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嫌弃房玉玲太招人了。
将来她儿子可是不能在家,这么招人,那要是守不住给他儿子戴了有颜色的帽子可咋整?
房玉玲落选连长未婚妻(咋听着像选妃似的呢),不知道抽了什么疯,来找了林大魁好几次。
林大魁现在听到房玉玲的声音,那腿就软的走不动道。“这声音太好听了,真甜,哪像咱家小曼,像谁欠了她钱似的,瞧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
林小曼回忆起这一幕,就对这个“精虫上脑”的哥哥鄙视的不得了。
可是那姑娘和林大魁出去了好几次就是不表态,被他问急了就说家里不同意,他又拿不出彩礼钱,要是真跟了他还得土里刨食一辈子。
林大魁急坏了,可他又没什么能耐,急得一晚上嘴角就起了个大泡。
还以为这事要完,可峰回路转,前几天房玉玲提出,要是他能去城里当个工人,那她家里肯定会同意她嫁给他。
林大魁一听就傻眼了。
还是那句话,他要有那本事,还能等到现在没搂上媳妇抱上孩子?
可希望虽然渺茫,但未必没有啊!林大魁这几天就转着磨磨琢磨怎么能进城当工人这事呢!
林母听到姑娘问,叹了口气说道:“你哥魔怔了,一心想进城。那城里是那么好进的?这不,又跑到亮子家去了。”
她知道亮子,是他们家前趟房的邻居,和他哥从小就玩得好。不过,亮子自己也是农民,找他有啥用?
看小曼一脸迷糊,林母给她解释道:“亮子大姑家的表哥的表哥,在县里陶瓷厂当工人。”
林小曼听的牙都疼。
这亲戚拐弯拐的可真是。
她仔细回想了下房玉玲那姑娘,漂亮的像朵花似的,要说能干也挺能干的,农村姑娘哪怕再娇养该会的都得会,要不将来嫁进婆家怕被人家嫌弃。
“我哥真看好玉玲了?”都是一个村的,二人又一个年纪,小时候也在一起玩过,她对房玉玲也很熟悉。
不过那姑娘早早辍学不念了,而林小曼学习好,小学毕业读初中,要不是家里实在供不起,她其实还可以接着念高中的。她念书越多,就和村子里般大般的孩子接触越少,当然心气也就越高,所以和以前的朋友、小姐妹的,来往都少了许多。
第四章 包子父母
说白了就是原主心高气傲看不上村子里的那些人了。
“唉!可不是咋的。要说玉玲那孩子是真漂亮,也聪明会来事儿。可咱家没钱,她家里肯定不能同意。她家条件比咱家好不了多少,她还有俩弟弟等着娶媳妇呢!”
林家一家子都是厚道人,也没什么坏心眼,看人都看人家的长处好处。
所以林小曼那暂时的婆婆的担忧,在林母眼里那是不存在的。
当然,在几十年后回来的林小曼眼里,爱美爱说笑,走到哪也不能算毛病啊!
对于她哥没看好的女人,和她哥喜欢的房玉玲之间,林小曼当然觉得,还是得她哥自己喜欢才行。
“妈你也别犯愁,不是说只要咱家能拿出八百块钱就行吗?”
林母听她这口气,更愁了,“你这孩子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这挣钱多难啊。别说八百,咱们家现在就连五十块都拿不出……算了,不说这个了,妈慢慢先给他看着别的姑娘,等玉玲家里给她订了亲,你哥就死心了。”
林小曼记忆里这个哥哥对她还是挺不错的。
他喜欢房玉玲,人家对他也有点意思,那她就帮着这个哥哥想想办法把人娶回来好了。
至于说这姑娘家提的条件,林小曼没放在心上。
这年代都穷,姑娘养这么大,还不准人家提些条件?
不是等会,刚才她说什么?五十块钱家里都没有?
“不对呀?”林小曼狐疑地看着她妈,“我订亲的时候,他们家不是给了二百块钱的彩礼钱吗?”
对滴!
她那个会算计想得多的未来婆婆,在她和房玉玲之间比来比去,一个要二百一个要八百,人家当然选择二百块钱又看着安全还有文化的她了呀!
