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圆看了一眼天色。
这天儿可不早了,五公主要是再晚半个时辰,宫门就下钥了。
刘琰去宜兰殿蹭了顿吃的。
曹皇后就知道她去赴宴吃不好,甚至可能吃不饱,早早让人准备了好几样她喜欢吃的。
刘琰喝了两大碗面筋汤,出了一脑门汗,终于觉得舒坦了。
饱了,也不气闷了。
曹皇后剥了虾仁,蘸了一点姜醋汁子递给她,刘琰张嘴咬了,鲜嫩嫩的大虾仁儿,咬着那虾肉格外紧实弹牙。
吃得心满意足。
看刘琰那副眯眼咂嘴的小模样,曹皇后忍不住笑了。
“茶苑的茶可好喝啊?”
刘琰一点儿都不意外曹皇后会知道她下午的行踪“还好,盐水胡豆挺好吃的,这刚下来嫩胡豆,吃着比那种隔年、过季的要香。”
问她喝茶,她拐到胡豆上头去了。曹皇后也不追问,又剥了个虾仁喂给她“好,那明儿咱们也吃胡豆。”
英罗从外头进来,这时候的天气,白天还有些热,一早一晚却凉,英罗就从外面带来一身儿凉意。
“五公主回来了。”
曹皇后点了点头。
英罗接过了侍膳太监的活儿,拿着筷子和布巾站在一边儿,轻声回话“五公主换了身儿衣裳,随行的太监说,衣裳在田家不当心弄脏了。”
刘琰咽下一口汤,耳朵已经支了起来。
她还真去田家了!
曹皇后也问“她去田家了?定了亲的人,怎么不知道避讳?难道她身边的人也不知道提醒她?”
“今天跟着的两个宫女年纪都不大,不敢开口劝……”
至于其他人,当然更没有那个开口的份量。
反正说了五公主也不会听,说不得反而落不是,他们怎么敢说?
“那要他们有什么用?”曹皇后皱起眉头。
定了亲,五公主就不方便与田家有什么接触,更何况她去了,回来时还换了一身儿衣裳,这要落在有心人眼里,又不知道会造出多少没凭没据的谣言。
虽然这个女儿不是她亲生的,曹皇后也有责任看顾她。
“今天的事,你盯着些,别让人乱说。过了这个风头,今天伺候她出去的人,一律赏十板子长长记性,再有下次,就绝不宽待了。”
英罗应着“娘娘放心,我一准儿盯着。”
刘琰还纳闷,刘雨这人一向挺仔细小心的,弄脏衣裳这种事儿,怎么也不大可能发生在刘雨身上。
英罗对四公主可没什么要隐瞒的,刘琰好奇,英罗就说出来了。
“说是田家那俩孩子有意使坏。”英罗摇摇头“这才多大的孩子,怎么这么大戾气,真该好好管教管教。”
刘琰这才想起田家还有两个孩子呢。
之前她也听说过,这两个孩子好象总把父母的死归咎于田霖,很不受教。
看来刘雨成了亲,旁的事情都不急着办,先得管教孩子。
曹皇后也想到了这一点。
“这叫什么事儿,怕是不好办。”
亲生的孩子怎么管教都不妨事,但是这俩是侄女儿侄子,没爹妈的孩子,管轻了没什么用处,管重了——总之是为难。
豆羹打听得更细致。
他跟刘琰回话的时候,手舞足蹈,说得那叫一个详尽,就跟他亲眼看见了似的。
“田家那俩孩子可真是跟狼崽子一样,听说五公主叫他们俩过去见面的时候,就在手里藏沾墨的布团,五公主还打算给他们见面礼呢,那墨团儿就朝她脸正砸过去了。”豆羹一边说着一边还比划了一个砸东西的架势。
“砸中了?”
