劲。

“回圣上,臣以为,无须派锦衣卫前往。”

这回轮到皇帝疑惑了,“怎么?你要直接将她监送回京师问话?”

“不,老臣以为……私挪公款、杀吏灭口这两件事都同兰沁禾无有关系。”王瑞垂着眼睑,看着膝前的地砖,“这半年来江苏动荡不安,官员惶恐民心涣散,这样的时候再派锦衣卫去调查江苏巡抚,与官与民都有害无利。”

“可这件事就摆在跟前了,阁老的意思是暂且压下去?”

“回圣上,六月江苏反民闹事,整个江苏竟然无一人敢前往安抚,独兰沁禾一人以身犯险,这才平息了民怨。说句狂悖的话,臣为官四十年,像这样身居高位却能向百姓下跪的官员几乎无从看见。这样的人,且不说到底是不是真的犯了案,就算真的犯了,想必也是有天大的苦衷。

王瑞两手撑着面前的地砖,颤巍巍地磕下了头,“老臣斗胆,请圣上不要追究。”

小皇帝微讶,“朕还以为你和楼月吟一样,都是来要求追查的呢。”他眉上露出了点欣慰,“本该如此,强敌在外,大家应该齐心合力,王阁老能说出这样识大体的话,到底还是西朝的中流砥柱,堪当首辅之位。”

这一席话让君臣都很开心,唯独慕良眸色微沉。

王阁老不愧是坐到首辅之位的人,他今日本意是要倒万,又是拿着检举兰沁禾的奏疏过来的,就说明之前没有走漏任何风声,完全是在递交奏疏后临时改的口风。

如此灵敏到了可怕的政治嗅觉,绝非普通的官员可以相比拟的。

但是这件事娘娘是处心积虑谋划的,他不能让娘娘的心血都付之东流。

待送走了王瑞,慕良立即挥退了宫殿里的人,跪在了皇帝脚前。

“嗯?怎么了?”小皇帝不解,“这么大的动作,你要同朕说什么?”

慕良叩首,压低了声音,“回万岁爷,您今年五月派奴才去南直隶搜查王党的罪证,除了兰沁禾荐举的官匪勾结一案,还有一件事,奴才不敢在外人面前说。”

“什么事?”

“万岁爷,方才王阁老在,奴才没有明说。但是为南京修园的银库少了的钱……锦衣卫在江苏府南宫府找到了。”

“什么?”小皇帝大惊,“南宫是什么人,朝中有哪位大臣姓南宫,朕怎么不知道?他们怎么有胆子去拿给朕修园的钱?”

慕良顿了顿,闭上了眼睛,沉痛道,“回万岁爷,苏州府南宫氏同王家嫡系有两门亲事。”

咔——

皇帝手里的茶盏倒翻在了地上。

“他……他……”年轻的帝王怔在了座位上,他望着慕良,脸上不知是笑还是怒,许久才扯了扯嘴角。

“王瑞……他把给朕盖房子的钱,拿去当了自家的聘礼嫁妆?”

他问着,声音颤抖,眼睛泛红。

西朝已经连办秋闱的钱都拿不出来了,他的首辅却把君父的钱拿了当成自家聘礼。

“哈、啊……”小皇帝捂住了脸,狠狠地闭上了眼睛。“阁老……阁老啊!”

心寒莫过于此。

慕良跪在地上,他面色悲恸,心里却毫无波澜。

帝王身侧,他没有那么富裕的情感,全身上下的所有情意,他已经献给了娘娘,再容不得一丝多余。

这一次,王党必倒。从今往后,西朝官场上的权力重新洗牌,娘娘的路再不会坎坷颠簸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以后大家如果有捉虫请来微博找我,这边评论不经常看了。

第89章

王瑞被抄了家。

没有明旨,甚至许多人都不明白怎么王瑞突然就倒了。

动荡的环境之下,皇帝不能大肆查办内阁首辅,否则会引起极大的恐慌。

他让慕良亲自将查出的证据送去王瑞面前。江苏布政使衙门里多出来的十万两经彻查,发现是兰沁禾和九王爷凑出来的私款。兰沁禾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其中七万两都是九王爷在江苏的银铺支的。

