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她和安王进宫赴宴,也随身带着那只布老虎。
宴会间,她喜吐难受,便离了席,原本安王要陪她一起出来,但太后问了安王些话,安王没法脱身,她便独自离了席。
当时天色已暮,皇宫里灯火昏暗,上弦月冷冷清清挂在夜色里,有种说不出的冷意。
那个时候,很多人羡慕她,羡慕她嫁给才貌双绝的安王。
但京城里也有许多王公贵族是看不起她的,毕竟她是罪臣之女,低微卑贱,粗鄙不已。
每次赴宴,总有人对她冷嘲热讽,说她攀高枝,说她配不上安王,就连宫中侍女,也大有看不起她的。
至于太后,虽然没有明面上表现出看不起她的态度,但言谈举止间,都是对她的冷漠。
刚开始她有些在意,后来经历多了,也就不在意了,毕竟她已经是安王的正妃,她不需要别人如何看她,只要安王爱她就够了。
安王妃离席,为何离席,并没有人关心。
白秋也落得自在,出了大殿,寻了块卧石,坐着与小桃栀讨论西市又出了那些新鲜小玩意儿。
那时正值深秋,秋风带着凉意,吹冷了她的指尖。
“小桃栀,你去殿内把我的披风拿过来,天气有些凉,我怕冻着孩子。”白秋一边把冰凉的手指放在脸颊两侧取暖,一边吩咐道。
小桃栀领了命离开,白秋离开卧石,找了个避风的地方靠着。
夜晚的皇宫安静极了,偶有凉风簌簌吹过,偶有侍卫整齐的脚步声远远传来。
白秋又是一阵喜吐,还未缓过劲来,便听到身后的动静,她以为是小桃栀回来,便没回头,只说:“你这次倒快,快将……”
边说边转身,看到来人不是小桃栀,顿时收了话,朝那人看去。
因为光线昏暗,只看清了那人的轮廓,并没看清长相。
见那人站在她面前不动,也不说话,白秋向后退了几步,靠在石柱上,抬头看着来人,心下有些慌张,问道:“你是谁?”
那人却不说话,朝她靠近两步,她靠着石柱,退无可退,心脏砰砰直跳。
那人在她面前顿住脚步,缓缓俯身……
正当白秋准备问他要做什么的时候,那人俯身弯腰,在她脚边捡起一样东西,握在手心,放在她眼前。
尽管烛火昏暗,白秋还是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她的布老虎。
那人说:“可是你掉的?”声音低缓,很是好听。
白秋点点头,伸手要拿,那人却往后退了一步,说:“做的如此精致,虽说是小孩子的玩意,朕也十分喜欢,不如把它送给朕吧?”
白秋闻言大惊,此人竟是皇上?
她立即俯身行礼:“臣妾无知,冒犯了皇上,还请皇上恕罪。”
皇上把布老虎收在手心,背在身后,语调含笑,说:“你若把这小玩意送给朕,朕就恕你无罪。”
白秋顿了一下,没想到皇上竟然也会喜欢这些小玩意。布老虎是她给孩子准备的,她爱不释手,如今却要送给一个陌生人,尽管那人是九五至尊,她还是很舍不得。
她一犹豫,皇上便又朝她靠近,低声说道:“若是舍不得送,那朕用楚凉玉和你换好不好?朕一直觉得,这世上只有你配得上这块楚凉玉。”
白秋被皇上强大的气场包围着,有些透不过气,正要拒绝,皇上突然附在她耳边,声音低哑富有磁性,说:“如何?嗯?”
那么近的距离,让白秋难以适从,后面是石柱,前面是皇上,她躲不掉,便闭了眼睛,道:“皇上喜欢,臣妾送您便是,楚凉玉太贵重了,臣妾不敢要……”
话音落,空气沉寂了片刻,随即听到皇上一声轻笑,缓缓和她拉开距离。
远处有细碎的脚步声慢慢靠近,想来应该是小桃栀拿着披风过来,白秋不由自主松了口气。
皇上把布老虎塞回她手里,说:“你若不要楚凉玉,朕也不要你的东西,夜深风寒,容易着凉,早些回殿内吧。”说完,便消失在夜色中。
小桃栀捧着披风过来为她穿上,说:“安王刚刚出来找您……”
白秋回过神,紧了紧身上的披风,把布老虎放进袖剑里,便回了宴会。
之后这件事便被她抛在脑后了,随着时间遗忘在记忆长河里。
这只是她的人生中最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就好像走路时突然被石块崴了下脚,事后谁还记得那块石头是圆是方,是白是黑。
如今乍然想起,白秋突然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懵懂,遥远,模糊。
前世被遗忘的记忆与此刻的情景重合,除了感慨,白秋还生出一丝疑惑。
这是巧合?还是秦连有意为之?
