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现在特别希望老天爷能够听到她内心的呼唤,然后结果就是希望多大失望就多大,这个小手机就如同一只濒临死亡的小鸟连挣扎都没有挣扎就这样惨死在她的手掌心里。就在她郁郁寡欢不得不选择暂时放下悲伤的时候,她的母后大人懒悠悠的声音的从卧室传了出来
“安安,你收拾好了没有?不要迟到哈早饭楼下解决”
苏予安略带忧伤的语气回复:“知道了妈妈”。
她看着手里的手机低下头安抚了一番小手机。
“小家伙,姐姐我先去上学了回来再看你。”
然后放进自己的抽屉,关门离去。
第2章 顾家姐弟
西街某四合小院里的卧室里,精致的木色书桌的笔记本电脑旁,一双干净修长的手停在键盘上,电脑屏幕上的QQ界面并没有收到回应,顾为宁的手指点着桌面。听见顾月在门外喊道:“为宁,你能快点么?我赶时间的。”
顾为宁合上电脑随手拎起书包走了出去。一出门就看到原本赶时间的自家亲姐顾月正悠闲地坐在顾家老院的老枣树下面的藤椅上喝着早茶吃着小点心,顺便跷着高跟鞋。真是一点没看出来着急的意思
顾月嘴巴里嚼着小油条,涂的鲜红的指甲夹着一块小饼干问他:“吃不吃?”
顾为宁冷淡的看了眼自己的亲姐:“你不是着急么?”
顾月收回了自己的小饼干,往上一抛,小饼干顺利的到了自己的嘴巴里:“着急也得吃过饭啊,你到底要不要吃?这可是刘阿姨一大早起来做的,爷爷叮嘱让你吃了在走的。”
顾为宁听了往顾爷爷的屋里瞅了一眼,刻意放小了声音。
“爷爷早就起来了,刚运动完回屋歇汗去了”顾月说
顾为宁实在对这个姐姐拿不出来一副好面相,再次认真的说:“走吧,我赶时间。”
顾月拍了拍手里的油条渣渣,优雅的擦了擦嘴说:“走,你说走就走,不过你确定不在考虑考虑?”
顾为宁压根就不想搭理,当先出了门,顾月刚要走,就被身后的顾老太爷叫住
“小月。“
“爷爷“
顾老太爷拄着刻着龙头的拐棍,笑着劝解着:“小宁这孩子心性沉稳,他要留下来就留下来吧你也别多说他,我老了,就想在这安心养养老,他在这也好照顾我。”
顾月一听就知道这又是给顾为宁说情,只好耐着性子跟自己爷爷解释
“合着我还要跟您老在做做思想工作, 您说说从我回国这几天天天都在耍嘴皮子,嘴皮子都磨破了,你们一老一小有一个听的么?”
顾老太爷知道自己这个孙女是个极具西方主义思想的文艺女青年,也是个极为能钻牛角尖的主儿,笑着说:“小月啊,你这个脾气秉性和你爸爸真是一模一样,但是呢有些事你不能这么较劲儿,小宁喜欢留在国内就让他留在这,现在不是过去的出国热啦,国家现在正在发展需要这些有志青年啊。“
顾月皱着眉头打断了老人的话:“爷爷,你这些都是老思想了,国外的教育就目前来说是胜过国内的,也是为宁打小就和你一块什么都听您的,那我爸我妈也是为了他好,好不容易等他初中毕业在接你们走,谁知道他偏又考到县里还非得拉着您一块留下,我现在拿着我爸我妈的命令当圣旨,您老的话我又不能不听,愁的我啊。“
顾老太爷拄着拐杖,假意啐了一口:“小小年纪有什么可愁的,这事不着急,你先送为宁去学校,我去和你爹谈谈,那些年你们一家三口去国外打拼,我和你奶奶也没拦着,生了你不回国我也没强求,好不容易等小宁出生,怕照顾不好我这才让你们给送回来,你问问你爹妈,你奶奶照顾小宁到6岁就撒手了,我一手带大的这孩子,十多年也没见过几面,你说他愿意走吗?“
“可是爷爷……。“顾月也没办法,她始终觉得爷爷太过溺爱顾为宁,她非常不赞同这种教育方式。还想继续和爷爷讲道理,顾老太爷装作有些疲累的样子,摆了摆手,略微严肃了些说:”行了,你在我身边待的少,不听我的我也没有办法,就让他在丰县读完高中再说,我这个身体能不能撑个三年还不知道,我在走了,他也就能回去了,赶紧送他去学校吧。“
