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我们不是有心伤害弟弟,求您看在阿武愿意承担的份上,饶了阿武吧?”
“勇于承担?呵~好大的脸,今日不归,明日朝亦武就是全国通缉的要犯,他从后门回府,便是要找父母庇护。若真是勇于承担,你们回城就该是去京兆府投案,或到丞相府请罪!”
“至于你们背后的靠山,老身已经猜到几分。且明日上堂,怕是也会露出些蛛丝马迹,你说不说并不重要。”令人驾车,石慧坐会车内。
对于唆使朝亦武和徐素华私奔的人,心中已然有了怀疑对象。这个人必然是朝亦武或者徐素华亲近之人,且地位不在她与朝运之下,那么就不难猜了。
今日见了朝亦峰和朝运,显而易见两人对于私奔之事事先并不知情。那么可疑之人就剩下朝夫人和朝皇后了,朝夫人石慧在宫宴上见过,并没有什么特别。
朝皇后与兄长感情甚笃,朝亦武曾经殴打言说朝后不贤而被御史攻讦。对于这位皇后,石慧也相当熟悉,那是个非常相信真爱的女子。毕竟那是一个嫁给在娶她之前已经有了多名妃嫔的皇帝,还能坚信她与皇帝是真爱,不在乎皇后贤名,一心一意维护自己爱情的女人。
朝亦淑若是知道朝亦武与徐素华的私情,暗中支持他们,甚至鼓励他们私奔生米煮出熟饭,石慧一点不意外。朝亦淑的格局不大,她这么做未必有什么政治因素,或许只是纯粹有感于真爱。
当初百花宴择妃,石慧虽然没有发言,可太后和几位宗室老王妃都更倾向于大气的王氏。可惜,皇帝独爱朝氏,王氏便屈居了贵妃之位。
男人总是小看女人,皇帝自信后宫只是附庸,皇后的才德并不重要。皇帝在后宫的那点手段与他在朝堂上的雷厉风行简直不值一提。或许他已经下意识将后宫当做私人领地,自以为掌控了一切。
朝氏这般任性,总要付出些许代价。朝氏之子自降生,便极得恩宠,尚在襁褓之中,皇帝已经露出册封太子之意。这封了太子是福是祸暂且不说,如今朝氏让她吃了这大亏,若是不回敬,岂不是太便宜了些。
石慧心中掠过许多想法,玉秀林送了石慧回府,才告辞回大长公主府。让人将徐素华关在偏房,石慧换了一身衣服才去前院看孙子。何氏正坐在床前,亲自喂徐耀祖喝汤。
“奶娘!”见了石慧进门,徐耀祖便未语先落泪。
“男子汉大丈夫,做什么哭哭啼啼。早让你好生练武,偷懒耍滑,今日知道厉害了吧?”见他哭的伤心,石慧心下一软,拿帕子拭去他脸上的泪水,“莫怕,万事有奶娘在呢!”
“奶奶,我的腿是不是日后都走不了了?我知道我的腿断了,日后便是能走路也许也要做个瘸子了。”徐耀祖越想越伤心。
“谁说你的腿走不了的,养上几个月,好生练习,总会站起来的。”到底才十几岁的少年,石慧揽着他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奶奶知道你受委屈了,你且安心养伤,奶奶自当为你将公道讨回来。”
“奶奶,孙儿这次真的没有做坏事。”
“嗯,只是你太冲动了,既然打不过,就该跑。那朝亦武比你大几岁,输了也不丢人。当先跑回来,练好了武功再去将场子找回来,作甚要逞强?”
“我只是想要二姐回家,没想到朝亦武下这般狠手。当时我也没有与他动手的意思,只是去车上拉二姐下车。”至于他当时的态度凶恶、动作粗鲁什么,徐耀祖不觉得自己有错。姓朝的拐带他定亲的姐姐,难道还要他给好脸色吗?