若是后者,那秦连为何要这么做?他到底是谁?
第31章 零碎时光
自上次秦连给她布老虎, 对她说了奇怪的话之后,白秋对秦连越发好奇。
她觉得秦连和她两世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到底是何关系, 她又想不清楚。
只是从这以后,她对秦连的关心比以往更甚。
就比如,平常用过晚膳,秦连都会叫她出去走走,她似乎已经习惯了, 可今天, 秦连没跟她一起用晚膳, 更没有拉着她出去散步。
天色昏黄时, 她独坐无聊,命小桃栀去问秦连为何没来, 小桃栀问了来回:“皇上在议政厅与众臣议事,听说是南方大旱, 难民北上, 暴乱渐起,情况危急,这才没有过来。”
白秋点点头,心里生出异样的情愫,原来这位皇帝不仅无微不至地对她好,对他的子民,也同样爱戴有加。
而此时的议政厅内,秦连正与众臣商议救灾一事, 众臣各执己见,吵的不可开交。
秦连揉着眉心,耐着性子听众臣争论。
王公公进来,附在他耳边低声说:“回皇上,刚刚皇后娘娘的贴身婢女桃栀来过……”
秦连挑眉,王公公继续说:“过来问皇上晚膳在哪用,可还去朱雀宫。”
秦连听了,嘴角勾起淡淡的笑,出神片刻,然后对王公公说:“朕知道了,让皇后早点休息,今晚不用等朕了。”
王公公领命离开,底下众臣争论得热火朝天,秦连的烦躁顿时一扫而空,噙着笑听众臣论策。
众臣见皇上脸色不再阴沉,越发大胆献策,一时间,议政厅内唇枪舌战,好不激烈。
直到亥时,南方赈灾一事方才定下来,任命派人,颁诏遣事,散会已是深夜。
案前的菜凉了又换,换了又凉,秦连却是没有半点食欲。
南方大部分地区两年干旱,整年颗粒无收,难民越来越多,纷纷北上,暴乱不止,渐有蔓延加剧的趋势,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关乎山河社稷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
上一世同样出现旱灾,当时他刚刚登基,内忧外患不止,对于南方旱灾确实有所疏忽,导致后来发生了无数悲剧。
尽管后来补救回来,但因为他的失误造成人、财、物的损失,却是无法抹去的。
这一世,对于此次旱灾,他是万分上心,上一世所有的疏漏一一派人监管,不能容忍有丝毫差错。
“皇上,该用晚上了。”王公公在一边提醒道。
秦连回过神,看着案前的菜,依旧毫无食欲,许久,他说:“皇后可睡下了?”
王公公回:“皇后娘娘一个时辰前就已睡下。”
秦连微勾嘴角,长舒一口气,散去一身疲惫,起身道:“去朱雀宫。”
王公公端着盛菜漆盘,追问:“皇上,这晚膳……”
秦连背对他,抬手摆了摆,说:“晚点再吃。”
王公公无声叹息,都三更天了,再晚些就该和早膳一起用了。
秦连来到朱雀宫时,除了几个守夜的宫女太监,再无其他人。
推门进去,殿内寂静无声,隐有暗香浮动。
秦连轻声来到榻前,借着昏暗的烛光,一寸一寸勾勒秋儿的睡颜。
榻前掉落一本书,应该是秋儿睡前看的。
秦连轻轻捡起来,收于袖中,打算闲时看一看。
无论前世还是今世,秦连从识字开始,看的听的都是正统典籍,从四书五经到策论战史,父皇太傅不让他看无用之书,他也时常对那些闲书话本敬而远之。
自娶了秋儿以后,宫中时不时便出现几本闲书,起先他以为是哪个小宫女偷藏起来看的,正要责罚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