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君飙演技(106)

秦莞略略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想来贤妃这次让三皇子来侯府,除了保下萧氏母女之外,或许还藏了更险恶的心思,比如逼定远侯发怒,定他个不敬君上的罪名。

那个小黄门八成就是贤妃说动官家派来的,是官家的“眼睛”。

想到这里,秦莞不由生出一身冷汗,幸好那小黄门是贾内侍的人,而贾内侍又与梁大将军交好,不然的话,秦家今日可能真要遭殃了。

秦莞越来越觉得,上一世秦耀的死、定远侯的伤、梁大将军的死、梁桢“谋反”很有可能跟贤妃脱不开关系。所以,不能大意。

于是,她悄然上前对定远侯说:“伯父,既然如此,便尽快让母亲和二妹妹进宫去吧,别让贤妃娘娘久等。”

定远侯眉头微蹙,“莞儿,你……”

秦莞冲他摇了摇头。

梁桢也轻咳一声,隐晦地提醒他。

定远侯虽不明所以,但还是稳下心神,听从了秦莞的建议。

就这样,萧氏和秦萱被放了出来。

秦莞原以为秦萱会嚣张地炫耀一番,没想到她竟然表现得十分得体。

秦萱不仅没露出丝毫得意的神色,反而当着家人的面戚戚哀哀地哭了一通,并诚诚恳恳地对秦莞道了歉。

萧氏也是一脸愧疚,直说自己教女无方,今后定当谨言慎行,再不做任何出格的事。

秦昌当即心软了,不仅没怪她们,还好生宽慰了一番。

就这样,萧氏和秦萱上了马车,进宫去了。

秦茉回了永安伯府。

秦莞和梁桢留下来同定远侯商议对策。

定远侯从他们口中知道了小黄门的身份,也知道了贤妃的计策和官家的态度。虽心内不忿,最终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采纳了秦莞的建议。

——萧氏短时间之内不能休,至少不能大张旗鼓地休;秦萱的亲事也不能退,只能暂时拖着。

对于秦莞来说,这样的决定不是软弱,而是谨慎行事以及适当的妥协。她不想为了这么两个人惹得官家猜疑,进而搭上整个侯府。

她想着先把这个坑过了,以后想要整治她们有的是机会。

对于这样的结果,全家上下最高兴的就是秦昌,而最窝火的莫过于花小娘。

花小娘从秦昌口中得知了这一决定,生生掰弯了手中的银簪。

彼时,秦昌正在洗脚,等着她递帕子,眼睁睁看着她愣在那里,半晌没有动作,不由冷下声:“想什么呢,叫你都听不见!”

花小娘回过神,娇嗔道:“哎,新打的簪子,不知哪个不长眼的,竟给压弯了!”

说着便摊开手,将那根掰弯的银簪拿给秦昌看。

秦昌瞧了一眼,嗤笑道:“不过一个簪子,也值得你心疼成这样?明日再打一个便是了。”

花小娘软软地偎过去,娇笑道:“奴家就当二郎许给我了,明日我便到金银铺子里去挑!”

“去吧去吧。”秦昌哼道,“你们呀,就喜欢这金金银银的,庸俗!”

“比不得二郎能诗擅画的高雅。”花小娘扯下布巾,殷勤地给秦昌擦脚。

秦昌惬意地眯起眼,摇头晃脑地哼着小曲,没有看到花小娘脸上一闪而过的阴沉。

***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仿佛一夜之间京城中便传起一个令人惊愕的流言——

“定远侯府的二姑娘因嫉恨长姐,竟买通贼人试图烧毁长姐的院子,被发现后还要杀人灭口!”

