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ardo事后想想,也觉得自己太不像话了,因此Mark一提起他就脸红,窘迫得不得了。
“闭嘴,拜托别提了,”Eduardo说,“我快忘记了。”
Mark吻了一下Eduardo的手心,抬眼看他,随后放开Eduardo,拉开车门坐进去,探头对他道,“我给你当司机,上来吧,真的要迟到了。”
Eduardo没有再说什么,他上了车,拉好安全带,Mark把车退出车库。
门罗帕克天气很好,周末的早晨人很少,空气清新,阳光充足。Eduardo开了一半的车窗,风吹进来,他透了透气,感觉心里的阴霾散了不少。
“对不起,我又发脾气了。”Eduardo缓过劲来后,老老实实对Mark道歉。
“没关系。”Mark扫了一眼倒后镜,然后让车转了个弯,“别总是道歉。”
“我十五岁就会开车了。”Eduardo闷闷不乐地说,“十七岁的时候家里送了我一台车……所以现在……便感觉很挫败。”
“你家里送给你什么车?”Mark随口和他闲聊。
“法拉利,”Eduardo说,“限量版的,不过没开太久。”
他知道Mark对车不感兴趣,因此也就略过了型号。
这就是old money和new money的差别,前者什么都要奢侈精致,而像Mark这样,同样的灰色T恤买几十件,或是开着私人飞机吃麦当劳,才是后者的典型风格。若是样样都要奢华,在硅谷大约会被笑话,从一开始,他们就竭力在各个方面跟传统资本划清界限,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
Eduardo还记得他们十多年前刚到硅谷时,Mark花了一千美金,买了台二手(也可能是三手)的本田,Eduardo得知后第一反应是——这么便宜的车能开吗?事实上,它不但能开,Mark还开了挺久。
后来Sean告诉Eduardo,一直到Mark拒绝雅虎的十亿收购后,才换上一台称得上是比较有档次的车,也是在那时候,Mark开始跟一些姑娘约会。
“为什么?”Mark问,“你不喜欢它吗?”
“因为总有女生在车窗玻璃上用口红写电话号码。”Eduardo没想到他会追问,不太好意思地回答,“每次开出去都有,回来后总得提心吊胆地躲着家人,把车窗上的口红擦掉。”
“哦?”Mark挑了挑眉,“你打过吗,那些电话?”
“当然没有。”Eduardo道,“她不知道车主是谁,仅仅只是因为车很酷很贵就留下了电话。万一我是个有奇怪性癖的糟老头呢?而我也不知道她是谁,这感觉太奇怪了。”
“哦,宝贝,她们一定知道那是你的车,放心。”Mark怪声怪气地道,像Eduardo这样的孩子,大约换个领带夹,女孩们都会发现,何况是一台限量版的法拉利。
“嘿。”Eduardo不满地抗议。
Mark皮笑肉不笑地拉扯了一下嘴角。
两人好一会儿没有说话。
Mark开了一段路,忽然道:“不过我倒是认为你能坐在驾驶座上,还能跟我这样聊天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Eduardo收回看向窗外的视线,诧异地看向Mark。
“我知道你一直在忍受,在努力。”Mark一边开车一边说,“你一直很努力地跟PTSD搏斗,别担心,一切都在越来越好。”
“闭嘴……”Eduardo别过脸。
Mark扫了他一眼,看到他耳尖都红透了。
“I’m proud of you,Wardo.”
