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软娇小甜妻+番外(3)

现在想想也是,原主江珮落水的时候,幸好董志兆就在附近地里干活,听到喊声,最后和别人一起将她从水库里捞了回来,然后一路背回董家。

“你要出去?”江珮问道。

“暑假里不是每天要安排人到学校值日吗,今天轮到我了。”董淑月揭了锅盖,从锅里拿了一块热得半透的饼子,又从锅台上的盘里拿了一块咸菜。随后对着里间喊了声,“娘,我去学校了,有人骑车捎着我。”

董淑月说完,把书包网身后甩了甩,跑出了门。

董母嗯了声,继续扫着地,她四十四五岁的样子,个子不高,身材瘦削,一头短发梳得整齐,用了几枚黑色头发夹子别着,收拾的干净利索。

天还没有大亮,董家只剩下董母和江珮。

锅盖边缘冒着丝丝热气,灶膛里的火映红了江珮的脸。“娘,现在端上饭?”她问了一句。

董母看看外面,“等着你爹回来再说,估摸着已经在路上了。”扫完地后,她回了东间。

这里的一切都和江珮原来的家不一样,房子很小,正间的两旁各有一个灶台,分别连着东西两间的土炕。平日里东间这个用来热饼子,煮地瓜干;西间的那个炒菜,熬油之类。

东墙角一口大水缸,家里吃水,梳洗的话就去那里舀水。简单的桌椅厨具摆在各处,普普通通。

“你进来下。”董母在东间叫了声。

江珮把灶前收拾干净,去了东间。这是董父董母的卧房,不算大,和她所在的西间差不多,正北靠墙的地方是三尺高的深茶色橱柜,上面放着一个收音机。再里间是董家两个姑娘的房间,更小一些。

“娘。”江珮进了东间,站在门边上,看了看董母的脸色。

董母盘腿坐在炕上,终于抬眼看了看江珮,随后说道,“我不知道是不是老大欺负你了,还是你俩拌嘴了?可是这村子小的很,东家有什么事,西家的立马就能听到。”

见江珮没说话,董母继续道,“你呢,终归嫁到了我们家,不管做了什么事,人家总会牵到董家人的身上。我自问你进门没苛待过你,你倒好,去跳水库?”

江珮心道果然,董母还是不想放下昨日掉进水库的事,便解释道:“昨日,我是不小心脚滑了,才跌下去的。”

“反正这下外面肯定传开了,指不定说得多难听?”董母收回视线,低头看着炕席,“咱家呢,是本本分分的人家,你当初也是对婚事没有意见的。这现在过了门,一出接一出的,想叫街上都看家里的笑话?”

江珮还有些懵懂,原主的事她记得一些,对这门婚事心里的确是抗拒的,她还想继续上学,只是已经连着两年高考落榜……之所以同意嫁来董家,不过是为了报答江家养父母的养育之恩。

其实这桩婚事原本不是江珮的,而是江家二女儿的。只是那姑娘七八岁得了一场病后就没了,婚事是原先家里老人定下的,不好推,就落到了江珮身上。

婚前,江家和董家离得很远,坐公车也要辗转大半天功夫,所以江珮和董志兆婚前只见过一次面,后来便定下了日子。那时候的农村也没那么多讲究,家里长辈同意就行。

“娘,昨儿真的没有跳水库。”江珮努力从原主的记忆力搜寻着,“我就是,胳膊上被蚊子叮了,想去水边洗洗,然后叫就滑到水里了。”

董母瞅了眼江珮的小臂,果然上面是蚊子叮的包,一夜过去,红痕未消。那两条白白嫩嫩的手臂,看着还真不像是农家媳妇儿有的。就这样子,一看就是个不能干活的。

“我的意思是,以后在外面做什么,都注意着点儿。我也不问你昨儿怎么就跑去水库了?”董母的口气不软,也不是江珮说一句脚滑了,她就信了的。“人家眼里,你始终是老大的媳妇儿。”

江珮忙点头,她才来到这个世界,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所幸昨晚和董志兆也算说明白了,目前的话就先留在董家。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叶初阳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自喜 20瓶;

喜欢的小仙女点个收藏哦,么么哒。

第3章 董家

“整天都是这幅样子,什么都不会说。”董母嘟囔了一句,到底碍着江珮是新媳妇,没再说什么。

知道董母对原主有意见,江珮当人不会去故意顶嘴。现在嘛,应该先熟悉一下这边。

院子里有了声响,接着是哗啦啦的水声。董淑莲走进来,从墙上的搭杆上取下一根毛巾,擦干净手脸,圆圆的脸盘,双颊是健康的红润。

“娘,我看咱家的地里不对。”董淑莲喘了一口气道。

董母问,“怎么了?”

