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154)

作者: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往年重阳节,嘉和帝会摆酒宴请功勋与宗室。

今年任有好些省份受灾,嘉和帝没那个闲情逸致了。

嘉和帝几次祭天。

然而并无成效。

有御史纳谏,这是朝廷出了奸臣,令忠臣蒙冤。

故而,上天才降下灾祸,以示警惕。

凑巧的是,就在御史上奏被陛下留中不发三日之后,奉先殿被雷劈了。

九月打雷?

这可不是吉兆。

御史群情激奋,奏章像雪花一样送进养心殿。

奸臣当道?

谁是奸臣呢?

大家矛头指向义忠郡王与忠顺王。

忠顺王与皇帝祖上,一如荣宁二府,那是一个娘生的亲兄弟。

一个坐江山,一个封铁帽子王,共享荣华。

忠顺王如今奉命主管户部,义忠郡王在兵部历练。

废太子就是在兵部侍郎的拥戴下起兵谋反。

如今把义忠郡王放在兵部历练,难道是要起复太子一系?

搁谁不怕啊?

论理,忠顺亲王跟义忠郡王有仇,不该跟他打得火热。

除了这两位,还有成年的皇子一三四五六,五位开府的皇子也被参奏。

理由就是百姓们哀鸿遍野,这几位爷却年年收到地方官至少五千银子的孝敬。

这就是吃民脂民膏,喝老百姓的血。

嘉和帝心里还是袒护自己的儿子,遂问:“爱卿有证据吗?”

这些都是私下交易,哪里有什么铁证呢?

有一位姓李的御史言道:“只要陛下下定决定惩治**,证据当然有。”

嘉和帝遂问:“愿闻其详!”

李御史言道:“但凡大臣孝敬京官,必定有书信来往与礼单,许多人有保存礼单的习惯,陛下只要派遣锦衣卫查抄,证据手到擒来。”

嘉和帝闻言嘴角抿成一条线,眼神犀利如刀。

“朕废除了太子,圈禁他阖府下上,你们还不满足,要把朕所有的儿子都圈禁起来,然后,朕百年之后,立谁都是你们手里的傀儡,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指点江山,是不是?”

所有官员都吓坏了,齐齐跪下磕头:“臣等不敢!”

嘉和帝掌击龙案怒斥:“其心可诛!”

嘉和帝怒气冲冲退朝了。

御史们如丧考妣。

有御史回家就写下了绝笔书,以为这回性命难逃。

结果,三日后,嘉和帝没有处罚任何儿子,却忽然下了罪己诏。

把一切罪责兜揽在自己身上,保护了自己的儿子孙子与侄子。

随后,为了平复他偏爱义忠郡王是因为要开释太子的谣言。

一三四五六五位皇子,分别被派往锦衣卫,吏部,刑部、礼部、工部历练。

这一下子,成年的皇子齐头并进。

义忠郡王的优势瞬间荡然无存。

随后,几位怂恿陛下抄家的御史被扒得精光。

李御史被罢黜官职,革除进士出身,光溜溜的去了漠北喝冰雪吃黄沙。

除了本人发配,李御史还被抄没家财,全体家眷被遣返原籍。

毕竟不是谋逆犯上,陛下没有牵连家眷。

然,你想把皇帝的儿子圈禁起来,皇帝就把你儿子赶回穷山恶水。

今后就去土里刨食自挣自吃吧。

其余两位帮腔御史也被罢黜,保留了进士出身,阖家遣返原籍。

虽然没被抄家发配,却被打上永不录用的烙印。

子嗣想要出仕,也比旁人艰难的多了。

这也算是一啄一饮皆有报偿。

文武百官一下子被浇了凉水一般,整个目瞪口呆。

这一回合下来,百官心里清楚了,废太子被圈禁是陛下心头之痛,谁再想搞他的皇子,他就要搞谁了。

石梅看了邸报,觉得李御史活该。

身为御史本该匡扶陛下得失,如今竟然头脑发昏,怂恿人家陛下杀儿子。

杀别人的儿子不心疼,现在邪火烧到自己身上,看他疼不疼。

李御史要感谢历朝历代的共识:不杀言官。

不然,石梅怀疑,嘉和帝很可能让李御史去死一死。

九月十四日傍晚,贾珣回京,带回来大姑奶奶毓秀,并一儿一女。

儿子跟贾珠一般大,几年八岁。

女儿六岁,比元春大一岁。

毓秀在家的时候也比较敬重嫡母,这回又添了救命之恩。

毓秀见面就给石梅跪下了,两个孩子很是乖巧,见母亲跪下,跟着也跪下了。

石梅忙着抬手:“好孩子,回来就好,快起来。”

