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呆考科举(197)

作者:凉故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额?什么是山海经?什么是涅石?“杨布铭觉着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这山海经三字好大气,为何自己就没有看见过呢?

谢锦秀这才回过来神,自己一不小心把前世的书籍说了出来,他赶忙补救:”不过就是一杂书尔,哪里够的上让师兄等关注的,不提也罢!“

谢锦秀摆手,就招呼附近的杂役,让收拢这些煤炭,打算往城中自己府里送去。

“不可啊,不可!”有那杂役看着谢锦秀想要用这些东西,吓得跪在了地上,“这些东西有毒啊,曾经有人看着这个东西在山中燃起来过,就想着取暖,不想一家都被毒死了!”

那个杂役看起来年纪有些大,脸上的惊恐一看就不是装出来的。

”啊?有毒?那万万不可用!“杨布铭听了,也赶忙帮着拦着谢锦秀:”清鱼贤弟,这哪里是宝,明明就是毒,你肯定看的书有问题,怪不得愚兄没有听过!“

听着杨布铭的话,谢锦秀想要扶额,不过看着诚惶诚恐的杂役,他也知道对方是一片好心。

”此物杂质,燃烧如果不通风,不把它烧出来的气味放出去,确实容易中毒,不过小弟自有办法!老丈,就按着我的意思,先运送一牛车入府。“谢锦秀的态度很坚决,杂役看着谢锦秀不会放弃这个想法,只能无奈的叹息着让自己带队的杂役们装车。

而杨布铭则是想起来自己等人跟着谢锦秀吃的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那时想着有毒的,后来也吃起来十分的美味,就连那泊来的超辣之物,也做成了火锅,想来这次谢锦秀也是想要变废为宝,或者化腐朽为神奇。

煤炭还是被谢锦秀运了回来,□□有效,杨布铭的小组自然是继续爆破山体,只是,有这个黑宝之地的地方,都要避开,谢锦秀也怕里面有烟气,造成恶劣的爆炸,伤及这些人的性命。

煤炭能用的地方很多,尤其是想要把煤炭利用起来,铁匠处,就很有必要。

铁匠看着更快速把铁制品熔炼后,更是惊了,要知道现在的武器或者农具多以铜或者铁木等制作,现在黑宝出现,那些铁矿石的熔炼更快速了许多。

煤炉,烟囱,煤球机子,煤球夹子,一样样的在谢锦秀指挥下,随行的铁匠就制作了出来。

“抽空再打制几个大铁锅!”谢锦秀把图纸给铁匠后,就来到自家后院,开始在小厨房那边,把煤炉子建造起来。

而谢家云则是带着谢锦秀给的秘方在制作煤球晒干,一日过后,谢锦秀让烧火的丫头开始点着了这个煤炉,铁匠那边打制的水壶也送了过去。

可能是煤炭的质量比较好,似乎是无烟煤一样,没有多少意味,炉子很快的烧着,而过了不过一盏茶的时间,那水壶里面的水便咕咕的烧开了。

”好东西啊!”烧火丫头开心的叫了起来,要知道在厨房里面,这烧火丫头是最忙的,主人要用水,她就要及时的烧,看着这个煤炉子,还有那里面的蜂窝煤球,不用想,她都知道换一下,似乎还能用很久,这样她守在灶边的时间就少了许多,最主要的是她不用像守在灶边那么热了。

“此物要是用在北方,真是神器!”谢家云有些感慨,既能取暖又能烧水。

等看着这煤球能够烧很久后,谢家云真的是面红耳赤了。

”三叔,听闻北地大雪,少木炭!“谢家云说到这里就看向了谢锦秀,其中的未竟之语不要太明显。

“看来你和王掌柜他们没有少学投机之事!”谢锦秀面上含笑的在厅中坐下,看着谢家云遣了仆从出去。

“此利国利民之事,哪里是投机呢,三叔,京城百姓缺少煤炭,便会饥寒难过,木炭那么贵,可是伤民,再者丰城王府花销其大,三叔的长史也做的心累身累,侄儿也想给三叔想想办法。”谢家云说的诚恳,倒是让谢锦秀欣慰不少。

