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260)

作者: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却是贾琏自己觉得考举人困难,这才罢了。

本来他考武举有把握,却是贾琏这个人追求完美。

他想文武举人一起考。

因此决定再等三年下场,争取举人进士一次到位。

九月九,重阳节。

燕候府里宴客。

这般时候,燕候府又是另外一番秋天的金色。

国公夫人特特宴请荣宁二府过府赏红叶。

石梅一般出门只带姑娘们,不带小子。

这一次到燕候府,就特特带上了贾琏。

光带贾琏觉得突兀,索性把府的小子都带上了。

就连雅娟也被毓秀送到荣国府,混在迎春们一起到了燕候府。

雅娟跟元春一般大,也该相看婆家了。

石梅想着是不是跟梅家结亲。

燕候欣赏白锦堂,白锦堂妹妹也能受到优待。

这一次,石梅就是我为了这个才带着雅娟。

到时候,梅家若是有心,就会询问雅娟的出身。

那时候就可以磋商合适的人选。

这一次是坐的画舫游湖。

然后,梅家的夫人没有询问雅娟。

却是陈家的老太太询问了雅娟。

陈家是武将。

倒是有合适的孙子,如今在皇宫云侍卫。

石梅想把雅娟嫁进清贵门户。

陈家老太太喜欢雅娟娴静优雅。

别的女孩子一阵阵的欢呼。

雅娟始终照应了迎春惜春。

陈老妇人觉得她很有大家的风范。

遂跟石梅商议起来。

她家幺子在家守家。

长孙在皇宫做侍卫,年十五。

飞天遁地不着家。

府里来往的都是武将家的小姐,也看了好几个。

他说人家是假小子,又太熟悉了,从小当成妹妹,咋然成婚十分别扭。

家里想给他找个娴静的媳妇,拴住他的心。

陈家长子次子都跟着父亲在军前做少将军,幺子守家也是奉养老父母的意思。

是故,这个陈家的小儿子只是户部一个主事,六品。

家里吃穿不愁。

石梅说道:“姑娘有父亲不如没父亲。靠得住的只有一个哥哥,如今在西安行伍。

燕候认得他,曾经想要要到手下,他辞了,说是京都太拘束,受不得。

其他人品没有任何问题,她母亲虽然和离了,每年都会给前公公准备四季衣衫,三节的礼物。

当初也是她婆婆糊涂,抬举瘦马欺压正宗嫡媳。”

陈老夫人颔首:“这事儿大家都知道,我们行伍人家,属下家里的寡妇那是不尽其数,没谁在意这个。老姐姐安心。“

石梅道:“这事儿我只能居中斡旋,毕竟婚姻大事父母做主。”

陈老夫人颔首:“是这个理儿。”

燕候的母亲这个时候也道:“女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遇人不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难道就因过不下去奔条活命,就要受议论?天下也没这个道理。”

石梅颔首:“是啊,既然世界上有和离这个规矩,说明和离就是合乎人情天理之事,因此被人歧视议论,实在是没道理。“

燕候的母亲是有感而发。

陈夫人是见惯了生死。

石梅是现代进步思想。

三个不同想法的老夫人竟然殊途同归,都觉得寡妇不该受到人们的歧视与打压。

三人相顾一笑。

各自在心里计较,这个亲家能够做。

陈夫人以为十拿九稳的亲事。

结果,她的三媳妇不同意。

她想着儿子进了侍卫处,今后有祖父与燕候这个表叔提拔,前程不可估量。干什么要娶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

陈夫人是个正直的夫人,前来荣府拜访,给雅娟送了一份重礼。

锦缎十二匹,胭脂马一匹。

真是大手笔。

石梅一看这些礼物就知道婚事不成了。

陈夫人果然是来说婚事。

她直言相告:“他那个母亲是个眼高手低的货色。

当时也是我们觉得三子性情温和,给他说个厉害的媳妇。

又不是长媳,其他就没注意,谁知道竟是个有勇无谋,又自以为是。

虽然我压服这婚事能成,可是,我不想委屈贵府外孙女。

若是老姐姐不生气,我再替夫人保个媒,却是我娘家兄弟的孙子,我娘家的兄弟也在军中。

他只有一个独生儿子,走了文官的路子,在太仆寺做少卿。

长孙在侍卫处,已经成婚了。

这个是次孙,在国子监读书。

今年十五,将来中个秀才,在六部找个司务主事,应该不难。

这个是我保媒,我弟媳妇侄儿媳妇都觉得可行,老姐姐呢?”