毓秀大姑奶奶拉着两个孩子起身,又冲石梅福身告罪,这才坐下。

石梅看眼毓秀,吩咐人带两个孩子下去梳洗:“带表姑娘表少爷去吃果子。”

石梅支开了孩子,这才仔细观瞧毓秀,她面色很不好,不知道是身子不爽还是累着了。

遂问她:“身体可大好了?到底是什么病症?“

毓秀便眼圈一红,低头抹泪:“多谢太太关心,女儿好多了,多亏遇见珍儿,不然……”

“女儿给家里丢脸了……

毓秀不知道是伤心过度乱了心神,还是有意避讳。没说到底是什么病症。

石梅知道问不出什么。

一别十年,又不是亲生母女。

估计毓秀有委屈也不愿叫嫡母知道。

想着她当初的防备,石梅不再追问。

“从前不通信息,也不知你的消息,受苦了。如今既然向娘家求救,我与你兄嫂不会不管。

四进的榴园,你大嫂子已经让人收拾好了,你愿意的话,可以带着孩子们暂住榴园。

你姨娘在郊外有个五百亩的庄子,你若是想去,等你的病调理好了,也可以与她同住。

白家的事情,你要先拿个章程,这事不急。等你病好了,再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兄长,我们总会帮你达成心愿。”

这就要替她做主了!

毓秀这时蒙的起身就行礼:“多谢太太,女儿不争气,给您添麻烦了。”

当初她带着一万嫁妆出门子,以为天高任鸟飞,再不会像她姨娘那样,没地位受人欺压。

结果不过十年,她就被活打嘴了,不得不回来向嫡母低头。

虽然嫡母跟从前一样,给了她荣府姑奶奶的一切待遇,没有嘲讽也没责备,并派人迎接。

但是,毓秀觉得很羞惭。

当初就是她说服姨娘,跟父亲吵闹,不愿意嫁给庶子。

父亲这才替她另找高门做亲。

如今却得了这样的下场。

一名不文的回娘家寻求帮助。

毓秀不是不说,她是羞于开口。

太丢人了!

这般时候,张氏杨氏都得了消息赶了来。

毓秀跟张氏的感情平平,跟杨氏却是十分亲蜜。

见了杨氏顿时泪流如梭,跟杨氏拉手之际,她失声痛哭:“嫂子,若非珍儿,我再看不见嫂子了。”

石梅张氏就觉得很尴尬了。

杨氏也很尴尬,抱着毓秀拍哄道:“好了好了,如今到家了,一切有婶娘做主,再没有人敢欺负你了。

你知道吗?

婶娘得知你的事情,马上就让珣儿去迎你,为了怕白家阻拦,带的人都是叔父当年的斥候,能够以一敌十。

赦兄弟原本是让白将军护送你回京,婶娘怕白家反咬,这才派遣贾珣这个侄子亲去迎接你这个姑姑归宁。

你知道吧,婶娘替你什么都想到了。”

贾毓秀当然听得出来杨氏的提点。

她不是不想跟嫡母亲热,她不好意思,当初那样抗拒嫡母安排的婚事,如今弄成这样。

她没脸!

但是,毓秀这人很聪明。

如今父亲死了,她能靠谁,唯有嫡母与嫡兄。

毓秀反身再次给石梅跪下了,双手搭上石梅的膝盖:“太太,太太……女儿惭愧,悔不当初没听您的话,如今女儿受到教训了,知道错了,您就谅解女儿一回吧……”

石梅真没这个意思,就说:“当初的事情是你父亲做主,他如今人都不在了,还计较什么呢,起来吧,起来说话。”

毓秀再次磕头,方才起身。

张氏亲自搀扶毓秀:“大妹妹既然回来了,就安心住下。”

杨氏也一边劝慰。

石梅瞧见毓秀嘴唇有一道疤痕。

虽然经过脂粉遮掩,却依然可以看出疤痕。

这样的瘢痕可以想象当初伤口有多深。

石梅明白毓秀遭罪了,很是同情,伸手拍拍毓秀的后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