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衣着就不必问了,反正我没看见,年纪嘛,听声音大概三十来岁,是个男人无疑。”
持盈听了看了看陵钧表示自己没有线索,陵钧则低头沉思,不知在想什么。
三人又闲话几句,眼看天色不早,陵钧持盈告辞回去复命。
出了灵犀殿,持盈问陵钧:“这事你怎么看?”
陵钧摇摇头,“线索太少,一时还下不了定论。”
他们回来时,皇帝还端坐在宝座上,持节立在下首,见他们进来都急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俩把知道的都详细说了一遍,末了,持盈道:“这件事的确离奇,但安妃娘娘绝对不会是妖物。”
皇帝听了,皱眉思索片刻,然后道:“既然如此,那依各位的高见,这事情应该如何解决?”
持盈和持节面面相觑,他们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但总不能告诉皇帝束手无策吧,那样还请他们做什么。正犯难,一旁的陵钧开口道:“陛下,这件事表面上是邪灵作祟,但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你的意思是…”皇帝是何等人物,陵钧这一提醒,他立马想到朝堂与后宫的关系。一个小小的冷宫嫔妃,死而复生,又有了一身本事着实可怕,可是究竟是谁偷了她的尸体,又是谁让她复活并给她一身本事的?她出身王家,但与本家走得并不近,而且王家不过是个中等世家,也没有能力做出这种事情,不然安妃何至于入宫数载还不得恩宠,甚至被打入冷宫,要不是这次的事情过于离奇,她到死也只能默默无闻。
“诸位,朕有一个不情之请。”
在场的三人听了俱是一震。皇帝,真龙天子说有“不情之请”,那一定是非常棘手的事了,搞不好真要肝脑涂地,他们方外之人不理俗事,说穿了,就是朝代更替与他们也没有多大关系。可是,他们已经来到皇宫,正是骑虎难下,若直接拒绝,下场可想而知,他们还没傻到那个地步。
持节拱手道:“我等不通俗事,陛下若有令只能尽力而为。”陵钧持盈也是这个意思,在自己不熟悉的方面做事真的很难。
皇帝大约也知道是强人所难,因此也不介意,只道:“各位尽力就好。”随即把心中所想之事和盘托出,三人听了神色各异。
“陛下,计策是好计策,我尽力而为就是,至于其他的真的不必了。”持盈叫苦道。原以为她假扮郡主不过权宜之计,可眼下皇帝竟然真的要封她当郡主,这可如何是好。
皇帝显然不了解她的意思,“朕金口玉言,你就是朕亲封的持盈郡主,等这件事情过后,朕就昭告天下,以后你的一切用度都是宗室女待遇。”
“可是…”
“不用可是,”皇帝威严道:“持盈,你现在还年轻,总不能一辈子求仙问道,等将来韶华逝去,只能空留嗟叹,不若活在当下,将来夫妻圆满,子孙绕膝才是正道。”
持盈被这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她从小在碧游山长大,每日里学的是武功术法,对旁的事情完全没有任何想法,要不是数月前遇到陵钧并患难与共,连“情”之一字都不甚了解,如今竟让她做郡主,真是…
陵钧与持节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疑惑,但眼下不便询问,只能先搁置再议。
三人被安排住在宫中,在持盈的一再坚持下,终于能与陵钧持节住在一处。
“陛下好奇怪,我们帮他解决麻烦便是,为什么非要封我做郡主?”持盈想不通。
“这件事情容后再议,我们还是先想想怎么解决安妃的事吧。”持节头疼道。早知道这么麻烦,他当时就不该答应,真是悔不当初。
“安妃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是谁下的手,我们该怎么查,是先找皇后还是先查与她有过节的嫔妃?”持盈问道。
“皇后是后宫之首,我们还是应该从这里入手,看能不能问出什么。”陵钧道。
持节也同意,“不错,皇后应该对各个嫔妃都有一定了解,既然如此,那明天我们就去拜见皇后。”
