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53)

作者: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贾玫这下终于明白,婶娘非常重视这次南行考察,再次躬身应了:“婶娘安心,侄儿一定谨言慎行,绝不会耽搁这次考察之行。”

石梅颔首,又问:“你准备如何去海疆?”

贾玫言道:“侄儿预备装作丝绸贩卖商人,回程再买一些海疆的舶来品,顺便带些土仪回家。”

石梅说道:“如此甚好。不过,做事做全套,既然是贩卖丝绸,索性带上我们家绸缎铺子的二掌柜。

你懂得春耕秋收,只怕买卖丝绸不及他内行。你做掌柜只怕要露馅,索性扮成出门考察生意的东家更为稳妥。”

贾玫闻言十分心折:“婶娘思虑的周到,侄儿领命。”

石梅又吩咐赖嬷嬷:“去叫金大来!”

一时金大前来。

石梅吩咐道:“玫大爷要出远门,你派遣两个好手给他。”

金大应道:“奴婢这就去安排。”

贾玫推辞道:“侄儿带个二掌柜帮衬即可。”

石梅却道:“贩卖贩卖肯定要带护院,且这次出远门责任重大,不容闪失。至于人选,你自己去挑吧。”

石梅这是告诉贾玫,安排人手不是为了监督,真正是为了他的人身安全。

贾玫原本怕靡费。这时却不好再辞。

贾赦贾政要留在金陵参加秋闱,原本石梅还在考虑是提前进京,还是等贾赦贾政一起走。

这下不用为难了。

红薯八月收割,这个时间刚好跟贾赦兄弟的时间相吻合。

石梅决定留在金陵试种番薯,等他兄弟秋闱之后在一起回京。

张氏只是疑惑,再没想到,几个小小的番薯,竟然引起婆婆如此大的反响,竟还特特安排贾玫去福建考察。

张氏因为震惊,就那么傻呆呆的看着石梅发号施令,等那贾玫出门,她才想起来:“哎哟。瞧媳妇这个脑子,竟然忘记给我师兄写信函,这样,玫大爷去了也有个照顾。”

石梅说道:“直说家人贩卖洋货,请他照应,别的莫提。”

石梅倒不怕人争功,只怕画虎不成反类犬。

张氏愣了下却是应了,心里疑窦丛生,小小番薯而已,又不是金银,至于吗?

却是应了。

媳妇跟婆婆再是和蔼也不是母女,说话不能放肆。

石梅看了张氏一眼又道:“这件事情,谁也不要提起!”

张氏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自己父亲也不能提起吗?

她可不是王氏,不明白也不会啰嗦犟嘴。

再者,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再不会违拗,徒惹婆婆生气。

张氏去后,贾敏轻盈的走了进来,挨着石梅坐下,两只眼睛满是好奇:“母亲,那番薯有什么蹊跷不成?”

石梅一笑:“现在还说不好,等贾玫回来才能知道,安心,到时候我会告诉你。”

贾敏脸蛋磨蹭石梅的胳膊撒娇:“透露一点点吗,不然,我今日可是睡不成了!”

石梅被漂亮标致的女儿摇得心里美滋滋的,笑道:“好啦,真是的,多大了,还学琏儿撒娇?

就告诉你吧,可别出去乱说,我有预感,咱们家今后要靠着这番薯吃饭了。”

贾敏眼睛冒着小星星:“娘亲,什么意思啊?”

“就如神农尝百草,从此人们有了治病活命的草药,人们发现棉花,从此无需再忍受寒冷,这个番薯若是广泛推广种植,从此天下无饥民。”

贾敏惊讶极了:“天下无饥民?不是吧,这是多大的功劳啊?”

石梅一笑:“我不说吧,你偏要问,说了又不信了吧?”

贾敏皱鼻子:“您逗我的吧?”

石梅刮刮她的俏鼻子:“可别对人说哟!”

贾敏说道:“我有那么傻吗?肯定不会说呀,若是真的呢,泄露了机密。若是假的呢,人家还不会笑话我们家呢。”

石梅会心一笑,跟聪明人说话一点都不累。

翌日,贾玫带着十两大车的丝绸出发了。

贾玫去了海疆,石梅这边便让赖大金大各自担任下去农庄巡查,顺便解决农庄冬藏还有明年春耕的准备的一些事情。

赖大金大并不知道贾玫为何回家一趟就被派去了海疆,难道是贾玫差事办的不合太太心意,被发配了?