顾老爷子说完溜达着回屋了,只留下屋檐下面挂着的八哥叫的欢快,见着顾老太爷到了跟前,八哥叫着“爷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老爷子点了点八哥:“就你嘴甜。”
顾月无奈的摇摇头,出了大门上了车,看见顾为宁闭着眼睛坐在副驾驶上假寐。顾月知道他不想和自己说话,也不愿意找不自在一脚踩了油门,车子渐渐远去。
一边还在沉浸于悲伤中的苏予安失落走出小区门口,鼻子耸动着,熟悉的香味阵阵传入她的嗅觉神经,是张大爷的水煎包还是牛叔的杭州小笼包,还是新来的肉夹馍或者是那对小夫妻的烧饼夹菜,苏予安摇摇头“都不是,一定是……”顺着目光看过去,一眼就看到了不起眼处的煎饼小摊位然后奔着那个摊位就过去了,嘴里喊着“赵大妈,我来了。“
苏予安道了声早安:“赵大妈早啊。“
赵大妈刚把锅热上,调好面糊,准备好煎饼摊的东西,一抬头就看见苏予安出现在眼前。赵大妈笑着问:“小安啊,今天怎么起得这么早?“随后一拍脑门“对喽今天该开学了吧?“
苏予安乖巧的点点头:“恭喜大妈答对了。“
赵大妈感慨着:“哎呀这日子可真快一转眼你都上了高中了,都是大姑娘了,我这里的煎饼你都从初中吃到高中咯。“
苏予安甜甜的一笑:“以后还要接着吃呢,大妈,今天给我摊一个加两个蛋的不加葱不加香菜不要辣椒的大煎饼”。
“好嘞”。
苏予安一边等着一边和赵大妈搭着话:“大妈,赵叔叔还没回来么?”说完她就看见赵大妈手一顿,也就知道人一定没回来。
要说这赵大妈是从小看着苏予安长大的,这种认识和吃是分不开的,虽然苏绣的厨艺不输给米其林三星级大厨,但是架不住人性的懒惰。苏予安倒是没随了自己妈的惰性,但是也没自己妈的手艺。
所以苏予安从初中起为了营养跟得上,必小须吃早饭,自从吃过一次赵大妈的煎饼之后基本上早饭只有不吃和煎饼。因为同住一个小区的赵大妈那会下岗,又没什么学历,就试着摆摊卖煎饼,那会又正好是苏予安初中的时候,正愁着早饭没地解决,于是苏予安成为了她的第一个客人。
苏绣本来是不赞同苏予安吃这街边摊的,但是赵大妈的摊位干净,做的花样也多,就连面糊都出了好几种,有黑米的有菠菜的还有紫薯的,口味也新奇,馋的苏予安不行,苏绣拦着苏予安吃煎饼,赵大妈就说了:“大妹子,你先别说不让孩子吃,我做的饼可干净了我做一个你尝尝再说。”
说完手利索极了,煎了两煎饼果子给母女两个,等苏绣吃完,赵大妈的死忠粉除了苏予安,又多了一个她的母上大人。
苏予安和赵大妈聊不到家庭等大事方面,但是苏绣就不同了,天生一张好嘴,于是苏予安就从苏绣嘴里听说了。
赵大妈很早以前就没了丈夫,自己辛辛苦苦的把儿子养大还送出了国,但是自从儿子出国就再也没有回过家。连赵大妈下岗都没问一句,自己悄悄的在美国结了婚还生了孩子,赵大妈知道的时候孩子都不小了。
她每天除了摊煎饼,就是盼着儿子回来,后来听说有了孙子就辛辛苦苦的攒钱,打算着将来等儿子带着孙子回来给孙子花,所以苏予安才会问赵大妈。
其实苏予安也猜想过那种不如意的情况,但是她也愿意相信赵大妈所说的她的儿子一定会回来。果然赵大妈高兴地回答:“他工作忙没时间回来,但是昨个给打了电话的,说是等工作稳定了就从纽约回来看我。”
苏予安看着赵大妈忽闪的眼神,点点头,她想告诉赵大妈也许这个儿子真不值得她如此想念,但是有时候有希望不是一件坏事,她知道赵大妈一定在很多个孤单的夜里偷偷的哭泣,她这个时候只能把宽慰的话换成祝福或是一种希望
“嗯,等赵叔叔回来就能接您去美国一家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