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喜嫁+番外(152)

作者:越人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真奇妙。

可这是为什么呢?

刘琰扶着门站住了脚。

屋里头孟驸马正靠在床边,和大姐姐挨在一起,两个人脸都快要贴在一起了,神情温柔,正在喁喁低语。

白芷往屋里看了一眼,正要张口通报,刘琰抬手止住她出声,转身退了出来。

“公主不进去吗?”

“不用了,让大姐姐好好歇歇吧,看见了,知道她还好,回去我跟母后就好回话了。”

白芷由衷地说:“皇后娘娘对我们公主真是无微不至,这半年里娘娘赏了不知多少东西了。是了,还有件事儿要跟四公主说,我们公主说,请皇后娘娘给小姐取个名儿。”

“是吗?”刘琰有些意外:“这名字……不得孟家取?”

白芷笑着摇头:“不是的,孟夫人也是这个意思,说请皇后娘娘来取个名字,也好沾沾皇后娘娘的福气啊。”

这天底下人哪个不说皇后娘娘有福气?一个农家女,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儿女双全,又得夫君的爱重,这福气得有多大啊。

在旁人看来,女人最大的福气也就莫过于此了。

“好,我回去跟母后说,母后也一定高兴。”

白芷小声说:“孟夫人刚才也来过了,一边说,一边笑,一边哭,那样子看得人心里发酸。”

刘琰没见到,但能想象得出来。

“我过两天再来,让大姐姐好好将养身子。”

白芷笑着应:“奴婢一定好生伺候我们公主。”

白芷现在也是今非昔比了。过去在宫中,她只是个有体面的一等宫女,可是现在在公主府,她已经是说一不二的内管事了。福玉公主给她看好了一门亲事,也许了她嫁人后仍然可以在府里伺候,是她自己因为福玉公主有身孕,所以才将婚期推迟,说是等到秋天的时候就成亲。

刘琰听说了这事,还向她道了一声恭喜,又说:“成亲是喜事,到时候我给你添箱。”

白芷又惊又喜连忙又拜谢,刘琰扶着宫人的手上了车。

听说大姐姐平安产下女儿,刘琰跟曹皇后说了要来探望。

如果曹皇后能出宫,她一定早就来了。

连宫门都出不来,一年里除非祭祀,秋猎这种大日子,她能跟皇上一起出宫,其他时候,曹皇后都没有出宫的机会。

这就是人人羡慕的好福气?

也许这真是大福气,只是刘琰不懂而已。

来的时候刘琰那劲头儿真恨不得飞起来,一个劲催着车子快些,等回去的时候却很安静,靠在那儿好一会儿都没动弹,也不说话。

莲子有些不安,将攒盒盖子打开,递了过去:“公主,是不是车子颠着不舒坦?要不含一棵梅子吧?”

刘琰没有不舒服,不过还是取了一粒梅子含在嘴里。

刚入口,外面的一层糖霜是甜蜜蜜的味道,不过甜味儿很快就融化了,梅子本身的酸意迅速在嘴里弥漫开来。

刘琰皱着一张脸,因为嘴里有口水,她说话变得含糊:“莲子,你说人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莲子被问得一愣:“这个……”

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吗?

不光人要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世上但凡是活物,都会这么做啊。鸟儿会下蛋,羊会下崽,就连那不会动不会说话的花啊树啊的,都要开花结果。

这就跟太阳白天升起来,晚上月亮升起来一样天成自然的事。

公主突然问为什么,还真把莲子问倒了。

“这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人要没有子孙,那谁来给祖宗承奉香火呢?”

不是因为这个。

刘琰觉得不是因为这个。

起码她刚才看到大姐姐和驸马一起,他们那种喜悦是打从心底里透出来的,绝不是为了什么祖宗,什么香火。

他们就是高兴,纯粹就是高兴。

莲子答不出来,刘琰也没继续问。

她知道莲子不懂,她自己也不懂。

刘琰一进宜兰殿,曹皇后就看出她和平日不一样。

几位掌事尚宫很有眼色的躬身告退,刘琰坐到了曹皇后旁边。

“怎么不大高兴?”曹皇后轻抚着刘琰的头发:“谁冲撞你了?”

