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喜嫁+番外(341)

作者:越人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可是知道的,无非也是膳房常做的那些汤。虽然带着萝卜,但萝卜从来都不是主角。比如有一道三鲜萝卜汤,那是哪三鲜呢?鲜贝、鲜虾,鲜鱼。

这三样在京城可不是人人吃得起的,虽然东西可能不算贵,但要鲜活的一直运送到京城来可就费老大劲了,要不俗话说,物离乡贵呢,这千里迢迢的多不容易啊。

所以这道三鲜萝卜汤,主料是三鲜,它和萝卜关系也不大啊。有这三鲜,配什么菜都好喝。

豆羹小心翼翼的出主意:“公主,要不奴婢去外头打听打听?想来这汤不是宫里的菜,在宫里问不着。”

刘琰看了他一眼,豆羹满脸赔笑。

“行啊,那你去吧。”刘琰又补了一句:“别惹事。”

豆羹连忙说:“公主只管放心,奴婢快去快回,绝不惹事。”

桂圆看了一眼豆羹的背影。

她琢磨着,豆羹怕是要去找陆参判打听去。

本来这汤就是他们家的,不找他找谁啊?

而且……桂圆觉得公主多半也猜得出来。

但公主还是让他去了,这就是默许了的意思吧?

豆羹去了不多时就回来了,但他的神色看起来可不象是很快活。

桂圆猜度着这是事情办得不顺利?没找着人?还是没打听出来?

结果豆羹凑近前说了句话,桂圆的脸色也变得有些奇怪了。

“真的?他是这样说的?”

豆羹连连点头:“正是,我可不敢扯谎造谣,他就是这么说的。”

桂圆眨了眨眼,缓缓吐了口气。

这人怎么这么会折腾?他还真是打蛇随棍上啊。

桂圆总觉得以后的日子怕是安生不了了……虽然说现在这驸马人选未定,但桂圆总觉得,其他人就算条件再好,也不及这人花样百出。

“进去向公主回话吧。”

豆羹虽然觉得这趟关事办得不如预期中顺当,但是……他觉得公主应该不会生气。

刘琰听了他的回话,却并没有多诧异。

也许……她事先已经猜到几分了。

“回公主,陆参判就是这么说的。他说,这萝卜汤的来龙去脉他知道,他也会做,就是怕写成菜谱,膳房的人做不出那个味道来,所以……”

“知道了。”

公主就说了这么三个字。

豆羹心说,这是允了,还是拒绝了?

不过豆羹脑袋不笨,在心里一盘算。

公主没说不让,那就是允了。

下午刘琰陪曹皇后说了会儿话,曹皇后又指点了一回她的针线。

曹皇后现在是不用做这些,即使做,也就是皇上,四皇子,刘琰这么寥寥几个人能得到她亲手做的针线,其他人嘛,那是想都不要想。

当年曹皇后可是手巧能干十里八乡都知道的。

“你啊,一来是手笨,但是更要紧的是你的心思没放在这上头。只要用心,这世上没有做不好的东西。我记得你去年万寿节的时候,给你父皇做的那条围带就不错。”

刘琰叫苦连天:“那条围带不是我裁的,配色什么的也是李尚宫她们帮我挑好的,就这么着,我还足足做了一个月。”

每天做几针,睁大了眼生怕针扎歪了,那一个月她是眼睛疼,脖子酸,手更是挨了好些下针扎,别提多受罪了。

“那说明你用心做了啊。”曹皇后拉过女儿的手看了看。

刘琰的手很细,除了写字留下的痕迹,一个茧子也没有。

这就是享福的手。

算了,她爱做就做,不爱做,也就随她去了。

说到享福,曹皇后忽然想起很久以前一件事儿。

那时候她年纪还不算大,约摸九岁、十岁的时候吧,有算命打卦的人拿个幡子从家门口经过,进来坐着歇了一会儿,同家里长辈说话,曹皇后给他们端了茶,那个算命的看了她一眼,赶紧起身来双手接过茶碗,说不敢当,不敢让贵人给端茶。

算命的那个人说的话,现在她记不清了,好象是说,她这面相生得好,哪哪儿都好,将来一定是既富且贵,是要享福的人。

曹皇后当时对这些事情可一点儿都不信,家里人也没当真,只觉得这个算命的人是想讨两个散钱。

自己是不是享福的命呢?