海疆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又是倭寇又是烟瘴。

两人觉得太太能派遣他们视察农庄,就是对他们的信任,可不敢丝毫马虎,免得落得个发配的下场。

故而越发尽心。

自从贾玫离开,石梅也没闲着,她开始在族田里走动,跟田间地头的佃户交谈,询问有关山药蛋的栽培情况。

再有询问农作的栽种时间。

石梅虽然没有种过地,上学的时候也学过农,约莫知道红薯属于藤蔓扦插,也知道红薯比土豆晚一点。

她想知道,种植红薯跟种植山药蛋有没有冲突。

再者,石梅觉得山药蛋跟红薯都是长在土里的东西,两者的栽培技术只怕会有共同性。

然后,石梅被打脸了,也长知识了。

看着像是土豆的山药蛋,原来不是长在土里,而是跟辣椒番茄一样长在藤蔓之上。

而且,山药蛋的产量较低,滋味也差强人意。

农户们一般不会大面积耕种,只会选择贫瘠土地,少量种植。

属于一种聊胜于无的作物。

然后,石梅又去了城外的农庄视察,想要挑选一家小农庄,作为试种基地。

然后,石梅发现,族里十二老对她的一举一动,洞若观火。

亏得这些人因为不知道石梅意欲何为,三三两两上门询问。

石梅这才发现,族里的农田不宜作为试种栽培基地。

荣府对于自家的农庄的掌控力度十分微弱。

农庄里的一切几乎没有隐蔽性。

这个发现让石梅有些意兴阑珊。

这半个月的时间算是白费了。

十月,杜宗元正式受聘荣府坐馆授课。

石梅为了打消大家的疑惑,亲自设计了授课课表。

石梅不干涉先生教授课本的内容,但是,石梅设立作息时间。

按照现代授课时间,七点开始早课。

一旬上课八日,休沐两日。

一月休沐六日。

比其他私塾多了三日的休沐时间。

石梅给出的理由是,孩子们还小呢,耐力有限。等他们将来正式启蒙,在按照国子监的时间作息。

对此,杜宗元可以之至,他正好利用两日的休沐出门访友会文。

十月的头一个休沐日,石梅便亲自带领贾珠贾琏贾敏姑侄们,再有族里的几个伴读的孩子,去农庄田猎。

这一日十月初九。

孩子们在荣府前院集合,等待石梅与贾敏。

石梅带着贾敏,在张氏王氏陪伴下来到前院,蓦的眼前一亮。

好家伙,但见七个孩子穿着统一的服饰,全部身着劲装。

头发收拾得利利索索,缠着武生巾。

手上戴着羊皮护腕,脚上穿着鹿皮靴子,腿上打着绑腿,腰间扎着结实的皮腰带,皮带上挂着羊皮水囊,匕首。肩上肩上挎着弓箭,背上背着箭囊。

贾珠贾琏腰间还多了一个装零食的锦囊。

石梅一看这装扮,顿时乐了:“这时谁收拾的呢,嗯,很不错!”

金大的儿子金山这时出列说道:“回禀太太,是小的准备,太太说要让小爷们进行野外训练,小的按照斥候的装扮给小爷们置办了这一身行头,为主是在山林野外行走利索,也不影响骑马射箭。太太若是觉得不好,小的再给小爷们修改!”

石梅笑道:“这身就好,你办的不错,等下去账房领赏!”

石梅一看这年轻人口称清晰,办事利索,遂问:“你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当差?”

金山说道:“小的名唤金山,现管着府里的门禁。也受大爷之命,陪着两位小爷骑马射箭,练拳习武。”

赖嬷嬷这时说道:“太太不认识他,他是金大的儿子。府里那些看家护院的小子,都是他在管。他媳妇替您管着浆洗房,有个小子几年四岁,八月刚得了丫头。上个月金大还给您送了红蛋,您还赏赐孩子一把长命金锁呢!”

石梅记起来了:“儿女双全,好福气!”

这小子是荣国府护院的头目,掌管荣国府的安全。

金大是战阵上训练出来的斥候,他儿子的武功估计也不错。

石梅说道:“既然是你带领孩子们来习武练剑,一事儿不烦二主,这一次孩子们田猎的安全,也偏劳你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