翌日,三人一同来到皇后的寝宫玉坤宫,皇后正在悠闲地插花,看到他们并没有多大反应,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皇后已经不再年轻,但她的大气从容,遇事不惊,是其他年轻嫔妃所无法比拟的。现在的安妃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但对比皇后,还是差了不少。
“你们的来意,本宫多少知道一些。”皇后放下手中的活计,擦了手,优雅地倚在靠枕上,“本宫虽是继后,但时刻不敢忘记自己的责任,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本宫深感痛心。安妃原不过是一个五品才人,长相倒是美貌,才情也有一些,只是为人与世无争,又不得陛下欢心,因此有些郁结,后来犯错被罚冷宫,大概也是心灰意冷,选择自我了断了,至于再后来,不用我说各位也都清楚了。”皇后三言两语便将安妃入宫数年的经历说出,其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第五十四章 线索
“既然如此,那敢问皇后可曾有人欺侮过安妃,或是特别针对她?”持盈问道。
“后宫虽说是一家,但也会有亲疏,喜或不喜也不止表现在口头上,不过纵使有人害她,也断不会用死而复生之法。”皇后从容道。
这倒是,没有人想让自己的对手变得更强大的,除非…发生意外?持盈又想到一种可能,只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皇后娘娘可否告知平日里主要有哪些人与安妃交好?”陵钧问道。
皇后叹口气,“安妃以前喜欢独来独往,与众人都不亲近,有时会来本宫这里坐坐,不过也只是闲坐,并不论人长短。本宫私心以为她品性高洁,有才有貌,是后宫的一股清流,可惜不得陛下欢心。”
这就是说她没有特别交好的人了?没有朋友,潜在敌人又多,怪不得会落到冷宫自尽的下场,只是这样一来,该从何处查起呢?
“其实以本宫之见,不如在后宫做一场驱邪除祟的法事,然后将安妃羁押到皇陵看守,待百年之后,葬入妃陵即可。”皇后忽然道。
“娘娘是想息事宁人?可是以后若再有这种事情发生,又当如何?”
“子不语怪力乱神,陛下治国有方,国泰民安,这种事传出只会有损陛下的仁德。几位便是方外之人也该明白,只有末世才会降下不吉之兆,而死而复生有违天道,断不是什么好事,如此一来,天下人会怎么看陛下?”
这话一出,三人顿时哑口无言。他们只想查明真相,而皇后想要维护皇家威严,陛下的形象,这二者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冲突的,未免事情闹僵,他们只好先退下。
“看来指望皇后协助是不大可能了。”持盈哀叹。后宫皇后最大,如果她不肯配合,谁还敢乱说话,一时又想到皇帝要封她郡主的事情,更是一脑门官司。就这种地方,呆多了真的会折寿的,如果到时侯实在没办法,就只能溜之大吉了。
“这样不是办法,不如我们先去集贤殿吧。”陵钧提议道。
“去那里做什么?”持盈和持节异口同声问道。
“那里是收藏典籍之所,包罗万象,囊括天下之书,在那里或许可以寻到蛛丝马迹。”
三人有令牌,行事方便许多,当他们到达集贤殿的时候,正好有学士在编纂典籍。三人拐弯抹角地打探一番,没有多少收获,都很失望。这时有一个老学士讲了发生在六十年前的一桩旧事:一个妃子突然暴病而亡,头七还魂的时候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死而复生,并且性情大变,后宫人心惶惶,以为有邪灵作祟。三人一听这个,顿时来了精神,这不跟安妃的情况差不多嘛。
“那后来呢,这个妃子怎么样了?”持盈急切问道。
“还能怎么样,被禁军围在寝殿里烧死了。”
“啊?”持盈不可置信道,“就没查出那妃子性情大变的原因?”
“原因就是邪灵作祟啊。”老学士理所当然道。
这个解释…持盈竟然无言以对。
持节在一旁看不下去,作揖道:“打扰了。”然后拉着持盈出了集贤殿。
“哎呀,放开我,陵钧还在里面呢。”持盈挣脱持节,就要往里走。
“回来。”持节拽着持盈不肯松手。
“怎么啦?”
“依我看,殿里有陵钧一个人就够了,我们还是去别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