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小吏家千金(136)

作者:青云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赵世简也高兴,“娘子的心思总算没白费。”

李姝忙夸他,“多亏了有官人,不然我哪里能坚持到最后呢。”

两口子高兴过了,又开始发愁,这个东西,要怎么处理呢?

赵世简偷偷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赵书良。

赵书良和孙氏一样,头先以为老二两口子在做什么小孩子的玩意,如今听赵世简一说,顿时觉得喜从天降。

他高兴地在屋里直打转,转了半天,拍拍赵世简的肩膀,“老二,这可是个好东西。不要出去说,先放在家里。叮嘱好家里人,谁敢出去乱说,我立刻发卖了他。外人若问,就说你们给煦哥儿做东西呢。”

李姝本来想把这事儿告诉娘家人,但赵世简劝她再等等。

“娘子的想头是好的,但岳父只是个六品官,这东西,咱们都护不住,最后,说不得还是要借大姐姐的手把它送出去。”

李姝想了想,也对,以阿爹的为人,说不得就直接献出去了。献出去可以,若走漏了风声,怕是还没献出去,就要被人半路劫走。

还没等赵家想好要如何处理纺线车,那头,东宫传来好消息,敏良媛一口气生了两个闺女。

敏良媛生了女儿,太子妃很高兴,平良娣更高兴。太子妃高兴的是,多了两个妹妹,以后把她们嫁到适宜的人家,大哥儿和三哥儿也能多得两份助力。平良娣高兴的是,你就算生一百个女儿,捆起来也不如二哥儿一个。

太子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了,忽然得了两个女儿,又是双生花,很是高兴,提议要封敏良媛为良娣。太子妃无异议,上报皇后,皇后准了,敏良媛得封三品良娣。

敏良娣生产,李家没有得到恩旨,肖氏有些失望。等敏良媛出了月子,册封良娣的消息传来,李家顿时阖家欢喜。

很快,东宫再次来人,传肖氏于敏良娣册封当日,至东宫观礼。肖氏打发了厚厚的赏钱,让李承业亲自把传话的内侍送到大门口。

那头,赵书良听说李家大娘子得封良娣,召集两个儿子一起商议事情。

赵世崇见阿爹表情凝重,忍不住先开了口,“阿爹,发生了何事?”

赵书良用手敲了敲桌子,“老二,你说给你大哥听。”

赵世简简单说了下,赵世崇也惊喜道,“这可是个好东西,弟妹果真有本事。”

赵书良沉默了一会,叹了口气,“老二,这东西,咱们还是送给你岳父吧。”

赵世简说道,“阿爹,儿子也是这么想得。这是惠民的好物件,咱们若留着,不免被人说唯利是图,送给岳父,借宫里娘娘的手呈上去,咱们家也能得个好名声。”

赵书良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过几天,你岳母要去宫里,咱们要赶在这前头把东西送过去。”

肖氏进宫的前一天,赵书良早早从衙门里回来了。回来后,他立即打发两个小厮,去现买了些礼,点心、茶叶、布匹,杂七杂八的,其中有好几坛子酒,因东西太多,赵书良索性雇了辆骡车,全装了上去。

灰扑扑的纺线车混在一堆礼物中,谁也没发现。

赵书良带着小儿子夫妇二人,一个丫头和小厮都没带,一起去了李家。三人到李家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李穆川还没回来。

肖氏见赵家一下子来了三个人,忙打发李承业招呼赵书良父子,自己带着李姝去了内院。

严氏抱着孩子,跟李姝打了招呼。大哥儿已经能稳稳地竖起头了 ,李姝摸摸他的小手,逗了他一会儿。严氏想着小姑子回来,定然想和婆母说些私房话,坐了一会儿后,就自己带着孩子回了东厢房。

严氏刚走,肖氏问李姝,“今儿来是有什么事情?”

