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宫女以后+番外(369)

“皇后疯了,镇国公也疯了不成?镇国公他……他……”

“他与太子有仇。”和顺道。

常寿当然知道镇国公与太子有仇,还是那种血海深仇。

当年杜姑娘挥剑自刎而死,死的不能说不惨烈。

但杜姑娘之死,也不能全怪太子殿下。

先皇后在世时,是很喜欢杜姑娘,并有意让太子殿下纳杜姑娘为太子妃。

但这门婚事并未最终敲定,就算所有人都认定杜姑娘就是未来的太子妃,杜姑娘自己也认定她来日一定会嫁给太子,可没有那红纸金字立下的婚约,一切就都不算数。

所以后来太子殿下钟情于何家千金,与其结为夫妻,并不算辜负了杜姑娘。

事后,陛下为安抚杜姑娘,亲自为杜姑娘指了一门极好的婚事。

要知道,那平王家的小世子,不仅是皇亲贵胄身份高贵,还是个模样俊俏,且才华横溢的大才子。

杜姑娘嫁给平王世子,也不算委屈。

谁知那杜姑娘性子实在刚烈,知自己此生已无缘与太子结发,竟然就挥剑自刎了。

镇国公统共就杜姑娘这一个宝贝孙女,从小到大都眼珠子似的护着疼着。

不难想象,杜姑娘之死,给镇国公这个祖父造成了怎样深重的伤痛。

当年,得知杜姑娘含恨自尽的消息以后,太子殿下曾屈尊纡贵,亲自登门祭拜杜姑娘,并向镇国公致歉。

镇国公红口白牙,当着一众人等的面亲口说过,说此事不怪太子殿下。

谁知镇国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竟然与皇后合谋要害死太子殿下……

“顺儿,你刚说皇后差人秘密送到镇国公府的那封密函,是用古羌国文字写的?”常寿问。

和顺点头,“没错。”

常寿知镇国公杜泫在解甲归田之前,曾镇守北关二十余年。

当年诛灭羌国的那场大战,便是由镇国公坐镇指挥的。

镇国公懂得古羌国的文字并不奇怪,倒是皇后……

“皇后懂古羌国的文字?那信是皇后亲手所书?”常寿又问和顺。

和顺答:“信是越姑姑写的,也是越姑姑差人送的。”

听了和顺这句解释,常寿不但没觉得豁然开朗,反而感到更加疑惑。

一个幽居深宫的老姑姑,竟然懂得外邦的文字,这实在太可疑了。

而此刻,已经渐渐冷静下来的楚恬和张北游也意识到了这点。

第333章

“之前, 我只顾着查皇后及其娘家人的动向,到忘了查查她身边那些人的底细。回头可得命人好好查查,尤其要查清那越氏的来历。”楚恬道。

张北游感慨,“谁能想到平日待人那般温柔和气的皇后, 竟是个阴险狡诈,心狠手辣的毒妇。老实说,这些事儿若非经殿下, 太子殿下,以及王总管三方共同查证,我是断然不肯相信。这可真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呐。”

别瞧楚恬如今说起这些,一派沉稳淡定, 殊不知当初, 当他得知从前那许多事,皆是当今皇后秦氏所为时,内心受到了多大的震动。

他还清楚记得先皇后还在世时, 那时还是顺嫔的秦氏, 常常陪伴先皇后左右,从来都是一副低眉顺眼,温驯无比的样子。

谁能想到秦氏那绵羊般的外表之下, 竟藏着一颗狼子野心。

除了惊讶于秦氏的表里不一以外,楚恬还很为他五哥担心。

他可以肯定, 秦氏的所作所为, 他五哥全不知情。

可即便如此, 待来日秦氏所犯罪行被一一揭发出来以后, 他五哥身为秦氏之子,也必然会受到连累。

就像当年他四哥,深受其母萧贵妃的连累一般。

一众兄弟中,有四哥一个悲剧就够了,他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五哥变成第二个四哥。

楚恬早已决定,待他回宫以后,一定要与他二哥好好合计合计,无论如何也要保全他五哥。

这事儿倒不是太急,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先解决安定侯周堃。

他绝不能由得周堃与皇后,与镇国公连成一气,设计对他二哥不利。

楚恬想着,再次语气坚决的对张北游说:“我一定要去冀州见安定侯。”

