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喜嫁+番外(283)

作者:越人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过大家一致装作听不见。

今天是皇上的寿辰,难得的好日子,皇上和皇后也高兴,偏偏有人不识相非得找事儿,为了今天这顿能吃得顺当些舒心些,还是不要理会他的好。

二公主送的是字画,三公主家有赵磊这么个会画画的,送的却不是画,而是一大篮子嗯……吃食。

红枣,辣椒,山薯,扎成一捆的带秆的黍米。

“这是我让人回老家去带来的。”刘芳笑着拿起那枣儿:“父皇尝尝,看这还甜不甜。”

皇上接过那颗枣儿,枣儿不算太大,最大也就小指头肚那么大,不过红彤彤的,闻着就香。

皇上咬了一小口,笑了:“这是老家院子里头那棵枣树结的枣儿?”

刘芳点头。

皇上十分认真的把那个枣儿吃了,还拿了一棵递给了曹皇后:“你也尝尝,好象比往年的还甜。”

那棵枣树还是皇上小时候,同父兄一起移栽来的,当时看热闹的乡邻还说,怕是栽不活。但是这枣树第二年就结果了,虽然不大,但枣儿却甜。

“来来,大家也都尝尝。”

今天来的人里头除了五公主刘雨、二公主赵语熙 ,还有几位皇子妃,驸马,都是吃过这枣的。

刘琰也吃过,只是……那时候她年纪小,已经完全不记得这枣的滋味了。

她吃着,好象也没觉得有多甜

但父皇和母后说都说甜,嗯……也许是过去日子过得清贫,实在没有多少甜味儿的东西能吃,所以这一年结一次果的枣子,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甜美的回忆。

几位皇子都吃过这枣,但是对他们来说,这枣大概也没有皇上和皇后品尝得那么甜。

刘芳却不一样。

她小日子过得太苦,记忆中有一回她饿的不行,就是四婶——现在的曹皇后偷偷给了她几枚枣子,那么甜香,她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个滋味。

后来吃到的枣子,再也没有那么好吃过。

除了枣子,其他东西也都是从老家带来的,皇上一下子就被这些家乡土物勾起了乡愁,挥了下手:“这些都好生收着,你们也都分一分,这些都是家乡的地里栽种出来的庄稼果蔬,都尝尝,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根本。”

除了分赐给众人的人,还有一些直接就送到膳房去,让他们现做了端上来。

刘琰送的是亲手绣的一幅松柏长青图。

她那女工手艺……反正自家人都知道她什么水准,正因为知道,看到这幅水准还不错的绣图,纷纷不吝惜赞美夸奖之辞。

刘琰为了绣这个可是费了大功夫。

主要是,她觉得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

她的私房钱,她私库里的东西,全是父母所赐,她用那些东西当贺礼,总觉得没诚意。

所以她请教了程先生,又央告赵磊帮忙画图,自己*,一针一线的把这幅图绣了出来。

尽管赵磊体谅她的水平,图已经尽量画得简略,刘琰还是熬红了眼,累伤了肩膀,扎了不知道多少次手指头。

好在终于绣出来了。

皇上十分感动。

他知道刘琰平时最厌烦做绣活,能给他绣出这个来,肯定是花了大功夫,吃了大苦头的。

五公主刘雨送的是画,她自己画的,皇上也点了头,说她用心。

曹皇后给皇上做了一身儿衣裳,皇上二话不说就去后殿换上了。这衣裳不算华贵,但是穿着无一处不熨帖,好些皇上的小习惯,喜好,旁人都不知道,这是只有枕边人才了解的。

比如皇上现在常用的右臂,总要提笔写字,他不喜欢窄袖口,太紧了他嫌拘束,太宽了他又觉得累赘。曹皇后做的这件袖口就收得不松也不紧恰到好处。而且不仅袖口,腋下,领子,腰带也都做得合他心意。

寿礼送过,皇上又把几个孙辈叫到跟前挨个儿亲热过一回,就到了午膳的时辰了。

膳房把刚才送去的几样东西都已经做了,和其他菜肴一起呈上。

那几样东西因为闵宏特意吩咐过,没用什么繁复的作法,也没用什么昂贵的配料,就象普通人家家常做法,辣椒炒了腊肉,山薯去了皮清蒸,黍米去了壳就熬了些粥,原本什么风味儿一丝不改。