“什么二姐,你只要一个姐姐,已经出嫁了!”石慧脸色一沉。
说起来,之前徐素华定亲,家中就那么一个庶女,又不是容不下。何氏主动提出将徐素华记在自己名下为嫡出。虽说以庶记嫡,未必人人认可,可至少向外人表明了何氏将徐素华视若亲生的意思,且徐素华本养在何氏身边,旁人也会看重几分。
“过年开祠堂,就让你爹将徐素华从你娘名下划去,也不必记在族谱上了。”石慧心中火气依旧难免,“都是你爹的不是,贪花好色,纳妾,生出这么个讨债鬼。”
独子因庶女受伤,何氏心中自然也是愤慨。只是对她而言有亲疏,对于婆婆和丈夫而言,徐素华与耀华一样是亲孙女,亲女儿。何氏还担心老太太和丈夫大事化小,如今看来老太太的气性倒是更大一些。
将徐素华从族谱划去,那边是不承认徐素华为徐家女。虽说一些家族本不会将庶女记载族谱上,可这记上去又被划去,想相当于除族了,倒是比前者更狠一些。
何氏心下稍安,看来有老太太在,她只专心照顾儿子就好。外面的事情,老太太总不会亏待了耀祖。说到底,耀祖才是老太太最宝贝的孙儿。
若说偏心,石慧自是偏心徐耀祖的,只理由却不是何氏以为。徐耀祖是石慧亲力亲为教了两年的,看着他从一个草包逐渐长成一个讨喜的少年,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石慧这一世最在意的就是徐耀祖还有宫里对她一心一意孝顺的太后,其他人加起来也比不得徐耀祖和太后一星半点。
吃了徐耀祖又喝了药睡下,石慧和何氏才从内室离开。
“阿祖身边这几日离不得人,你就留在家里好生照顾。外面的事情,老身自有处置。”
“儿媳全凭娘做主!”何氏说着便忍不住捂着嘴哭道,“娘,儿媳不明白啊,我到底是哪里亏待了她,她竟这般无情无义。”
“你和阿祖的委屈老身明白,只是如今你还得照顾着阿祖的心情,莫要总在阿祖面前哭哭啼啼,让他心中不安。”石慧温声道,“阿祖的伤并不是没得救,好生养着,还是可以恢复的。”
“可是大夫说,阿祖的骨头都碎了,真的能好吗?”
“老身说能好,就能好!”
第765章 皇亲国戚(十二)
朝亦武当街行凶,目击者不少,可是肯主动出来作证的并没有几个。毕竟事涉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对于普通百姓而言那个都不可轻易沾惹。
好在江府尹办事极有效率,在京兆府衙役的努力下,京兆府衙门还是请来了三位目击者证人。
这三人一个是进京赶考的举子,此人读圣贤书颇具风骨,并不畏惧强权,自愿作证。一个是事发街道上的玉器铺掌柜,背后东家为阳城大长公主的叔叔信王爷,信王是皇帝的叔祖,自然不畏大将军府。玉秀林一早带着阳城大长公主的信去信王府请老王爷允掌柜上堂作证。最后一人却是个平民姑娘,巧了两年前石慧初来此地救过她受伤的祖父,故此小姑娘敢冒风险上堂作证。
人证依次出场,叙述经过,证言相互印证,并无错漏。朝亦武也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石慧请来了徐素华定亲的未婚夫与徐家一同作为苦主原告。朝亦武拐带他人定亲的妻子及当街伤人两罪并罚,江府尹当堂判了朝亦武杖五十,刺配岭南。
不想杖责至半,宫里来了内监传达圣上旨意暂缓行刑,请大将军、承恩公老夫人和江府尹进宫。
“老身倒不是不知道,何时起陛下连京兆府的案子都要过问了。朝大将军好手段,手眼通天,老身佩服。”石慧意有所指地望了一眼朝运。
“老夫人误会了,在下并无此意。”朝运脸色有些尴尬,昨夜妻子知道儿子可能面临的刑罚,今日一早就进宫求见皇后去了。朝运自是知道妻子去向,可心下一软到底没有阻止。
江府尹的脸色也不好看,作为京兆府府尹,判决一件证据确凿,疑犯也供认不讳的案件本该顺理成章。可皇帝却插了一手,这不仅是对他能力的否定更是又为府衙办事章程。
“看朝家就知道这朝中为何许多攀炎附势之徒为何热衷送女入宫献宠了。”江府尹冷哼道。这话几乎在指着朝运的鼻子骂他女儿朝皇后吹的枕头风。
“江大人还请慎言!”朝运涩声道,他也委实没有想到皇后竟然这么快跑去和皇帝求情。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要我徐家忍下这口气,徐家便是不得不忍。”石慧冷道,“不过日后朝亦武有什么天灾人祸,那也不要怨天尤人。”
“老夫人,您这是要挟吗?莫要忘了老夫人昨日亲自说的天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