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请客,又是吃酒,又是大肆采购。
看了月余,得出结论:这就是个二世祖,纨绔秧子!
贾赦借着纨绔身份,排除斥候,在王家商业伙伴的遮掩下,四处侦探。
林如海到达扬州,证明动手的时机到了。
贾赦的第一首资料便通过燕候八百里加急,飞到了嘉和帝的龙案上。
嘉和帝明发谕旨,燕候与林如海正式走到人前。
燕候是暂代盐运使。并未交出按察使的权利。
燕候与林如海这个新人同知的安全就得了保障,同时,也提高了林如海的办事效率。
再不会出现,林如海发下签令,无人接办差事的事情了。
正因如此,石梅所知道的消息,就是新政推行缓慢。
贾赦干的一系列,喝花酒,大肆采购,带着士兵大吃大喝,游览湖光山色的消息,石梅一概不知。
自从如海到达扬州。
京都这边,石梅贾敏每个十天半月,就能收到驿站送来的信件。
如海还写一点扬州的风土人情给母亲妻儿。
贾赦无论给母亲还是妻子的信件,都是一样的简单粗暴:平安勿念!!
至于张氏派遣给贾赦两个丫头,根本没有半点信息传回。
张氏怀疑这两个丫头生了外心。
石梅猜测,生外心也不会这么快,贾赦总要有个站稳脚跟的时间吧。
若是如今还只是沉迷女色,不知道上进,那也就没法子了。
石梅更愿意相信,这两个丫头手脚被困住了,或者,她们根本摸不到任何有用些消息。
这些分析,石梅就不敢跟张氏说透了,倒不是怕张氏会透露给外人,就怕她无心之说,让有心人听去了。
再者,张氏需要成长,她的自己慢慢悟!
相对于张氏,贾敏很轻松,思念亲人的同时,有些小得意。
因为林如海每次写信都会辞费涛涛,似乎他每天没干什么正事,都在给老婆写信了。
倒不是贾敏没心没肺,因为怕她顶不住,石梅与林母都没有告诉贾敏,林如海辞行的凶险。
贾敏如今已经恢复修炼,年纪又小,身材恢复得很快,浑身上下没有一丝的赘肉。
又有林如海可以营造的江南风光,贾敏活得轻松惬意。
心里暗搓搓算着日子,青玉满岁,就如跟夫君团员。
石梅既羡慕贾敏这份天真,又替她担心,一旦去了江南,不利理解林如海的难处与艰辛,夫妻还能和谐吗?
石梅只是希望,林如海燕候几个能够在一年之内,打开局面。
第102章 调!教!呆二爷
石梅日日仔细查阅朝廷邸报, 看到燕候上阵,林如海忽然三级跳, 官居四品, 就知道, 盐务新政要开始动真格了。
六月, 锦衣卫开始四处抄家抓人。户部与吏部三成官员落马。
锦衣卫上锁拿封门,根本不说缘由。
石梅怀疑此事跟江南盐务有关, 一边让金山去各处茶楼饭庄探听,一边招了贾政前来。
结果, 贾政对朝局一无所知。
他说:“母亲问这些做什么,跟咱们家并无关系呢。”
石梅蹙眉:“做生意也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工部虽是清水衙门,你也不能埋头一味琢磨土木机, 总要知道一下朝廷动向, 知道什么人不能见,什么宴席不能吃吧?”
贾政脸一红, 拱手:“既然如此, 儿子这就使人去问。”
石梅道:“能够使人去问,我何须通知你?
家里能使唤的人还少吗?
我询问你, 是因为你每日去朝廷点卯,想听听的别的官员怎么议论。
你别忘了, 你兄长与妹夫都在江南,朝局上有关江南的消息,你难道不应该打听打听,还要我这个娘亲自吩咐?“
闻听这话, 贾政心神震动。
是啊,兄长走了几个月了,他竟然从未关心过兄长。
贾政甚是惭愧,额头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儿子这就去跟敬大哥商议一下。“
石梅泄气,贾敬知道的事情,何须通过贾政。
石梅叹气:“你去王家跟你舅兄打听一下。“
贾赦不敢往家里送信,怕被人拦截,王家应该有渠道。
石梅不知道上个月的圣旨,跟贾赦有没有关系。
燕候现身,说明江南情况紧张,嘉和帝连儿子都祭出来了。
家政去了一趟王家,带回来贾赦在江南纨绔成性,吃酒逛街购物,并把军队当成家生子儿,拉着在京杭运河里四处观景游逛,捞鱼。
贾赦经常做全鱼宴宴客。
石梅反而安心了。
当晚,石梅让贾珠去梦坡斋翻找了贾代善的书墙,果然找到了大月朝疆域图。还有十八省府地域图册。
贾珠就问:“祖母您需要哪一个省府的疆域图?”