虽然这么问,可曹皇后知道这事儿不可能。

现在宫里宫外,已经没谁这么不开眼了。

刘琰闷闷的问:“母后,人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曹皇后一笑:“怎么你就在琢磨这个?”

刘琰点点头:“我看到大姐姐和驸马都很高兴,从来没那么高兴过。可是,我也听人说,孩子都是父母前世的欠的孽债,这辈子是讨债来了。那多了个债主,为什么会高兴成那样?”

真是孩子话。

可是,又不是孩子话。

曹皇后并没有敷衍她,也没有笑话她。

“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我说不上来。孟夫人和驸马一直都想要孩子,这下如愿了,当然高兴。大姐姐怀胎十月生了女儿,那是她的骨血,她当然也高兴,可是……”

“就是想不明白?”

刘琰点头。

曹皇后望着殿门外平阔的,一层层的台阶,悠然说:“每个人想要孩子的原因都不大一样吧?不过人来这世上一遭,匆匆数十年就过完了一辈子,总得留下点儿什么吧?”

“留下……孩子?”

“嗯,你的血脉,你的姓氏,你的长相,你的名姓……这些都能在孩子身上留下来。”

“就是这样吗?”

曹皇后说得当然对,刘琰以前没听人说过这样的话。

但是她觉得,应该还不止这样。

第二百零三章 亲疏

“自然还有别的原因。”曹皇后笑着说:“你将来自然会明白的。”

刘琰顿时皱起了眉,觉得自己被敷衍了。

大人不想回答什么问题的时候总会用这个答案来打发人。

但曹皇后这次确实不是敷衍她。

有些事情,不自己经历,别人说也是不会明白的。

生儿育女的心情,可能是这天底下最复杂也是最沉重的心情了。现在即使和她再细说,也象隔靴搔痒一样,听了也是懵懵懂懂,说不定自己乱猜乱想的,反而想岔了。

等到将来,等她心里也装了一个人,和那个人一块儿吃,一块儿睡,一块儿说心里话……到那时候,她多半就懂了。

到那时候,她也真正长大了,大概不会再象现在一样,依偎在膝下撒娇,有什么好事了头一个想着母后,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儿了也头一个想着母后,整天象只小鸟一样在宜兰殿飞进飞出的。

外头宫人来回禀:“郡主和小世子来给娘娘请安了。”

曹皇后点头说:“那让他们进来吧。”

刘纹与刘琪姐弟两个已经在东苑住下了。要说住的习惯不习惯……那肯定是有不习惯的地方,宫里和他们皇子府又不一样,规矩大。两个孩子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尤其是刘琪,都快到开蒙的年纪了,晚上还得奶娘抱着睡,到了宫里这些自然要改。住就不说了,吃也是一样。曹皇后已经吩咐膳房,尽量给两个孩子做些他们素日爱吃的,结果膳房的人悄悄来跟英罗说,说小世子早上起来就要吃油炸的那种大肉丸子,真不知道以前大皇子妃还在的时候是怎么喂孩子的,小孩子肠胃娇嫩,一大早吃这些,能克化吗?就算一时没什么,长此以往,那身子能好得了吗?

再说,大皇子妃去了,这孩子们还算是热孝里呢,虽然说孩子不必那么严格的守着,但就这么撒开了吃去也不好。

英罗嘱咐膳房的人,供给是肯定不能苛扣他们的,但是也不能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以后只怕他们在宫里住的时日长着呢,那些个坏毛病尽早给扳过来才好。

至于其他的,自有尚宫、嬷嬷们管着,好些事情其实也用不着刻意去教,英罗太明白这宫里长大的孩子了,他们很快会觉着察颜观色,会懂得怎么样才能在这宫里活下来,活得象一个宫里头的人。

也许日子没有以前在皇子府那么自在,但是没谁能永远当孩子,迟早是要长大的,早一点儿晚一点儿区别不大。

况且,没了亲娘,皇子府对他们来说还能算是个家吗?

有亲娘,讨饭都不会饿着孩子。至于爹嘛……就大皇子那样儿,指靠得住吗?

两个孩子进来时,刘琰也端端正正的坐好了。来别人倒算了,这来的是侄子侄女呢,她好歹要有个姑姑的样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