“没有砸中脸,砸肩膀那儿了,虽然说布团儿肯定伤不了人,但是那上头沾的墨汁溅了一头一脸都是的。”豆羹说起来可解气了。
反正安和宫没几个人看五公主顺眼的,知道她倒霉,大家都挺高兴。
而且有意思的是,五公主吃了这么个亏,很丢人,又没法子报仇——对面是两个小孩儿啊,小孩儿胡闹,大人怎么能认真计较呢?再说了,这事儿不疼不痒的,只是脏了脸和衣裳,不过是小孩子淘气,五公主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李尚宫下了个结论“五公主以后的日子一准儿不太平。”
刘琰也看出来了。
五公主去田家,可能是因为田霖不在京里,所以想去看顾一下田家那两个孩子?可惜人家不领情,跟刺猬一样满心提防,充满了攻击性。
李尚宫虽然没嫁过人,可见也见得多了。
年轻人总觉得只要两情相悦就行了,可这成亲绝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成了亲之后的日子也是苦多于乐。到了五公主这儿,虽然没有公婆,没有妯娌叔嫂这些人要相处,但是田家留下这两个孩子绝对是烦。
反正不关他们安和宫的事,五公主自己选的驸马,将来日子好不好的她都得自己担着。
比起这事来,李尚宫更关心自家公主的着落啊。
听说今天下午公主又遇见陆轶了,李尚宫这心啊,就是踏实不下来。
尽管她知道自家公主是有分寸的,而且只怕也是认定了陆参判这个人,但是名份未定,李尚宫就是不放心。
第五百二十四章 规矩
五公主这件事儿没传出什么风声,昨天昭王府宴客太出风头了,所以其他的小事就被这风头盖过,不怎么引人注目。
不过第二天刘琰看五公主一切如常,既没憔悴,也没有什么心事重重的模样。
可能她没把昨天的事儿放在心上,也可能她掩饰得好。
这种表面功夫宫里人人都会,唔,行吧,刘琰就不怎么擅长这个。她想隐瞒什么事儿就没怎么成功过,不管是母后、小哥、还是她身边一干伺候的人——现在还要再加一个陆轶,他们都能轻而易举看出她有没有心事。
刘琰觉得自己修行很不到家,尚需多历练。
曹皇后在处理一些宫里的杂务。
马上就是中秋节,这可是个大节日,轻忽不得。曹皇后处理起宫务游刃有余,一项一项分派安排有条不紊。
还有就是中秋前后宫里要放一批人出去,药罗和香罗也在其中。她们都已经找好夫家了,出宫就可以成亲。二十多岁才嫁人已经不算早了,实在不宜再耽误下去。曹皇后一人给她们备了一份儿嫁妆,刘琰也给了一份儿添妆。
宫中其他人或多或少也都有表示,比如陈嫔和王昭仪,就各有贺礼相送,听说她们在宫中还有交好的宫人太监也都有表示。
这份儿嫁妆可以说是十分丰厚了。
宫中的人来来去去,旧人去了,新人又选了上来。
英罗还禀告了一件事。
“娘娘,潘才人病势越发严重,水米不进,太医院的人去看过,就在这两天了。”
曹皇后点点头:“知道了,你安排就是。”
英罗应了一声。
潘才人要死了?刘琰都不太记得这个潘才人的长相了,仿佛是张瘦瘦的瓜子脸儿,个子不算高——其他的她就记不住了。
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人,刘琰也没放在心上。
其实潘才人病重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前些日子正赶上四皇子要成亲,闵宏他们不愿意潘才人就那么死了,那太不是时候,不是给四皇子的喜事添晦气吗?所以一直让人用药吊着她的命,哪怕硬是灌药和汤水,也要保着她活着。现在四皇子顺顺当当成了亲,也已经迁出宫外去了,那潘才人的死活就无足轻重了。
银露轩那边心领神会,不再费心费力的维持潘才人的性命,药一断,潘才人也就这一两天的事儿了。
银露轩旁边的福宁殿住了陈嫔、王昭仪,银露轩其实原来也是福宁殿的一部分,只是被隔了出来。
不过潘、邓二人住进银露轩以来,王昭仪和陈嫔两人就顺理成章的接手了管束这二人的职责。邓才人还算省心,潘才人却一直不认命,总是折腾,结果把自己小命都快折腾没了。
王昭仪也正听身旁的人禀报这事。
宫女翠娟小声说:“看样子是不成了,奴婢刚去看了一眼,怕是就今天的事了。”
王昭仪自己也是在鬼门关打过转的人,侥幸捡回了性命,现在听到潘才人已到弥留之际,纵然平时不喜欢她,也忍不住心中恻然。
“我……过去看一看。”
一边坐的陈嫔连忙拦阻:“你就省省吧,那屋子里净是病气,你去看什么?当心累着。这马上要过中秋了,你要再一病,那中秋宴你又去不了,多扫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