李姝笑了,“听说阿娘明儿要进宫,我来看看阿娘。顺道,给阿娘带了个好东西,想请阿娘转交给大姐姐。”

肖氏奇道,“是什么好东西?你大姐姐什么好东西没有呢,我都不敢随意给她准备东西,怕不合规矩。”

李姝回答肖氏,“阿娘放心,我这个礼物,大姐姐定然喜欢。”

说罢,李姝把自己做纺线车的事儿详细告诉了肖氏。

肖氏连连惊叹,“那年你跟我说这个事儿,我还说你异想天开,没想到真能做出来?若知道能成,早些就该做了。”

李姝摇头,“阿娘,早得了,咱们家也护不住,顶多被人给个几两银子就打发了。”

肖氏想想,点了点头,“你说的也对,等你阿爹回来,咱们再商议。”

李姝又说了自己的意思,低声说道,“阿娘,我听说圣上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就想把这个送给大姐姐。等以后,若是,若是殿下再进一步,大姐姐一来有两个女儿,二来有这个好玩意,也能正经做一宫主位。”

肖氏叹口气,“谁说不是呢,眼下虽说你大姐姐封了良娣。等以后,你阿爹官位低,你大姐姐没有儿子,太子妃娘娘自然是正位中宫,咱们若一丝力也不出,但说不得她又要屈居平氏之下了。”

李姝沉默了半晌,“阿娘莫要想太多,咱们已经尽力了。”

李穆川下衙回来后,迎接他的居然是赵家父子。

两亲家相互见了礼,到书房一起说话。

赵书良言简意赅,把事情都说清楚了。

李穆川沉默了半晌,向赵书良拱拱手,“亲家高义,多少人得了好东西,都是想着换取些好处。亲家能把这东西献给朝廷,这是惠及民生的大功德。亲家放心,明儿我家太太进宫,我定让她把这事儿说给娘娘听,让娘娘定夺。”

赵书良也拱手,“还是亲家养的好女儿,能想出这样奇巧的好东西。”

李穆川哈哈笑,摸摸胡须,“定是女婿帮着一起做的,全指望姝娘,说不得要半途而废。”

那边厢,李姝还在和肖氏说话。

“阿娘明儿去东宫,有人带阿娘一起去吗?”

肖氏回答道,“前儿来的内侍,说明儿早上有人来接应,我只管按着规矩来,总是错不了的。”

李姝想了想,建议肖氏,“阿娘去了宫里,除了引路的人,不能随便跟着人走。宫里规矩大,阿娘人生地不熟的,若是不小心走岔了路就不好了。”

肖氏笑了,“放心吧,我定然不多说一句,不多行一步。”

李姝还想再和肖氏说说进宫的事儿,那边赵书良就叫回家。

肖氏忙带着李姝去了前院。

肖氏问道,“亲家,如何不吃了夜饭再走?”

赵书良拱手道,“弟妹明儿要进宫,定然要多准备准备,我们就先回去,回头让二郎媳妇再回来也是一样的。”

肖氏不好再挽留,让丫头赶紧把家里的点心带一些,让他们三人路上吃。

门外的车夫还在等着,李承业忙抢着付了来回的车资。赵世简把李姝扶上车,然后请赵书良进去。

赵书良看了看狭小的车厢,吩咐赵世简,“老二也到车里去,我坐前面。”

赵世简本来想说让赵书良坐车里,但想想公爹和儿媳妇一起坐车里也不太合适,就没有客气,自己进去了,并嘱咐车夫稳妥赶车。

赵家人走后,李穆川草草吃过晚饭,夫妻二人一起回房间说私房话。

李穆川嘱咐肖氏,“见了娘娘,让她不要担心家里,文家那边也不用担心,我预备给文家兄长寻个差事,让他有份事情做,没时间吃酒。”

肖氏笑道,“官人想得周到,我前儿才听说,翠娘有了身子了。我明儿告诉娘娘,文家也算有后了。以后刘姐姐坟前,也有人烧纸上香。”

李穆川叹了口气,若说敏良娣对文家还有什么留恋,那就是她的生母刘氏了。

刘氏早逝,又没有儿子。这么多年,坟茔孤苦,连个上香的人都没有。自她进宫后,肖氏主动打发李承业每年去给刘氏扫墓,敏良娣心里清楚,故而时常有赏赐给李家。

李穆川又道,“纺线车的事情,如实禀告娘娘,让她定夺。若有赏赐,直接给姝娘,咱们不昧下她的功劳。”

肖氏笑了,“不消官人吩咐,姝娘是我女儿,我还能不疼她,自然都是给她的。”

两口子说了一会子话,一起歇下。

第二日天还没亮,肖氏就起床了。在叶妈妈和严氏的帮助下,肖氏穿上了六品安人的大礼服。自封了诰命后,肖氏头一回进宫。她只是个六品安人,封诰命时,都不需要进宫谢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