更让人惊愕的是,这件事并非出自妇人之口,而是在京城官员圈子里传出来的,说得有板有眼,甚至有人见到了贼人的供词。

到后来竟然还传到了官家耳中。

他暗中派人调查了一番,这才知道原来萧氏和秦萱犯下了这样的过错,暗自愧疚了好一会儿。

于是,他让贤妃把萧氏和秦萱送回去,并严令她不许再插手定远侯府的家务事。

贤妃无法,只得照做。

接下来的事异常顺利——

看在三皇子的面子上,萧氏没被休掉,而是移居到那个没人住的偏院,算是变相关押;秦萱彻底坏了名声,徐家主动退亲,定远侯和秦昌允了。

徐家还算地道,退亲之后没有声张,只到官媒司挂了个号,为的是尽快给徐郎君再寻一门好亲事。

饶是如此,京城贵胄圈该知道的还是知道了。

说起来,秦萱在人前的形象一直不错,流言刚传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不大信。如今徐家一退婚,由不得他们不信了。

于是,秦萱也体会到了流言缠身、身败名裂的滋味。比当初的秦莞更甚。

然而她的心态远远比不上秦莞。秦莞始终无愧于心,而秦萱明明是咎由自取,却只会怨天尤人。

她从宫里回来后,关上门,把屋里的东西砸了个稀碎。

“一定是秦莞,是她害我!”

“把我毁了,想来她正在笑吧?”

“反正我是活不成了,她也别想好过!”

“我要去找她,和她同归于尽!”

说着,就要往外冲。

一个丫鬟挡在她面前,和瘦小的身形不搭的是她骇人的气势:“我劝姑娘安心些,外面都是定远侯的亲卫,你要怎么出去?”

秦萱怒道:“难道我就要被关在这里等死吗?”

丫鬟眼中现出一丝讥笑,“姑娘说得未免太过严重了,如我这样的蝼蚁尚能苟且偷生,姑娘堂堂高门贵女,怎么就活不下去了?”

“我的名声都毁了,亲事也黄了,现在整个汴京的人都在笑话我,你叫我怎么活?”秦萱歇斯底里地哭道。

“姑娘忘了娘娘的话吗,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要认输。”

秦萱闻言浑身一震,如抓住救命稻草般紧紧揪着丫鬟的袖子,“贤妃娘娘没放弃我,她还会帮我的,对不对?”

丫鬟轻轻一笑,什么都没说。

秦萱却以为她是默认了,眼中闪过希冀之色,随即便是铺天盖地的愤恨。

——终有一天,她要把今日所受的屈辱一一奉还!

与此同时,花小娘安安稳稳地坐在屋子里,缓缓转动着手上的银簪,娇媚的脸上露出一个满意的笑。

是的,她才是那个始作俑者。

那日她根本没去银楼,而是乔装打扮去了红绡楼。

红绡楼是她当年卖唱的地方,如今管事的是她最好的姐妹。楼中往来的皆是自诩文雅而又没什么大本事,只会谈谈风月、唠唠闲磕的小官。

花小娘稍稍用了些银钱就买通了楼中的歌伎,陪酒卖唱的工夫便把定远侯府的闲话传了出去,那张所谓的“供词”自然是花小娘伪造的,可是谁在乎呢?

花小娘不像秦莞一样顾全大局,更不在意侯府体面,她只想让萧氏母女付出代价。

谁叫她们敢利用她的女儿,利用她!

不久之后,当秦莞查明了真相,最大的感触就是——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混过三教九流的人,他们看似出身低微,却有着所谓“正派人士”永远无法想象的诡谲手段。

***

眼下秦莞正在一方居,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暗自慨叹。

如今,她的心情很难说是喜是忧。

虽然萧氏母女如她所愿受到了惩罚,可是定远侯府也因此受到了牵连。被嘲笑的不止秦萱一个人,而是他们全家,甚至宋丹青和赵攸宁都受到了连累。

这是秦莞无论如何都不想看到的。

这次的事算是给她提了个醒,今日她特意回来是想把自己的东西归整一下,能带走的就带走,不能再白白占着娘家的地方,让某些人心生怨恨,做出伤及侯府体面的事。

秦莞想着,家人越是无条件地宠她、信任她,她越要知趣,不能给亲人添麻烦。

然而,这么多零零碎碎的东西,一时间又不知道应该放去哪里。

有那么一瞬间,秦莞想过要不要带回将军府,只是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虽然她和“梁大将军”相处得不错,然而心底一直有个声音在提醒她,她们不是真正的夫妻,她不属于他,也不属于梁家,终有一天她会离开。

思来想去,秦莞只得把那些零零散散的物件装到箱子里,想着先放到城外的庄子上——就是种木耳的那个。

往外搬东西的时候,她特意挑了个定远侯和秦耀都不在家的时候,免得让他们看见了心里不痛快。

孟冬十五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