石梅道:“这事儿我还没得及跟她母亲商议。”

陈夫人心里停当多了,心里庆幸荣公夫人做事稳妥。

女方不知道曾经换人,免得他日尴尬。

陈夫人怕石梅多想。

其实,石梅能够理解,这种没有小定的婚事变数很大。

这个时代虽然有陈夫人这种只看人品不堪家世的人,也就有他儿媳妇那种只看家世门第之人。

这个不能责怪。

且这样的婆婆,石梅也不乐意。

毕竟陈夫人隔着一层,也不能看顾一辈子。

媳妇许多时候还是跟着婆婆过日子。

石梅说要等跟毓秀商议,陈夫人也就不再说了。

关于礼物,石梅就说:“姑娘不知道说的是谁,若是给了礼物反而露馅。

不如夫人拿回去,将来我们丫出阁,夫人来添妆,也是她的福气,岂不是更好?”

陈夫人接受了石梅的说法,越发觉得失去了石梅这个亲家是自家的损失。

石梅看着陈夫人的爽快明理,对他娘家侄媳妇与侄孙子有一定的期待。

却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因此暗地里派人了解陈夫人娘家沈家的底细。

石梅觉得若是婆婆人品好,那时候再相看儿子。

金山很快就有了回信,沈老爷一妻二妾。

两个嫡子,两个嫡女,再有一个庶子,一个庶女。

庶子才十岁,庶女八岁。

小妾都是原配夫人的丫头出身。

靠着原配过日子,十分乖顺。

沈夫人的父亲是个军中的武将,娘家的兄弟也在军中任职。

长子媳妇就是娘家侄女,关系很好。

但是,从也有个坏处,看不出沈夫人真正的心性了。

长子媳妇是侄女儿,次子媳妇入门肯定不讨好。

沈家已经走了文臣的路子,

应该迎娶文官家的姑娘做儿媳才是。

如今娶了娘家侄女,肯定十分受宠。

从此分析,石梅觉得这个次子媳妇不好做。

陈夫人半路换人了,石梅若是不同意这门亲事也不算失信。

不过,石梅还是决定征求一下毓秀的意见。

四品管的门第很不低了。

长子媳妇是婆婆的娘家侄女,

白家却是白身。

毓秀便觉得有些齐大非偶:“我没本事,雅娟性子懦弱,在姑侄婆媳手下……”

第135章 保龄侯府

石梅明白毓秀的意思, 她觉得雅娟嫁进去只怕不和谐。

毓秀依靠的只有荣府, 到时雅娟受了委屈,石梅跟陈夫人是好友,倒是不好拿出手段替雅娟张目。

贾赦也不会对燕候的舅舅家怎么样,雅娟简直就是白送。

石梅颔首:“我知道你的意思, 我会让你弟弟注意一下工部这些衙门的主事司务家的女儿。

再有,你嫂子提议堂哥儿在金陵老家聘娶族里侄女的建议,你觉得如何?”

毓秀道:“我给堂哥儿写了信, 他说只要外祖母觉得好就好。”

石梅就笑了:“这是什么话嘛。”

毓秀道:“我也觉得只要母亲您看上的人,必定不错。”

石梅就说:“那就让贾数贾玫的女儿年底上京来过年,届时, 你与堂哥儿亲眼看看人品。

不过,这两个丫头雅娟应该认得,你也可以询问雅, 她喜欢那个姑娘。

我的意思, 两个都好。

又或者,后街贾燮, 贾齐两家, 也有适龄的女孩儿,他们如今都在军中有了五品的职位。

女儿也都在府里上过学了,容貌能力都很不错。

掌管庶务,管理几家店铺什么不在话下。

如今族人们家里几乎都有生意,家家户户都有几百亩的良田,嫁妆赶不上你呢, 几千银子应该有。”

毓秀道:“母亲您说的什么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