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说过一生一世一双人,否则宁可终生一人,皇上那么多女人……
“方大人,你怎么了?”
晚书等了许久,见方宴一直发呆,也不知在想什么,开口问道。
方宴回过神,回道:“没,没事了,”然后看到一旁的小橘子有些碍眼,又对他道:“皇上那边需要人伺候,你快去吧。”
小橘子应了一声,担心苏泺的伤,飞快出去了。
晚书感觉方宴有心事,待小橘子出去后,才追问方宴:“你怎么了?”
方宴口不对心的回道:“我在想刺客的事,不知道今夜会不会平静?”
晚书松了口气,还以为出什么大事了呢。
说到刺客,这也是晚书最担忧的,现在敌人在明,他们在暗,总归是要小心些。
当即接道:“刺客这事我也觉得蹊跷,这些人一早就混在御林军中,分明是早有预谋。究竟会是谁想要皇上的命?”
看晚书认真思索,方宴也没了心思继续猜测苏泺和晚书之间的事,跟着认真分析起来。
“程实。”
方宴小声道。
晚书点头,“我想也是他,不过你想想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对他有何好处?左右也不过是个尚书,他不会有这么大能耐。”
“那你是怀疑丞相姜云。”
晚书摇头,提醒道:“姜云背后给他撑腰的。”
“你是说……”
方言没说出来,不过看口型晚书已经看懂了。
她点头。
方宴吓一跳,这是他从没想过的事。太后一向宠着皇上,对他如亲生儿子一般,怎么可能?
看方宴的眼神,晚书知道他挺惊讶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她亲眼见到太后对苏泺的防备和监视,以及知道太后与姜云之间的那点猫腻,她也不会想到太后。
第127章 宫门一入无由出
“那眼下怎么办?”
方宴再也淡定不了,心里慌乱如麻。
皇上身上还有伤,如果再如昨夜一般来一场恶战,剩下的御林军恐怕是抵挡不住的。
晚书想了想,“我倒是有个主意,可是不知道皇上那边能否同意?”
看到晚书有办法,方宴眼中击起了一丝希望,“什么主意?我去说服皇上。”
晚书道:“眼下我和皇上都中了毒,这毒能使人昏迷久睡,知道我们毒已经解了没几人,就算知道了,也可以说再复发。只要保证没人打扰我们,我和皇上可以偷偷跟上程实,查找证据。”
听晚书说完,方宴不淡定了。
刚刚还说要去说服皇上,哪知晚书出的主意是要和皇上独处,这个主意他万万不能答应,而且要说服晚书不能这么做。
一来是为二人安危着想,二来是让晚书和皇上单独行动,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甚至方宴还狭隘的问道:“你喜欢上皇上了?”
晚书正想着如何说服苏泺,还有如何调查程实,毕竟苏泺有伤,行动有些不便。
冷不丁的被方宴问这么一句,她惊道:“啊?”
方宴也知是自己心急了,忙转移话题,“不行,此行太危险了,你和皇上若是遇上刺客怎么办?”
“就算要找证据,要查程实,也可以慢慢来。跟踪程实的事,我去。”
晚书看着方宴,发现自己忽然有些不认识他了。
方宴原来挺聪明一人,如今怎么变榆木脑袋了,皇上身边突然少了一个人,还是个朝廷命官,谁都会起疑心好吗。
“你不能去,这事只能偷偷调查,否则打草惊蛇就不好了。”
方宴闷着脸,不语。
见方宴有些生气,晚书也不想再过多跟他解释,直言赶人:“不早了,早点回去歇着吧,此事明日再议。”
方宴还想说些什么,最后看到晚书已经别过头不理他,只好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晚书看着被方宴轻轻掩上的门,闭上眼睛静了一会,才继续翻着医书。
她现在不只要找治疫病的,还要找出自己所中之毒与之前中的有何关联。
不知翻了多久,晚书眼睛有些发酸,她将书合上,揉揉眼睛,起身准备吹灭油灯。
刚俯下身子,就看到一个黑影从门外闪过,这身影好像是冲着苏泺房间去的。
“抓刺客……”
顾不得披好外套,穿上鞋子,晚书三步并两步跑了出去,却见廊上空空如也。
难道自己看错了,晚书揉了揉眼睛,再看,除了守夜的御林军外,什么人都没有。
有御林军看到晚书的叫喊声,冲过啦问道:“梁大人,怎么了?”