贾琏比贾珠还要通透。
一下子把将江南五省的地图划拉出来:“祖母,您是不是想看我爹与姑父在什么地方啊?
孙儿知道,这里,这里是京杭运河的起始杭州,我爹就在这杭州城里做参将。
从杭州坐船到苏州一天一夜足够了,
继续前行,就到扬州,姑父就在扬州任盐道……”
贾琮就趴在桌上找图标:“这是我爹,这是我姑父……”
贾蓉也混着嚷嚷:“我爹,我姑父……”
贾琮就拧贾蓉耳朵:“又胡说,是你大祖父,姑祖父……”
贾珠就问:“您要下江南?”
石梅道:“我下什么江南,就是看看。”
京都的气氛忽然低迷起来。
从前每个月总有三五家请客吃酒,起了七月,整个京都鸦雀不闻。
石梅的心情也跟着低迷,心里总不安神。
七月半,石梅带着张氏几个孩子去祠堂祭祖,仙道三牲供奉祖宗。
石梅婆媳虔诚三跪九叩,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儿孙顺遂。
然后,婆媳积极的投入到准备中秋节的准备活动。
中秋夜,石梅带着荣宁两府,举行了盛大祭祀月神仪式。
为的就是给远在他乡的亲人祈福。
八月十五,帝后照旧没有举办庆典。却给王公大臣人家都赏赐了节礼。
林家荣府都得到了如同王公府邸一般的赏赐。
各色时令水果十二篮子,最为稀罕是云贵来的荔枝。
各色美食十二品。
水果好说,各处分一分。
赏赐的御膳,简直没法子吃了。
东坡肉一大碗,血肠,大肥肠,小肥肠、肚片各一碗,鸡鸭鹅鱼各一只。
御膳房知道是赏赐的菜肴,都是盐水一煮就罢了。
御赐膳食吃的不是滋味,吃的是这份荣宠。
吃不了,还不能丢给奴才,这是大不敬。
石梅就设宴,让贾珠贾琏贾琮做东,宴请私塾先生与八名伴读,再有白锦堂。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这肉菜被李先生带着八名小子,还有白锦堂一口气干掉了。
贾敏的赏赐也是这么着,婆媳两个哪里吃得了。
然后,贾敏再次摆宴,宴请娘家人。
八名伴读都是贾敏的侄子辈,然后,连带贾珠贾琏贾琮还有个贾蓉白锦堂,浩浩荡荡一群吃货,又去林家吃了一餐。
然后,走的时候,人人手里还拧了一份水果,外带四颗状元及第的金锞子。
林母不喜欢别人,就喜欢这种半大小子,又会吃,又会说,长得一个个俊俏白净,翩翩人才。
这一 高兴把孙子抱出来,跟各位表兄见面。
贾蓉恭敬的给这个小表叔作揖:“侄儿给小表叔请安,小表叔百岁千秋!”
百岁千秋是贾蓉打喷嚏的时候,他祖母说的话。
他词语贫乏,竟然灵活一动,用来请安。
林母听了十分高兴,又摸了个荷包给贾蓉。
贾蓉一个人是重孙辈,几位叔叔谁也不会嫉妒他。
石梅给贾敏的礼物却是自家后山翠微山的果木出品,栽种了两年,初次挂果的枣儿、桃儿,苹果,莲蓬,石榴,葡萄。
全部是硕果累累的品种。
贾敏只管好吃,林母就喜欢这个意境:多子多孙。
林母觉得石梅除了眼高于顶,瞧不起人,睚眦必报之外,还有一个不令人讨厌的好处,就是很有眼力,知道如何送礼。
为了表达对亲家母史老太君的感谢,林母送给石梅的礼物也是这些多子的品种
林家不缺银钱,缺的就是人气。
贾政经过上一次的教训,休沐时节,就会买点礼物去王家走一遭,跟王家保持友好的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