这话拿去问旁人,大概所有人都说她是富贵有福的人。

嫁了个丈夫,丈夫成了皇帝,她成了皇后,还不算有福吗?

曹皇后自己倒是觉得,她这辈子罪也没少受,心也没少操。

富贵是有了,但家中骨肉情分却越来越淡薄,父子、母子、兄弟、姐妹……

这皇后的位置确实是高高在上,但是高处有高处的风险,一刻也不能松懈。

可曹皇后满心希望女儿能过无忧无虑的日子,快快活活的,不用担惊受怕,不用受累受苦……

快到传晚膳的时候,曹皇后留刘琰一起用晚膳——至于皇上,他在前头应酬忙着呢,且顾不上后头。

虽然不在宫中,可晚膳依旧十分丰盛,一张膳桌摆不下,是两张桌子拼起来的。

曹皇后的管事太监闵宏亲手提着一个食盒进来,行了礼笑着说:“娘娘,公主,这是陆参判进的一道汤,请娘娘和公主尝个鲜。”

曹皇后也笑了:“是么?什么汤?”

闵宏将食盒放下,从里面把一个大盖碗端了出来。

“是萝卜汤。”

曹皇后看了刘琰一眼,笑着说:“中午才说起这汤,想不到晚上就有人给送来了。”

刘琰本来想说的话又咽回去,改说:“这汤真有人家说的那么好喝?那今天晚上咱们有口福了。”

她本来是觉得有点儿惊奇,陆轶这人脉也太广了,连闵宏都替他跑了腿?

不过她又觉得,闵宏跑腿很可能并不是冲着陆轶,而是因为她这位四公主的缘故……

第四百六十一章 晴朗

曹皇后同闵宏开了句玩笑:“你路上没有偷喝吧?”

当然闵宏肯定要打开看过,以确定他要送的东西确实是一碗汤。

闵宏也笑着说:“奴婢肯定要尝的,替娘娘和公主试试气味咸淡啊。”

曹皇后当然是有试膳太监的,这活计肯定轮不到闵宏做。

一揭开碗盖,刘琰就有点儿诧异。

这是萝卜汤?

与其说是汤,不如说是羹。

盖碗里的汤羹稠稠的,闻着香味儿也不浓郁,能看见一点碎肉丁——单从卖相上看,色与香它都不算是什么佳肴。

曹皇后问:“这是陆轶亲手做的?”

闵宏说:“正是,从头到尾陆参判都是亲力亲为的。”

刘琰有些迟疑的说:“那……就尝尝?”

英罗亲手替她们一人盛了一小碗。

小碗着实很小,跟茶碗差不多大。

汤还有些烫,刘琰吹了吹热气,小心的尝了一口。

这汤就贵妇 看起来一样,稠乎乎的,但并不象一般汤羹那样会有黏腻感,虽然稠,意外的爽口。咸淡适宜,有股萝卜香。

不是刚入口就让人觉得格外鲜美,味道很平实,很家常,不过喝完这一小碗之后,刘琰觉得挺开胃的。

母女俩一起说:“还不错。”

“再来一碗吧。”

喝完第二碗之后,曹皇后才说:“这汤不错。”

闵宏在一旁说:“娘娘要是吃着好,不如就让御膳房把做法抄了,回去以后可以学着做。”

曹皇后笑着摇头:“不必了。”

晚膳当然不只有汤,刘琰还吃了烤的鱼肉。

这鱼也是今天才从河里捞起来的,鱼不大不小正合适,片下了鱼肉腌过,然后在火上烤短短的时间就能端上桌。鱼肉是酱红色的,油光光的,吃着又香又嫩。

曹皇后给刘琰夹了两块儿鱼,烤好的鱼肉铺在雪白晶莹的米饭上头,让人格外有食欲。

但吃完这御厨精心理的烤鱼肉之后,刘琰不知道为什么还是会想起那道萝卜羹……行吧,叫萝卜汤也行。

即使自己没下过厨,但刘琰会吃啊。她尝得出来那萝卜汤里没放什么名贵配料,但汤却真的很好喝。

母后夸这汤好喝,刘琰还以为是什么珍馐美馔,没想到是如此平实的一道汤。

更没想到的是,陆轶居然还有一手好厨艺。

有点儿身份,有点儿本事的男子,哪有会进厨房站灶台的?

他还真是……多才多艺啊。

第二天刘琰好多了,跟前一天相比,简直象是又活过来了一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