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荣华(25)

作者:千秋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此刻听刘氏这样说,婧绮冷了一路的脸才算有了点笑意,回道:“大嫂布置的,我肯定喜欢。”

刘氏笑着点了点头。

婧怡却嘟着嘴道:“别的倒也罢了,我屋里要一直插着花的……大嫂不如将那只钧窑出的冰裂纹白玉插瓶赏了我罢。”

刘氏闻言,呵呵笑出了声:“怡姐儿都长成水灵灵的大姑娘了,怎么还惦记着嫂子库房里那点子东西?好好好,回头你到我那里拿去。”

婧怡眉开眼笑道:“谢谢嫂子!”

刘氏便去刮她的鼻子。

倒把婧绮晾在了一遍,她的面色不禁便难看起来。

正当此时,却听一个娇柔的声音道:“老爷,不如咱们进去再说罢,晨起的风凉,您和两位姑娘旅途劳顿,若再受了风寒,便不好了。”

陈庭峰正和儿子说着话,闻言转过头来,却见是原本站在一旁的毛氏开的口。见他看过来,毛氏抿嘴一笑,迅速低下头去,露出的半截细白脖颈和耳朵却泛起了一层淡淡的粉红色。

陈庭峰的目光就凝在了那层粉红上。

婧绮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嫌恶地转开了目光,婧怡却似毫无所觉,拉着刘氏的手对陈庭峰道:“父亲,我们进去罢。”

陈庭峰回过神来,轻咳一声,点头道:“嗯。”

于是众人一道进府,刘氏领着婧绮、婧怡自去收拾屋子,陈庭峰和陈彦华则往书房叙话。

原来春闱已于前几日结束,今年陈彦华也下了场的,如今只在家等着发榜……他自觉考得还算过得去,便将主考官是何许人、出的什么考题,自己又做得怎样文章细细说与父亲听了。

陈庭峰沉吟了半晌,摇头道:“沉稳有余、新意不足,今年主考你们的李大人我是知道的,他的文章一贯辞藻华丽,于文采上很有些讲究的。你这般中规中矩的文章,又是陈词老调,只怕入不得他的眼。”

说得陈彦华满脸通红,呐呐道:“是儿子过于自满了,明日起便开始闭门读书。”

陈庭峰摇头笑道:“那倒也不必,等放榜看了结果再说。你也不要成日躲在家中闭门造车。须知道,晓天下局势、通人情世故,而后胸中自有丘壑,写起文章来也就言之有物,再加以文采修饰,功夫便也到家了。当然,读书仍是第一要紧,决不可本末倒置。此外,即便此番名落孙山,你也不可灰心丧气,而应吸取教训,更加发愤,以备下次春闱,才不枉为父对你的期许。”

陈谚华闻言肃然起敬,遂垂手恭敬应道:“父亲教训的是,儿子谨记。”

陈庭峰满意地点头。

陈谚华想了想,又低声道:“父亲,还有一件事……您在信中提到的那个王旭,儿子遇上了,他也下了场。想来与大妹妹退婚后便快马赶来了京城,”顿一顿,见陈庭峰并无表示,又接着道,“他文章做得怎样儿子不得而知,但其为人十分长袖善舞,说话行事又光风霁月,与好多世家子弟都走得极近。”

陈庭峰闻言,嗤笑一声:“如此贫寒出身,以为那些公子哥当真瞧他在眼里么,不过是……”看了眼儿子,没有再说下去,只道,“以后见了他只管躲开,不要与他深交。”

陈彦华忙应了“是”。

陈庭峰又问道:“你姑母那头可有什么话说?”

“姑母早两日便差人来问过了,昨儿儿子出城前,已派人往江府报信。”

陈庭峰点头道:“明儿一早,让你媳妇带着两个姐儿去向她们姑母请安,”顿了顿,又道,“年轻姑娘家不懂事,母亲又不在身边,你媳妇是长嫂,她们两个的衣着穿戴、行为处事就多顾着些。”

陈彦华忙答应:“是,儿子会嘱咐她的。”

……

……

刘氏派了丫鬟来帮婧怡收拾降龙,碧玉自然没能从里面找到那只金项圈,不过她一向机灵又沉稳,已敏感地觉察到事有蹊跷,并未在其他下人面前提什么项圈,与婧怡独处时也只是问:“姑娘可有什么心事?”

