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煦朝黛玉看去,却见黛玉似乎也在看他,两人眼神对上,小姑娘就躲开了。
明煦觉得他之前对黛玉的想法真是太狭窄了,一眼看过去的印象是惊艳,见了林妹妹,他才算是知道了诸如“不难预见长大后的倾城之色”这种有点好笑的玛丽苏描述原来可以是真的,
他错了,不该拿林妹妹跟现代的小学生比的,即便是只有八岁,林妹妹却已经让人窥见国色。真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这边黛玉此时心里也不平静,她今天来看爹爹,询问了大夫,大夫与她说病的久了,得好好养着,药不能断,即便如此,怕也是不容易好。她听完心情沉重着急得很,却不想在大夫走后,爹爹却跟她说,为她定了一门婚事。
初闻此事,黛玉又惊又羞的,不知如何是好,不知道爹爹直接与她说这个,又觉得太早了点。
只是贾敏去了,这件事也只能林海这个做父亲的来说。黛玉当即恼得就要回自己院子,却被林海给拦下了,说是让她见见人,仿佛半点不懂女儿心思。
黛玉无法,只得留下来,算了,今天本来就是要见他的,就当做什么也不知道好了,黛玉如此安慰自己。
黛玉一开始被吓了一跳,现在过了半个时辰,已经把心底的想法强压了下去,面上倒是瞧不出什么,看了一眼堂前的明煦,心里想着这个人就是明姐姐的兄弟了么,两人长得确实相像。
黛玉自幼养在内宅,没怎么见过外男,比较相熟的就是表兄宝玉了,今天远着见了明煦一眼,虽还未说过一句话,心里却莫名觉得跟宝玉全然不一样的,瞧着像父亲,却又是不全像。
这边林海已经与贾琏说完了,叫了明煦,“煦儿你过来。”
明煦乖乖上前,“世伯。”
“玉儿,这个便是我昨晚与你说过的明家哥哥。”林海转头先向女儿介绍道。
黛玉朝着明煦行了个礼,叫人:“明哥哥好,这些日子多谢你照顾爹爹。”
明煦赶紧回礼:“林妹妹客气,世伯待我如亲子,这些都是应当的。”明煦不知道林海是否与黛玉说了婚约一事,但是强烈的第六感让他不要多说话。
明煦回答的木讷,黛玉只好再开口,“我听爹爹说,明哥哥在书院请了假,如今我回来了,读书为重,不好再麻烦明哥哥了。”
“妹妹怕是不知,兰亭书院规矩不严,如今就快要封笔了,就在这几日,倒是值不住去销假了,等到开春了再去上课。”明煦笑着解释。
又是问一句答一句,这次黛玉也不再开口了。
脾气跟明姐姐不怎么像,笑起来倒是怪好看的,黛玉有些脸红。
见两人都很矜持,如海也不再留人,都放回去了,左右还有些时间,还是让玉儿先适应吧。
出了正堂,黛玉回到自己院子里,拉着紫鹃就上了塌,“好姐姐,你快与我说说。”自己先红了脸。
“姑娘要我说什么?”紫鹃其实也有些懵,却不妨碍她逗黛玉,姑娘自知道林姑爷病了就一直怏怏的,今天倒是好了些。
黛玉挠她,“你说呢?”
