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君飙演技(159)

一番慷慨陈词出于小娘子之口,让人更为震憾。

在场的忠臣良将无不红了眼圈,定远侯带头为梁桢求情,平日里交好的见家也纷纷表态。

大皇子权衡片刻,上前道:“父皇,依儿臣所见,就算要验身,也不必在这大庭广众之下。梁大将军今日动了肝火,不如先让他回家歇息,明日再请御医前去诊治可好?”

二皇子急了,“你倒是会做好人,若是他跑了怎么办?”

“你以为堂堂一国之将会是宵宵之辈吗?就算他能跑得,梁家几房妇孺如何跑?”大皇子淡淡道。

每次怼完二皇子他自己也会觉得十分憋屈,他很难接受自己的对手是这样一个草包。

殿中有片刻的安静。

官家眯眼看着梁桢,心内左右权衡,他的一念之差,会让梁桢的境遇千差万别。

终于,他抚了抚座旁的龙首,说:“那便依穆王所言罢。”

轻飘飘一句话,叫秦莞和梁桢双双松了口气。

至少还有一晚,他们可以好好想想对策。

顶着周遭明里暗里打量的目光,两个人相携着出了宝津楼。看着碧波荡漾的池水,秦莞不由叹了口气。

犹记得那年端午,也是在这阁楼之上,皇家父母一番笑谈便定下了她的姻缘。

秦莞很难想象,倘若救她的不是梁桢,而是真的梁大将军,或者不是梁大将军,而是别的兵士,甚至乡野粗汉,嘉仪公主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是不是也会逼她下嫁?

皇权啊,呵!

***

明日御医就会前来,一直来的还有二皇子。

这天晚上,丹明宇乔装潜入将军府,亲自帮梁桢易了容,又用药水涂黑了全身。然而并没有多大用。

经验老道的御医可以根据骨相判断一个人的年龄,二十岁的梁桢和四十岁的梁大将军到底不同。

黑子一边帮梁桢收拾一边唉声叹气:“干脆连夜跑路算了,免得受这鸟气!”

大海瞅了梁桢一眼,道:“若舍得跑早跑了,哪里用得着拖到现在?”

丹明宇出了个损招,“不然我给你一瓶迷药,你趁着那俩御医不注意烀到他们脸上,甚至他们犯迷糊换了四十岁的人进来……”

还没说完就遭了三对白眼。

门外传来一阵响动,众人心头一凛,大海和黑子下意识抽出腰间的短刀。

只有梁桢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压下他们的手,说:“无妨。”

书架缓缓从两边分开,露出后面娇美的小娘子。大海二人这才放松下来,梁桢已经告诉过他们,秦莞知道了。

“还是被大娘子找到了。”梁桢笑。

“机关不太难,我小时候就玩过。”秦莞莲步轻移,缓缓而入。

“我该叫你表嫂,还是姑母?”丹明宇笑嘻嘻地开着玩笑。

秦莞俏脸一红,没接他的话。

梁桢瞪了丹明宇一眼,揽着秦莞坐下。

一对璧人,单是坐在那里不说话也能让人感觉到脉脉的情谊。大海三人酸得不行,嘻嘻哈哈地离开了。

密室中只剩下梁桢和秦莞。

秦莞是来献计的,“明天若是应付不过去,那么只有一个法子,明着威胁。你可知明日来的是哪两位医官,可能寻到他们的把柄?”

梁桢不由笑了,“想到一块去了。医官的把柄没有,二皇子的错处一大把。”

秦莞一愣,“二皇子也来?”

梁桢笑笑,“幸好他来。”

若换成别人,还真不一定有现成的把柄让他拿捏。至于二皇子,梁桢盯了他两年多,手上多的是他排除异己、走私谋利的证据,倘若明日的查验露了馅,就借此威胁二皇子,让他出面遮掩。

只是,一旦如此,对方手里也就有了他的把柄。

秦莞轻叹一声:“却也没更好的法子了,除非天上掉下个惊雷,把龙亭给劈了。”

说这话时,她怎么都没想到,那个“惊雷”正在来的路上。

作者有话要说:啊~~倍速看剧好还是不好呢?

第108章 18、出征

秦莞和梁桢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怎么都没想到会突然发生意外——

边疆急报, 夏军突袭延安府, 连夺数座城池,如今正向河中府进发, 再往东就是河南府、汴京城!