见婧怡只是沉默不语,便再没追问其他,只把自己当个锯了嘴的葫芦。

于是,回京城的第一夜,婧怡睡的并不安稳。

第二日晨起时,眼下便青了一片,刘氏见了直皱眉,连声问可是屋子收拾得不妥当。

婧怡微笑道:“一切都好,只是三年没睡,竟有些认床了,这才走了困,拿粉略遮一遮也就是了。”

刘氏便亲自取了粉盒来与她上妆,散了原本的双螺髻,重新梳了个小小的飞仙髻。戴了一支赤金花钗并一朵蜜蜡花,又打量她穿着。

只见她上身一件杏色绣云纹斜襟小袄,配水绿色洒花百褶裙,虽不十分出挑,倒也清新可人,心下暗暗点头,遂不再说什么。

又过片刻,婧绮也袅袅婷婷地来了,一件鹅黄色绣百蝶穿花对襟小袄,配紫色月华裙,俏脸略施脂粉,更兼描眉画眼,连十根纤纤玉指都细细涂了蔻丹,看着更比平日娇艳了三分……自从陈庭松过世,婧绮还从未如此隆重打扮过,可见她有何等重视今日的江府之行。

刘氏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她一番,赞道:“昨儿事忙,都没顾得上细看,几年不见,大妹妹都出落成一等一的美人儿了!往日妹妹实在太素净了些,就该这样打扮才是呢,”

婧绮闻言微微一笑,道:“大嫂知道妹妹的,我平日里有时间只想着多读几本书,从不肯多费心思在穿衣打扮上。不过咱们今日是去姑母家做客,衣着穿戴若不得体,岂不是叫姑母失了颜面。”说着,斜眼打量婧怡的穿着,嘴角一撇,刚想说话,忽然念及退婚之事,喉头一哽,硬生生把话给咽了回去。

她与王旭退婚之事,陈庭峰早已下令不许府中众人外传,京城这边只告诉了陈彦华,也是为了叫他防备王家人的为难,便是刘氏也不知道的。湖州和京城相隔千里,消息闭塞,京城的陈府甚至都不知道她定过亲,更何况外人。那王家想必也不会将被女方退婚这等丑事宣扬出去,因此婧绮在湖州已变得狼藉的名声在京城倒又全回来了。

不过,这世上没有包得住火的纸,婧绮这些时日面上虽一如往常,心中到底惶恐,对婧怡更是多有忌惮……这小妮子是最知道始末的,还是得多多避着她,以免与她产生冲突,那小妮子疯将起来,把她的事给抖落出去。

还是得尽快嫁入江府,到那时自不必再畏惧王家,便是有些风言风语传出来,陈、江两家为了颜面,也会为她遮掩……因此,恨嫁之心又多了十分。

婧怡瞧她面色变化,早将她心中所想料了个八分,不禁暗笑……就怕你不着急。想着便朝婧绮挑衅地做了个鬼脸。

刘氏又哪里知道她们心中的弯弯绕绕,只当是女孩儿家爱美比俏,并未往心里去。见一切收拾妥当,便领了两姐妹,上车往江府去了。

第23章 江府 中

江家虽不是世代簪缨的公侯世家,但自开明七年,今上钦点江泽为金科状元,又赐了他与丰阳郡主的婚事,其圣眷便日益隆重,今已官拜从一品户部尚书。更听闻今上与他私交甚笃,江府大门前高悬的那方“尚书府”的金漆匾额便是御笔亲书。

陈家马车经过江府大门时,婧怡挑开车帘,正瞧见那块匾额,不禁有些出神……如果姑母是真心想与自家结亲,她放弃嫁入如此高门的机会,是否真的绝无后悔?

正想着,马车已过了江府正门,又驶片刻,到一角门前,早有婆子等在那里,替了陈家的车夫,将马车直赶到二门前,才将刘氏、婧绮、婧怡三个请下了马车。

便有个衣着颇为体面的管事妈妈上来笑迎:“咱们夫人成日里嘴里心里地念叨,就等着大奶奶来呢。”却原来是陈锦如身边的李妈妈。

刘氏笑道:“我这心里也一直想来给姑母请安,只是她老人家一向事忙,做晚辈的怎好总来叨扰?”

李妈妈便眉花眼笑地摇手:“哎呦,您是咱们三夫人的娘家人,怎么还说这种见外的话,”又看着婧绮与婧怡道,“这是两位表姑娘吧,三年不见,都出落成天仙样人物了,老奴瞧着都移不开眼睛!”顿了顿,眯了起眼睛:“这样好人才,不知要便宜哪家的爷。”

刘氏本正笑着,听得李妈妈说出这种话来,面上神情便有些淡,并不接她的话,只道:“咱们还是快些走罢,可不敢叫姑母等久了。”

上一篇:梧桐寂寂卿无语下一篇:待君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