于皇帝而言,兰沁禾拿自己的钱补贴衙门,更是让人敬佩感慨,同时也愈加反衬了王瑞的小人之心。

慕良在王瑞看完所有证据后,开口道,“万岁爷说了,您到底是西朝的两朝元老,又是他的教书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父的有天大的不是,儿子也不能逼迫如斯。”

他笑着,“京师里的这栋王宅您可以照旧住着,每月给您拨三品大员的俸禄。只是您也上了年纪,好好在府里静养,不要再为俗事劳累了。万岁爷天般的仁慈,您老莫要辜负啊。”

王瑞坐在椅子上,他一言不发,末了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知道,和之前“天降祥瑞”时的痛哭流涕不同,安静得反常。

“慕公公辛苦了。”老人脸上的肌肉牵动了一下,“喝碗茶再走吧。”

到了这一步,慕良也乐得给王瑞最后的颜面。他欠着身,道了句谢,便捧了侍女递上来的茶喝了。

“好了,宫里还有事,我就不多留了,您自个儿保重身子,莫要再操劳了。”

“我送送公公。”王瑞撑着两边的扶手起来,执意陪着慕良走出去。

出了门,他忽然又站住了身形,细细地打量了几番慕良。

“阁老?”慕良疑惑。

王瑞垂下了眼睑,淡淡地笑了声,“慕公公啊,我和你干爹也是一辈子的老交情了。”

慕良的干爹,前任司礼监掌印林公公。

他用怀念的口吻娓娓道,“当时我独自前往北京科考,殿试面圣的时候太紧张,浑身都是汗。林公公见了,便悄悄走到我跟前,递了给了我一块帕子,他用自己的身体挡在我面前,直到我擦完了汗才走开,还笑着跟我说了声别怕。”

“那时候的林公公连个禀笔都不是,只是个五品的小太监,跟平喜公公一样,个儿不高,但是随和。”

慕良听着,他不明白王瑞想说什么。

王瑞抬眸,那双苍老但是并不浑浊的老眼看向了慕良,“他是个好人,你不该杀了他。”

慕良脸上的笑意少了,他冷硬了语气,“林公公一腔忠义,他是思念先帝爷过恸才病逝的,死了也是清清白白。咱家给阁老一份面子,您不要逼我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王瑞笑了笑,“慕公公何必动怒呢。”他叹了口气,扶着门前的柱子,“宫中事忙,公公回去吧。”

慕良瞥了他一眼,坐上了门口的蟒轿。

王瑞的意思他明白,只是他和王瑞不一样,从来没有奢望过什么善果,他是个没有根的人,从不在乎什么后代子孙,这辈子做的恶孽他都认,报应天谴自当承受。

王瑞的老家抄没了,庄子、商铺、田地全部收归国库,秋闱的钱有了着落,甚至两年的军需也都有了着落,殷姮松了一大口气,有了喘息,同时继任了次辅。

然而荣光万丈的背后,又是一潭死水。

万清成了首辅,她成了第二个王瑞,而殷姮则又成了第二个万清。朝堂政党更迭交替,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倭寇大举之时,太后不会有所动作,可等缓过劲来,她也将一如从前那样,开始控制两党的平衡。

很难猜测,王瑞没有被关进诏狱、甚至没有定罪,是不是太后的主意。除了稳定人心以外,她将王瑞这个随时会炸的爆竹留在京城、留在了万清殷姮面前,以儆效尤。

暂且不管这里面的波谲云诡,起码国库有了王家的填充,两年内可以稍作喘息。

在解决了王瑞之后,殷姮收到了兰沁禾的回信,信中兰沁禾委婉地提到:江苏战况危及,将士日益艰难,倭患一时恐难肃清,希望朝廷能够为江苏增添锐器。

殷姮看完忍不住失笑,沁禾从前对待身外之物从来都是可有可无的态度,再金贵的首饰她也能随意赏赐给丫鬟。如今在江苏当了半年官,都学会趁火打劫了。

她回了信,允了兰沁禾的请求,批了兵部购买新式战船的票拟,由慕良批红。

倒王一事几乎全是兰家出力,特别是沁禾和慕良,殷姮这个时候不能推脱。

想到慕良,她又一阵沉默。

殷姮相信兰沁禾不是为了权利才和慕良私通,那她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过了夏,天气凉了起来。殷姮回想起去年的秋天,兰沁禾因为给林公公探病,第一次碰见了慕良。

上一篇:尚书在上下一篇:弄权(女扮男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