两人抵达诊所时毫无意外地迟到了十多分钟。
前台的助理把Mark和Eduardo带到治疗室时,Stuart正坐在沙发上正在翻阅杂志。
尽管在路上已经告知过Stuart了,但Eduardo在见到自己的心理治疗师时,还是立刻再次表达了歉意。
Stuart倒不太介意,他请两人坐下,随后仔细打量Eduardo,满意地道:“你看上去比我想的状态要好很多。”
“谢谢。”刚刚还冲Mark撒过气的Eduardo十分心虚。
“事情解决得怎么样了?”Stuart转而问Mark。
“已经在走法律程序起诉艾琳娜诽谤。”Mark告诉他。
“我在欧洲时一直关注这件事。”Stuart道,说着,他将手上的杂志以及玻璃矮桌上的几份报刊推到Mark面前。
那是一叠硅谷的八卦报纸且夹杂着一些主流媒体的科技版面。
头条用上了硕大的黑体,因而格外显眼:“Mark Zuckerberg涉嫌性侵”“到底谁在说谎”“硅谷——与权利、财富、性纠缠不清的美国梦”“Mark Zuckerberg宣扬的Facebook女权承诺是否白纸一张”。
Mark第一反应是看Eduardo。
Eduardo脸色变得非常难看,Mark恼怒地转而看向Stuart,却发现Stuart看着的是自己。
“所以?”Mark本能地脱口而出要讽刺,但出于对Stuart的信任,他还是把话又咽回去了。
“你看过这些报道吗?”Stuart好像没接收到他不满的瞪视,继续问。
Mark冷淡地道,“无中生有的言论不值得浪费我的时间。”
“那你知道舆论吗?”Stuart又问。
“知道。公关部会把数据和方向告诉我。”Mark说,他只在一些时候随手翻过Facebook和twitter上的只言片语。
“请你先把这几份报纸杂志读完。”Stuart扬了扬下巴。
“我不认为仅仅阅读几份报纸,在了解舆论上有什么作用。”Mark开始有点不耐烦了,“何况我不需要看,就知道他们写的是什么。”
“是吗?”Stuart别有深意地笑了笑,“还是先看看吧,Mark。”
Mark狐疑地打量了一下Stuart,最终出于对他的认可和承诺过的配合,Mark不情愿地拿起了那几份报纸。
“我需要看吗?”Eduardo不安地问。
即使Stuart不要求他阅读,但报纸上的标题仅仅存在于他的视线范围内就已经足够使他如坐针毡。
“如果你想的话。”Stuart没有逼迫他。
Stuart给他们的报刊既有知名报社也有喜欢搬弄是非、夸大其词的八卦杂志,那都是Eduardo前几天里刻意回避的,他犹豫了一下,从Mark手上抽出一份阅读。
Mark的阅读速度很快,特别是看这些不需要动脑子的内容,花不了几分钟,他就浏览完了所有关于自己的文章。
内容的缘故,Eduardo看得有点吃力,他比Mark晚几分钟才结束阅读。
“什么感觉?”在Mark放下所有报刊后,Stuart问他。
“里面有一篇借题谈论硅谷的女性地位,两篇在剖析孰真孰假的问题,剩下的几篇都是夸大其词与对我私生活的无礼揣测。”Mark分析,“基本包括了舆论的几个主要方向。”
“Eduardo,”Stuart道,“感觉怎样?”
“内容让我感觉……”Eduardo犹豫了一会儿,“很恶心,很生气。”
“Mark,你呢?”Stuart又问Mark。
“我刚刚已经回答了。”Mark皱眉。
“你说的只是你的想法,不是你的感受。”Stuart说,“我想要你谈谈你的感觉。”
“为什么一直把话题放在我身上?”Mark道,“他才是你需要关注的人。”
“为什么回避我的问题?”Stuart反问。
Mark盯着他,抿着嘴沉默了。
正在这时,咖啡煮好了,Stuart起身,为他们斟上。
Mark盯着自己面前的杯子满上棕黑色的液体,微微冒着白雾。咖啡热腾腾的,他的脸却要多冷硬便有多冷硬。
Stuart做好一切后才重新坐下来,他调整了一下坐姿,以一种更加放松的姿态来继续刚刚的话题。
“你们谈过吗?”Stuart问Mark,“你的感受。”
“没有。”Mark回答。
“你是对此毫无感觉,还是觉得它不值得谈论?”Stuart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咖啡。
Mark没作答,回以沉默。
“大部分PTSD患者会选择小组互助。”Stuart对Mark说,“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们可以在小组互助中谈论自己的创伤,以此减轻创伤带来的痛苦。”Mark干巴巴地回答。
他的回答可算得上是倒背如流。为了Eduardo,Mark当然研究过PTSD,尽管他这个心理系辍学生跟专业的Stuart比起来,了解的那些东西自然算不上什么,但至少治疗的方法以及原理他都知道。
“他们都是有伴侣,有父母,有儿女,有朋友的人,”Stuart问,“为什么只有在小组互助时才能谈论自己受过的创伤?”
“因为不理解。”Mark回答。
这些他都清楚,“没有受过创伤的人,不会明白创伤带来的痛苦,所以他们不愿意谈论;或者在发现身边的人没法给出支持时,渐渐不再谈论自己的感受,转而在互助小组中寻求帮助和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