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霑儿快回来。”只听得一个太太的声音传来,曹霑却依旧拉着我,到了众人面前才松了手,向前朝刚才那妇人打了个千:“娘,这两个姐姐比不得别的,只消一眼就能辨出绝非泥潭中人。”
我鼓起勇气,想到先下手为强,便缓缓抬头对着面前的太太们做了万福:“给老太太、太太、小姐们请安了。”说罢,我依旧垂了头。
“倒是个伶俐的孩子!”老太太夸道,旁边的人赶忙出声附和,“再走近些,人老了,眼不中用。”
“老太太,给您眼镜。”身旁的小女孩从身边丫头递过来的眼镜盒里拿出眼镜亲手给她戴上,喜得老太太连口夸道:“还是芸儿懂事。”
我拉住如春的手,走到她跟前,只见她身后的一位年轻媳妇笑着走过来拉住我的手细细打量了一番,将我拽到榻前,笑道:“我看啊,这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物,老祖宗您看,这丫头面善得很,将来必有大福。这如今又沾着您的喜气,将来必得寻个非贵即富的人家!哈哈。”
“就你话多”,老太太喜得眉开眼笑,“这是我们府上出了名的辣泼主儿静丫头,偏偏还起个这么文绉绉的名儿。”
我不禁也咧开嘴轻笑,这位兴许就是泼辣的凤姐吧,倒真是长了一张颇为精明的脸。
“怪不得霑儿老嚷嚷着你们来,果然是两个好丫头,只是没父母的,怪可怜,若是生在富贵人家必定是个人物。”老太太又拉过如春细细打量着叹气道。
看她那般神情,我不禁微微皱了眉头,刚想说些什么,那被称作静哥儿的少妇堆着满面的笑拉起我的手,对老太太开解道:“老祖宗的慈悲心肠呐,又开始滔滔不绝了,这两个女孩子既如今这般承老太太喜欢,那也是他们的福气,比起那寻不着的双亲,也算是强上个万倍了。”
她说的倒也的确在理了,我叉手做福说道:“谢过老太太厚爱,少奶奶说的是,况且,生在这世上,是长成凤凰还是喜鹊,倒都是看自己的造化了。殊不知那句人命由天,富贵由我。”我说罢,依旧垂了头,只等众女眷们发话,是赏是罚便在此时了。
“富贵由我?倒也正是这个理儿!当初祖上爷随**太宗征战四海,又承蒙圣祖爷恩典,方做了人上人,外人看来只觉得咱们曹家是命好,却没人晓得你们祖爷爷身上有多少伤疤,又多少次险些死在疆外。”老太太说完,赞许地看我:“我时时刻刻嘱咐我的这些子孙们,万万不可忘本。静哥儿,去拿过来那虾须镯。”
众人皆唏嘘不已,待静哥儿取回镯子时,老太太拉住我的手臂,亲手将那镯子替我戴好。
“若是赏你些俗物,那就是我忒看不起你了,这玉钏本是福平郡王王妃赏的,今日将它给你,也算是不白费我的一番情意了。”老太太说完,放开我的手,对着那玉珠使了个眼色。
那玉珠果然又拿了一串麝香楠木手串来给了如春。
我们两个慌忙做福谢恩。
“姑娘们就请回吧,还不要辜负了主子们的一番美意。”玉珠对着我们俩笑道。
“是。”我同如春又做了万福,才辞退出来,刚出来就听得里面闹哄哄的,也听不真切,外面早有等候的小丫头,见我们出来,便领着我们往回走。
我摸着腕上的玉镯,内心不禁喜悦。我扭头与如春默契的相视一笑,明日就是中秋了,也许这便是我的一个转折点罢,从此怕是要直上云霄了。
第11章 进京
“姐姐你又在显摆什么呢?你快看看我的。”如春说着,喜滋滋的拽开袖口,露出皓腕上的翡翠镯子,冲我打趣道。
我披上大绒蓑衣整了整袖口,走到半敞的窗处慢慢坐下,斜眼瞅着她,那日中秋晚宴之后,曹家上下着实满意,连着曹頫,老太太众人的赏赐,班里面还真没少赚。下来歇场时,曹霑偷偷儿地过来找我们,当着我的面给如春一个翡翠镯子,还说这也是福平郡王王妃赏的,他是个男儿身,用不着这样的手饰,给了如春也可以留个念想。
想到这儿,我忍俊不禁:“谁显摆?明明是你提及的,不就是曹公子给你个翡翠镯子嘛,我的还是老太太给的呢。”
“那可不一样,老太太是长辈,那属于赏赐,公子给的叫做礼物,明白不?”如春毫不示弱。
哈哈,我笑出声来,这丫头莫不是心里有了曹霑?天天左一句右一句的挂在嘴边,我摇摇头向外看去,已经十一月份了,自中秋从曹府回来后,班主便谢绝了所有的请辞,开始了漫长而又短暂的规划。