“昨天看着架子上的豆角还很多,今早过去就看着少了似的。”董淑莲放回毛巾,抹了一把额前的碎发。“我觉得像有人去动过。”

董母听了,走到院子。篓子里装满了菜,下面一层是豆角,上面放着茄子,都还带着露水,新鲜的很。

拿起一小把豆角,董母又看了看茄子,“就这么点儿?应该比昨儿多才是。”接着小声骂道,“这些贼夜里摸黑也不怕掉到井里!”

董淑莲也有些生气,“有些人就是手贱,我晚上就过去守着,叫他们偷!”

“行了,你先去吃饭,吃过了就去你大姑家,把这些菜捎过去。”董母放下豆角,转身又对江珮道,“你过来把豆角捡一捡,有虫子的挑出来。”说完,她自己去了菜地,想看看情况。

董母对外人向来好面子,什么事都想做得体面。说来也是,放眼小小的北山村,董家的日子的确算得上数一数二,这皆因她的男人董卓在城里的橡胶厂上班,是个正儿八经的工人。

江珮拿了小板凳到院子里坐下,挑着豆角,把好的理得整整齐齐。至于有虫眼的,就挑着好的掰出来,扔去盆里,一会儿洗干净。

挑的豆角用一根布条绑好,装进蛇皮袋子里,把挑好的茄子也装了进去,扎紧袋口,也有半袋子。

太阳出来了,温度开始升高,下地的人也陆续开始回到家吃早饭。

董淑莲把半袋子菜绑在大金鹿自行车的后座上,这辆车子是董卓换下来的,所以有些旧,就像别人说的,除了铃铛不响,哪里都响,但是好歹能骑,到外面去也离不了。

准备好后,董淑莲打开自行车的支架,推着想出门。江珮叫了声:“等等!”

董淑莲回头,淡淡的看了眼江珮,“什么?”

江珮走过去,伸手拿起董淑莲的褂子,“衣裳破了。”

可不是吗,董淑莲褂子后面靠腰的地方划了一道口子,这要是骑上了自行车,后腰还不都露出来?恐怕是方才在地里摘豆角,被架子给划破的。

“我帮你缝起来。”江珮见那口子一指来长,边口毛毛的,并不齐整。

“不用了。”董淑莲停好自行车,抽回衣裳,似乎不愿意江珮靠自己太近,“我回屋换一件就行了。”

两人回到屋里,董淑莲试了试搭在椅背上的上衣,还没有干。三伏天就是这样,天气又潮又闷,洗的衣裳也不起干。

“我帮你补一下,很快。”江珮道,“你给我针线就行。”

董淑莲这才认真的看向江珮,这个大嫂以前和她并不太说话,总是冷冷淡淡的,仿佛家里的事都和她没有关系。

“在里间有。”

江珮跟着董淑莲进了最里间,到底是姑娘家住的地方,虽然小,还有些湿潮,但是整整齐齐的。角落里支着一个木架子,上面放着一口黑色的木头大箱,架子下面放着一些杂物。

“针线在这里。”董淑莲拿着一个针线筐,送到江珮面前。

针线筐里有各种颜色的丝线,有的是江珮以前没有见过的颜色。她挑了一种和董淑莲衣裳颜色差不多的丝线,正准备用剪刀剪断。

“那个不行。”董淑莲连忙制止,“那些丝线是小月用来绣花的。”

如此一说,江珮看去炕上,靠墙的边上指着绣花架子,这才想起董淑月平时也会绣些枕头套,被单什么的,帮着家里挣些家用。她重新拿了普通的棉线。

“那个,我想把衣裳脱下来。”董淑莲站着不动,看意思是希望江珮去外面。

“不用,你就别动就好。”江珮拉着董淑莲到了外面,院子里光线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