张北游依然不肯松口,“太子殿下和云栖姑娘都在等着殿下平安回去呢。”

“我知道。”楚恬神情泰然,眼中丝毫不见动摇之色,“所以我才更要往冀州去一趟,否则,我是得到了一时的平安,二哥和云栖他们却必将失去平安,陷入危险之中。”

张北游很了解楚恬,知楚恬性子犟。

只要是自己拿定主意的事,就绝不会轻易妥协。

楚恬既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冀州见安定侯。

那么任他如何阻拦,甚至老脸不要,躺在地上撒泼打滚也无济于事。

白费口舌而已。

“五日。”张北游艰难道,“若五日之后你不回来,我便不在此处等你。我会快马加鞭的赶回皇宫,与太子殿下一道带人杀去冀州找你。”

闻言,楚恬淡淡一笑,故作轻松的打趣一句,“没想到咱们未来的太医院院使张大人,不但才高八斗,满腹经纶,有为百官之首,一国丞相的才能,竟还威武勇猛,果敢彪悍,是块将才。”

张北游这边却并未将楚恬之言当是玩笑话,心道:做大将军呀,本太医也不是不能啊。

弃医从武什么的,单是想想都觉得十分豪迈。

到时候他一身盔甲护身,随的他家老爷子用称药的戥子,还是切药的铡刀往他身上招呼,他都能毫发无伤。

如此想来,当个大将军是真心不错。

他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楚恬了解张北游,就如张北游了解他。

楚恬毫不费力的就能猜到,此刻张北游心里在想什么。

安安分分的当个太医不好吗?

为何总是想着弃医从这个,从那个呢?

罢了罢了,随便什么丞相大将军,只要张北游不再拦着他去冀州就好。

只是此番他秘密转道去冀州,少说也要耽误五六日的行程。

也就说,他至少也要推迟五日才能回宫。

一想到又要让云栖多等他五日,楚恬心里就难受得很。

但转念一想,这五日的分别,换来的将是他们来日更好更安稳的在一起,楚恬心里便好受了些。

楚恬和张北游正各自走着神,并未真去烧热水的常寿与和顺,一人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酒酿圆子进了屋。

见桌上那两碗酒酿圆子都没动,常寿可怜巴巴的说:“还以为殿下和张太医都吃光了,才又盛了两碗过来。您二位看在奴才做的还算用心的份上,就赏个脸,趁热吃上几口吧。”

楚恬闻言,微微点头,示意常寿跟和顺把东西端过来放下。

二人赶忙上前,将满满两碗酒酿圆子,轻轻放在了桌上。

见常寿与和顺头上肩上都落了雪,楚恬立刻取来巾帕,要帮二人掸去身上的落雪。

常寿与和顺二人习惯了他们殿下的体贴,却并不舍得劳动他们殿下,连忙接过巾帕,自个收拾起来。

楚恬晓得常寿与和顺两人方才出去,并不是去烧热水的,待看着两人将身上的落雪掸干净以后,楚恬便问常寿,“和顺可将整件事都与你说清楚了?”

楚恬知和顺不善言辞,想着若和顺没把事情给常寿讲明白,他就再给常寿讲一遍。

谁知常寿却很干脆的答:“回殿下,和顺讲得可清楚。”

啊?真的吗?

楚恬迟疑,问常寿,“那你告诉我,你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常寿答:“奴才要留守在这处驿站,与张太医一同掩护殿下。对外称殿下忽染风寒,需留在此处卧床静养几日。绝不让任何人知道殿下并未生病,而是带着和顺秘密转道去冀州,见安定侯。”

常寿的回答完全正确,看来和顺还真把整件事给常寿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楚恬先是用颇为赞赏的目光望了和顺一眼,才对常寿说:“常寿,你一定要好好从旁协助张太医,辛苦你了。”

“是。”常寿连忙应下,“此去冀州凶险万分,殿下您一定要多加保重,平安回来。”

“好。”楚恬冲常寿温浅一笑,又低头望了望桌上那四碗酒酿圆子,“这么多酒酿圆子,我和北游哪里吃得完,你和和顺两个也一起吃吧。”

常寿得了这话,只管将最满的那碗酒酿圆子端起来奉到楚恬手中,又将第二满的那碗奉给张北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