不如说我们又要启程了,这次便是去往那北京城。
我轻轻眯起眼来,那个都城,等待我的定是数不清的惊喜。爷爷,阿苧一定会完成你的夙愿的。
到了年末,一切才算是妥当,除夕一大早儿,大家伙便齐聚在堂屋里,每个人摩拳擦掌的十分兴奋。
“趁着过年的热闹劲儿,咱们好好休整下,只待一开春儿便出发,到了京城,那就是天子脚下,到时候进宫里还不是铁定了的?”班主话毕,大家纷纷响应称好。
接着又简单的说了路线,竟是要走水路,清代的京杭大运河与现代定是大有不同,我内心早已是按捺不住的要跳跃起来了,只盼着春天快点来到。
围着一起吃了炸糕,才散了席,虽说要带走的大物件都收拾妥当了,自己杂七杂八的东西毕竟还得花点儿时间收拾。搬家真真是个麻烦事儿。
转眼到了元宵节,前些日子的暴风雪把我们全都堵在了屋里,今日的天气倒还不错,屋顶化了的雪水连成一串沿着瓦当流成了小号瀑布。一直忍到了傍晚,班主才对我们宣布解放,毕竟都是些十四、五岁的少年人,听得此令,欢呼着簇拥而出。
元宵节又名灯节,大街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虽是冷了些,却抵不过这万分热闹。我们几人刚开始还拥着一起走,过了会儿一回头,身后就只剩如玉了,还有我一直紧紧拉着怕丢了的如春。
一阵凉风吹来,我赶紧掖了掖身上的夹袄,将竖领又往上拉了拉。兴奋地看着四周,入眼的是各式各样的彩灯,入耳的尽是鞭炮声,街两旁的商贩们卖命的扯着嗓子叫卖自家的彩灯。
“姑娘,买一个吧,这都是王记的制灯啊,您瞧瞧,有这福星祝寿的纱灯,吊灯,还有玉猴抱桃,金鸡起舞,姑娘买一个博个彩头?”见我们靠近,一个卖灯的小伙子忙冲我们推销。
“那就买一个。”不等我跟如春说什么,如玉已经掏出了几枚铜板扔给了那小贩。
“成嘞!这几个灯,您随便挑。”小贩接过钱,更加殷勤。
“我就不要了,如春选一个吧。”我看着如春渴求的眼神,大方地说道。她开心的冲我一笑,挑了个八角彩灯,拿在手里,回头对我们笑道:“谢谢哥哥姐姐!”
看着如春欢喜地在前面跳着走,我也忍不住开心起来。如玉看我一眼,也跟着走上去,看着他们俩的背影,又是这样热闹的元夕,我很自然地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那首词是我最爱的一首,胜过易安跟容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我看了眼不计其数的彩灯;宝马雕车香满路,我又看了一眼身旁形形色色的人群;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我听着近处传来的叫好声,器乐声;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我凝视着眼前的两个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挑着嘴角,向前面的人追去。
你们就是我的太阳,是我曾经活在这个世上的所有证明。
“喂!你们快来,前面有舞龙啊!快点啊。”如春举起一只手招呼我们,我跟如玉忙跑了过去,果然,挤开人群只见当中一行汉子正在舞着手里的龙灯,举着彩珠的那人身形敏捷,不断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赢得人群一阵阵的叫好。
我们三个挤在一起,踮着脚看舞龙,看到好处,也跟着连连拍手叫好。我不经意地将视线投向远处,却发现天上赫然多了几盏孔明灯,我突然思忖,何不自己也去放一个?
想到这儿,我对那二人说道:“咱们也去放个孔明灯避避邪,如何?”如春听了连连叫好,如玉也颇为同意。商量好后,三人又挤出人群,朝商贩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