”等爹娘他们过来再说吧,此事还得从长计议,你且问问京城所来商贾,木炭伤民几何?“谢锦秀抿了口茶,心里盘算着。

第170章

京城之中,武帝看着手中的奏报,眉头皱的紧紧的,让刘大监的身子更加恭谨了许多。

“百姓生活弥艰啊!”武帝自认在自己的治下,政治清明,国力蒸蒸日上,可是一场诡异的寒流似乎就让百姓的日子捉襟见肘起来。

奏报中有暗子走访,京中实情,可谓是让武帝心中忧虑。此时京城之中,木炭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反而有逐渐攀升之势,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今年的冬季天气似乎有些极端,一夜之间,寒流出现,直接让京中的气温低了很多。

天气寒冷,达官贵人还好些,他们有貂皮,有毛货,更是手中钱粮多,也可多准备木炭,而普通百姓,大多数能勉强温饱,当用于取暖的木炭价格高起来的时候,又需要给家人添加保暖衣物,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是这个开支对于古宋京城的小老百姓来说,并不容易。

京城居不易,并不是简单说说的,物价高,就是显著的一点。

金木零自从进入了冬季,似乎有些畏寒,空中飘荡的雪花,让他想起来伊人相伴的时候,眼角有些湿润,但是身边的小太监,还是催促了下。

“太孙殿下,养身殿到了!”

贴身小太监,自然知道这个时候不适合打扰殿下,但是要是让人知道太孙殿下在养身殿外垂泪,肯定是更是了不得的大事。

“孤,知道了!”

金木零带着鼻音,回着小太监,武帝制人以严,太孙待人以宽,这样的太孙殿下,在朝堂中很得大臣们的心,就连养身殿的太监宫女,都十分的喜爱这位殿下。

“孤来给皇爷爷请安!”金木零对着养身殿外的守殿太监说着。

守殿太监连忙作揖:“殿下,稍等。”

守殿太监连忙夹着浮尘,一路的小碎步,跑进了殿内,上报太孙殿下过来请安。

听着殿外的问候,刘大监抬起来头,看着武帝还在沉思着,不由得低声提醒到:“陛下,太孙殿下,过来请安!”

连续三声后,武帝才抬起来头,然后看着刘大监:“奥?宣!”

武帝心中的想法无人知道,各王就番之后的密报几乎三天一份,都放在武帝的暗箱中,如今在各位朝臣看来,武帝属意太孙殿下登基,已经是十拿九稳,就连礼亲王府,已经隐隐有太子之势。

欲传太孙,必传太子,毕竟古宋一朝还没有太孙直接登基的先例。

“孙儿给皇爷爷请安!”金木零一进养身殿,就赶忙伏地跪倒,比之前没有外跑之时,谦卑恭敬了很多,爷孙之间似乎少了些温情,多了几分的恭敬。

“起来吧!外面天寒,怎么不多睡片刻?”武帝看看天色,手中的奏报是下了朝便送了过来,而太孙一贯是步行前来请安,少不得至少走了一盏茶的功夫,而这收拾停当,吃早餐的时间,算起来,金木零也是应该天微亮时就醒来。

“皇爷爷日夜操劳,孙儿不能给皇爷爷分忧,但是也应该孝恭,皇爷爷可是有什么心事?”作为被武帝带大的孙子,金木零十分的了解武帝,看着武帝的面容,就知道武帝应该有心事。

武帝听了金木零的关心,眼睛微微的收了一下,眯了一下:“给太孙个手炉。木零,你是太孙,你可知现在京城木炭,价几何?”

武帝看着金木零的手似乎有些红,心中到底还是爱惜这个孙子,便让刘大监给金木零一个手炉,然后才有两分想要考教金木零的心思。

“额!”金木零愣住了,要知道,宫中的碳例有各宫的首领太监去负责,而金木零一直还在学习,倒是不曾想到木炭价格这一样。

“孙儿,孙儿不知!”金木零脸上有些羞赧的说着。

武帝眼中的温情,一点点的淡了下去,口中嗯了一声:“这不怪你,你毕竟也是在宫中学习。书读的如何?”

金木零听到这个问话松了一口气,毕竟自己踏踏实实的读书,几个陪读翰林都觉着自己读的不错。

“师傅说孙儿进度还可!”金木零拱手说到。

“不用紧张,坐吧!要说有什么心事,就是这木炭价格越来越高,朕担忧寻常百姓如何度过寒冬。”武帝说着就看向了以前想要悉心培养的继承人。

寻常百姓若何,作为太孙,即使跟着莫无泪出宫的金木零,都不曾操心过,他是一个追求自我自由的人,如果再入樊笼,虽然面上恭谨,也不无想要给心中挚爱寻个公道的想法,他需要坐在这个位置上,要不然爱人就会失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