以西北军的实力, 本不该如此不堪一击, 怪就怪梁桦只顾着义气之争与其余将领不和, 偏偏自己又没那个本事, 接连指挥失误,这才叫夏军钻了空子。

梁桦弃城而逃, 如今不知下落。

驻守晋州的苏将军连夜发来急报,言明唯有梁家父子方能扳回败局。

苏将军是安国长公主的驸马、御史中丞苏大人的族弟,是官家最信任的武将, 他说的话官家一个字都不会怀疑。

情势危急,官家没心思再去计较梁家那点子事, 哆嗦着手亲下圣旨,让梁桢父子连夜出发,与西北军会合, 不杀退敌军不得回京。

轰隆一声惊雷,把秦莞和梁桢生生镇住。

起初他们甚至怀疑是不是有诈, 直到大海拿着西北的飞鸽传书突至,才终于确定,这是真的。

梁桢闭了闭眼,缓缓说:“就算官家百般算计, 我却不能弃西北将士于不顾,更不能眼睁睁看着边关生灵涂炭,莞莞,我……”

我只能对不起你。

京中的一切,只能留你独自承担了。

梁桢看着秦莞,喉咙仿佛哽着一团棉花,后面的话怎么也无法说出口。

秦莞摇摇头,说:“不必多说,我也出自武将之家,我知道武将该担的责任,我也知道你是怎样的人。”

谁叫我喜欢的就是心怀天下的大英雄呢!

秦莞努力绽开一抹轻松的笑,眼中却控制不住地涌上泪花。

梁桢也红了眼圈。

他使劲抱住心爱的小娘子,亲了一下,又亲了一下,用了好大的毅力才放开她,转身出门。

秦莞顿了顿,抬脚追出去,“将——桢、桢哥儿,大将军他……有可能真的遭遇了不测,你要小心提防。”

梁桢怔了一下,轻轻点头,“我知道了。”

秦莞突然有点难受,不知道这个时候告诉他这个消息是对是错。

梁桢捏了捏她的脸,逗她,“我都要走了,就不能叫声‘桢哥哥’听听?”

“等你回来,我叫一百声。”秦莞看向他的眼睛,神情认真。

梁桢勾唇,“好。”

他再次转身,秦莞紧追两步。

“我等你回来!”

“……好。”

梁桢没有回头,却哑了嗓音。

这一夜,不知多少人无法入眠。

夏人的军队在这个夏夜背井离乡,向中原冲杀,不知其中有多少人惦念着家中老母,有多少人舍不得娇妻稚儿?

龙亭之上,年迈的君王颓然地坐在龙椅上,似睡非睡,昏昏沉沉,一会儿仿佛听到了城池失守,一会儿仿佛又收到边关捷报。

他不由回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原本只想做个守成的仁君,可眼下,就连这个“成”都守不住了吗?

梁桢跪别梁老夫人,连夜带着黑子和大海轻装出城,接下来必是几个日夜的奔波,连口水都要骑在马上喝。

秦莞坐在床上,本是要睡的,只是身边突然没了人,怎么都睡不踏实。

她起身撤了遮挡在木床和矮榻之间的屏风,又把梁桢的披风裹在身上,就这样闻着他的味道静静地坐到了天亮。

天亮了,还有许多事做。

京城议论纷纷,府中更是人心惶惶。

梁桦弃城而逃,不知所踪,崔氏日日啼哭,惹得梁老夫人也伤心地病倒了。

秦莞心里时时惦记着梁桢,也祈祷着真正的梁大将军平安无事,只是当着下人的面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更加用心的看好这个家。

哪怕为了梁桢,她也会把将军府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捷报很快传入京城,夏军被阻在晋州城下,梁大将军及时赶到,带领西北军杀了个回马枪,一鼓作气将夏赶到庆州城。

双方都在等机会,决一死战。

流言是从七月初传开的。

有人说梁大将军战死了,也有人说梁桢战死了,还有人说梁大将军投敌了,夏人的国书送到京城,官家气得病倒了。

说得有鼻子有眼,就像亲眼看到似的。

只是朝廷没有确切的消息,梁栋往西北递了无数信件都没有回音,仿佛坐实了传言。

孟冬十五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