“刚刚有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
御林军一脸茫然,摇摇头,“没看到。”
“那可能是我看错了,你们下去吧。”
关好门,晚书又躺回了床上。
她盯着门外又看了会,确定没有人影走动,才闭上眼睛安心睡去。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晚书就起来了。
一晚上,迷迷澄澄的也没睡踏实,总觉得会有刺客突然闯进来。
伸了个懒腰,晚书就起来了,她准备出去外面买些常用药材带着。
原本想着太医院已经把药都备齐了,随时需要去取就行,哪知竟被程实全带走了。
也不知苏泺和方宴起了没,她出去看了看。
出门看到守在苏泺门口的小橘子,晚书问道:“皇上起了没?”
小橘子回道:“还没。”
“我出去买些药材备着,皇上起了,记得给他伤口上药。”
看到小橘子点头,晚书转身走了。
经过方宴房门口时,晚书停顿了下,里面也没什么声响,她便下楼出去了。
相较客栈的寂静无声,门外的早市却热闹多了。
晚书摸了摸瘪瘪的肚皮,在客栈不远处的一个面馆落了座,要了一碗阳春面。
等面的间隙,她双眼东张西望的将周围打量了一番。
镇子不大,这一眼望去,隐约能看到街头高高矗立的城楼。
面馆不大,桌子也摆得比较拥挤,晚书边吃面,边听到了邻桌两人的谈话。
其中一个络腮大汉,吸溜了一大口面,感觉都没怎么嚼就吞下去了。
急着跟坐他对面的同伴说道:“快快快,一会城门就要开了,咱们快走。”
同伴也同样着急,端起面碗一顿吸溜,三五口一碗面就下了肚。
这么烫的面,晚书不禁看了看自己才刚吃了一口的面,再看看隔壁已经空空如也的两个碗。
再往远了看,街道上也有人带着包袱,小跑着往城门口去了。
晚书好奇,逮住前来收拾桌子的跑堂小哥:“这位小哥,城门那是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小哥往外看了一眼,笑道:“客官是外地来的吧?听说昨日有几个京城来的大官住进了城里,最近多有难民逃到这里,县太爷怕他们冲撞了官爷,便下令今日卯时三刻关城门,不让人再进出城。”
昨日来的大官,不正是他们一行吗。
昨晚进城的,今早才下令关城门,这县太爷是不是有毛病?
晚书故意再问:“城里来了大官做什么呀?怎么还不许百姓进出了?”
跑堂的道:“听说是朝廷派来赈灾的,可却在这儿吃吃喝喝,一点也没赈灾的意思。否则,你看看那边墙角下的难民,都没人管。”
晚书顺着跑堂小哥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几个穿着破烂,满脸泥垢的人在那。
哭过的人都绕着道走,完全没有要帮助的心,甚至有黑心肠的路过,还朝他们吐唾沫。
晚书有些不忍,吩咐跑堂的,“哎,小哥,他们也怪可怜的,你帮我给他们送几碗面过去吧,这是银两。”
跑堂小哥看着那一大锭银子,眼睛亮了,对晚书点头哈腰,道:“公子真是好人,他们有福了。”
晚书没搭理他,这种是非不分,听风就是雨的人,不值得。
明明他们一行人昨晚才到,还有两个重伤的,哪一下子就能管到那么多事。
还有,既然县太爷知道皇上来了此地,不来迎接,不来汇报灾民情况就算了,还下令关什么城门。
这不是变相的给皇上抹黑吗?这事一定也是有人在背后搞鬼,否则他一个小小的九品芝麻官怎敢如此懈怠?
心里想着这事,面不吃了,药也不买了,晚书憋了一肚子回去了。
回到客栈,刚好看到小橘子在指挥着御林军搬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