“好好好,我说便是。”紫鹃求饶,“你那明家哥哥瞧着好,配姑娘不是正好。姑娘现在还小,但是早定下来也好。”紫鹃心里叹了口气,老太太似乎有别的想法。
“谁让你说这个?”黛玉有些恼了。
“那明少爷自来了江南,就一直在林老爷面前晃悠,表现的好了,被林老爷看中不也正常?”紫鹃重新说,她现在心里也乱。
黛玉把脸埋进被子,她也是这样想的,爹爹给自己看的自然都是好的,只是本觉得这事儿离她远着呢,今天不设防的就与她说了,心里有些忐忑。
不过到底年纪还小,对婚约理解不深,今天又只见了一回,人不在跟前,黛玉自在了些,想了一回儿就放到一边儿了,明日再说不迟,转而又想起大夫说的话来,心下担忧焦急,不小心眼泪便沾湿了被子一角。
紫鹃察觉到了,知道姑娘这是又在担心林老爷,自是一番劝慰不提。
第15章 两府反应
黛玉这日正看着爹爹喝药,明煦就从外头进来了,黛玉朝他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两人几乎这天天在林海这里碰见。
黛玉已经习惯了明煦每日的到来,与他微微相熟,不似初见时的拘谨。
却原来那日见过之后,黛玉第二日去林海处伺疾,明煦已经在了,昨日匆匆一见,话都没说上两句,明煦自然也没什么心思留意其他,这会儿共处一室久了,明煦发现林姑娘行走坐卧或是说话时皆微微喘息,不如常人轻松些。
明煦不知道这“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是不是病,但瞧着小姑娘比旁人怯弱了些。便询问林海,大夫再来时或可为妹妹也诊一诊。有病治病,无病预防,林海也确实担心女儿,自然应允。
大夫来了之后,却说林姑娘无疾在身,身子虚了些,倒还没什么大妨碍,养的仔细了,便没什么,只是似乎平日里用药有些不对。
林海唬了一跳,忙问黛玉平日里吃的药,又让雪雁回去取方子来看,黛玉答吃的还是先前在家的方子,叫做人参养荣丸的。
待雪雁取了方子来,大夫仔细瞧了,说是确实有些不对症,万没有一个方子吃几年的道理,需根据病况如何变化做出调整的,言罢就另开了方,末了还叮嘱了“老祖宗说过的,是药三分毒,平日里吃些养身平和的还好,令千金年纪还小,不宜服用重药并大补之药。”先前的方子是治急症的,救急救病的重药,用的多了,伤身得很。
这个道理林海自然是懂的,只是他忘了女儿似乎不懂,到底年纪小,自己也照顾不明白。
玉儿可以理解,那贾府那么多人呢?竟无一人明白这道理不成用的还是先前在自家的方子,彼时玉儿大病配的药。林海愤怒的直咳,贾家就是这样照顾玉儿的么,竟失查疏忽自此。
黛玉连忙扶住他,轻拍脊背,“爹爹勿怒,是玉儿不懂事。”林海平复下来,也不与黛玉说,指着雪雁,“你来说,姑娘在贾府是从来无病无灾么?竟无延医用药修改方子”
雪雁向来都是心眼少的,问什么说什么,“回老爷,姑娘在贾府的时候,若是病的狠了,老太太也是会亲自看望或让鸳鸯姐姐送东西的,大夫也有请,都是开了方子吃药,平常姑娘犯病或是不爽利就是吃人参养荣丸,通常都是见效的。”
“听你说来,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吃药养着”林海声音有些暗哑。
紫鹃在旁边急得不行,就要插话,刚抬起头,就见那明少爷一眼扫过来,眸子里暗沉无波,平静至极,却无端端的叫人打冷颤,顿时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晓要说些什么了。
这边雪雁继续:“老爷您不知道,贾府不比咱家,人多的很,规矩也乱,姑娘这边请个大夫,恨不得立马阖府都知道了,兴师动众的很,下边的小丫鬟也时常说,如此,姑娘便轻易不请大夫了,哪里不好了,就吃平常吃的药,幸好还是有用的。”雪雁的声音里有几分控诉,她也觉得还是林府自在些。
林海听了这话,心里由愤怒渐渐转为无奈与心疼,见微知著,不难想象,玉儿在贾府过的有多小心,到底寄人篱下,即便是亲外祖家,也不比在自家腰杆直。
将女儿搂在怀里,林海长叹:“这两年,苦了我的玉儿啊。”独女过的不快活,林海心揪的厉害,忍不住老泪纵横。
黛玉也哭,在父亲怀里抽噎着喊着“爹爹,爹爹。”一声声的都是委屈。
明煦见此,带着人出去了,把空间留给这对父女,接下来的话他也不方便在场。
重新说回这日,林海见明煦来了,放下药碗,指着桌上的纸笺说,“煦儿瞧瞧这篇文章,比之你如何”语气里不乏得意。
于是明煦心里就有了数,拿起仔细看了,是一篇描写冬日暖阳的赋,词藻华丽,用典得当,感情纯粹,看得出小姑娘心里的期许,写的确实比自己高明有趣。
“侄儿自认不如,却不知是哪位大才之作”明煦笑了笑,明知故问的配合林海。
林海笑得更得意了:“你这是什么说法比你好了,就是大才不成”他停顿了下,“不过,告诉你也无妨,远在天边,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