说真的,和御膳放在一起,这些乡下粗陋东西一点儿都称不上美味,可皇上和皇后都用了不少。

第三百八十二章 敬酒

刘琰看着今天坐在宜兰殿里的人。

兄长和嫂子,姐姐和驸马,侄子侄女儿外甥……好大一家子人。

就是三皇兄夫妇俩没有来。

人家形容夫妻俩不和,说是同床异梦。可这对夫妻,连床都没有。

日子过到这地步,其实还不如和离算了,这么拖着两个人都难受。自家三哥还能再娶个妻子,萧氏呢,她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就由得她去。

可是刘琰也知道自己这想法太天真。

寻常人家夫妻要和离尚且困难重重,有道是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亲,可见这亲要成很不易,要散就更加不易。

三皇兄是皇子,皇家要出了和离的事,这面子体统礼法都说不过去。萧氏呢,如果她嫁的是寻常人,那说不定她还能和离再嫁,可她做了皇子妃,哪怕是和离了,也不可能再嫁了。

她敢嫁,谁家敢娶呢?

其实他们夫妻今天不来也好。他们不来,大家一起装没事人。他们要来了,就冲他们夫妻那个别扭劲,今天皇上这个寿辰也别想过好了。

她低下头啃了一口蒸的山薯。

不太甜,厨子们手艺没问题,但是这山薯蒸完了还是有点儿发硬。

说真的不太好吃。

平时这样的东西端不上刘琰的桌,即使用到这材料,那也必定挖空心思把它做得好吃了。比如这山薯,蒸熟了捣成泥,拌上蜂蜜牛乳蛋黄这些东西,再用模子倒出一个个精致的形状,或是入油炸也好,或是再蒸一次也好,那口感怎么可能还会发硬?保证又甜又香又糯啊。

刘琰一向觉得自己过得不奢侈,结果今天咬了两口这最朴实最不花哨的蒸山薯,顿时明白过来自己平时过得有多么精细多么讲究了。

曹皇后也知道,这桌上没几个人觉得这些东西好吃。

就连皇上,吃的也不是这个味道,只是……他多年前离开故乡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路程遥远,再说朝局也一直不算安稳。

他只是难抑思乡之情罢了。

而其他人吃这个就是受罪了。

曹皇后善解人意的说:“今天旁的东西可以不吃,但寿面都是要吃一碗的。”

英罗会意,赶紧命人上寿面。

刘琰有点儿羞愧。

好日子没过几年,她竟然已经吃不下平常的山薯了。

用父皇的话说,她这就是忘了根本。

可是羞愧的同时,她又悄悄的松了口气。

毕竟不用再往下硬塞了这山薯了。

端上来的不光是寿面,自然还有其他菜肴,皇上平时喜欢的几味今天自然备上了,其他人也没漏下。刘琰面前就有一道煎的脆脆的什锦肉饼。

这肉饼外头煎得硬脆,里面还是很嫩的,剁碎的鸡肉与鱼肉混在一起,滋味格外鲜美。

刘芳也喜欢这道菜,两个人你一口我一口,把一盘肉饼吃光了。

曹皇后笑着劝了一句:“别吃得多了,当心积食。”

大皇子领着三个弟弟向皇上敬酒上寿,接着是福玉公主领着几个妹妹也敬了一轮。皇上今天心情好,连喝了好几盏。他平时酒量也就算是一般,也不好饮,今天破例喝得多了些,也是因为心情好。

刘琰不爱饮酒,让人给她换了果子露。刘芳也跟着换了,至于刘雨——她身子弱,太医早就说过她不能沾酒,连茶也不能多饮,今儿打从一开始她杯子里就只是温水。

别人碗里的寿面都是满的,刘雨面前则只有个半碗,其他这半碗也是虚的,多半都是面汤。毕竟这是皇上的寿面,盛到碗里是要吃完的,刘雨这脾胃不行,万一吃出个好歹来,那反而把好事办坏了。所以英罗一早就示意了侍膳太监,给五公主这儿额外照料一些。

二皇子两杯酒下肚,就有点儿管不住自己了。

先是拉着大皇子要和他喝,话里话外那意思,仿佛大皇子这个兄长反倒得听他的话,大皇子陪他喝了一杯,他还不依不饶,非得要再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