林母脸色有些难看,还有些觉得对不起姑娘的不好意思,唉声叹气道:“这不是你爸前年摔断了腿看病还欠你二叔三叔他们钱吗?你订亲之后的第二天,他们就来家里要,不给就不走……”
她有些不敢抬头看自家姑娘,声音越来越小,“你爸那人你还不知道他啊,拉不下脸来,长了一脸磨不开的肉,这不,那钱就还你俩叔了。”
实际上是怕闹大了传出去让亲家知道了没脸。
林小曼努力调出订亲那些日子的记忆来,她订亲的时候,那个连长正在军校学习,根本没有回家。
怪不得说退亲就退亲,感情这是桩包办婚姻啊!感情从一开始人家就没把她放在眼里啊!
不对,现在重点不是这个。
“那啥,我记得,我爸摔断腿不是因为给我二叔家盖房子上梁才摔断的吗?他们家不应该给掏医药费吗?”她记忆里隐隐约约有印象,但不知道是不是换了芯子,反正最近这一年半年的印象还挺深,可再远的就记得不是太清楚了。
林母张了张嘴,最后叹了口气,无奈地道:“给啥给啊,人家还嫌你爸在人家上梁的好日子摔断腿是给人家添晦气呢!”
所以说,帮了忙把腿摔断,医药费还得自己承担?还得听人家埋怨的怪话?
这对老实巴交的夫妻俩哟!
怪不得女儿被退亲什么话都没有,只能灰溜溜的带着儿女远迁他乡。
林小曼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过了好一会,林母端了碗正想去煮鸡蛋,林小曼开口了,“妈,我想进城去看看。”只有进城才有机会挣到钱。她对这年代不太熟悉,能做啥营生也不了解,所以想去看一看。
林母有些惊讶的回头,“进城?你进城干啥去?”
“我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干的,我觉得要有机会,让我哥进城务工也不错。总比种地挣得多吧!”穷则思变,不改变就要永远受穷。
“不行。”林母二话不说就拒绝了,“你婆婆说了,要找人帮你找个小学代课老师的工作,你去找啥机会找啊!再说了,你城里谁也不认识,就要招人的话人家也不能招你们啊?”
林母根本没意识到,她不是要找工作,而是要找挣钱的生意。
林小曼有些惊讶,“代课老师?”这可是原主不知道的事。
林母有些得意,“可不,要不说你公公婆婆都是敞亮人。当初你奶奶他们还说闲话,不满意人家只给了二百块钱的彩礼,嫌给少了。幸亏我没听他们的,咱们家又不是卖姑娘。看看,现在怎么样?那工作你婆婆要是给你办下来了,你一辈子都不用愁了,不比给那些钱强!”
林小曼沉默。
等到结婚以后,随军到部队上,人家给安排工作,以她的学历当个小学代课老师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
也就这对老实巴交的父母觉得这家是厚道人。
不要她有一句话说得对,那要六百和八百彩礼钱的,在当时真的有卖姑娘的嫌疑。
可给二百,却也有些少了。
林小曼不觉自己是先入为主,对自己那未婚夫一家喜欢不起来,反正听到这家人做得事,她丝毫没感到幸运和荣幸。
“离小学开学还有大半个月呢,我先进城看看再说。”原主就是个倔强的姑娘,林小曼现在使出性子,她那对老实的包子父母对此丝毫没有办法。
林母中午饭的时候和老实巴交的男人说起来,林父用她以前上学写作业的本子卷了根烟,抽了一半才说:“那就让她去一趟吧!让大魁跟着,出不了什么事啊!”
“不是怕她出事,是怕亲家知道了不愿意。”林母低声道:“那边可说了,就是看她老实不爱出门才聘的她,这要是……”
男人又抽了两口说:“她是不爱出门,可也不能一次门都不出吧!再说,小曼这倔劲上来,谁能管得了她?她要去你就让她去。那挣钱是那么容易的?她看过了也就死心了。”
林母嘟囔,“可去一趟要不少钱呢。”
“去县里,早上坐车,下午就回来了,再烙几张饼给她们带着,用不了多少钱。”林父抽完最后一口,“她好像还是小时候去过县里,让她去吧,以后嫁了人,想出去也不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