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夫人合计得了九百现银,开出来九张入股书。她似乎很高兴,每人送了同样的谢礼之外,还单开了一席宴请她们吃酒。酒席上,她将郡守李恒找来,当面说甚要郡守府的公账上拨银子,算是政府投资,连着龙口商会送来的好几千银子,立马就要开干起来。
刘氏听得云里雾里,见郡守二话不说地同意了,回家同王从事道,“郡守当真爱重夫人,随她玩得开心呢。”
王从事却有些抱怨,“也是过于儿戏了。郡守今日将咱们投钱的几家男人全找过去,说既然入了股,就要当自己的事情做起来。让咱们九人排班,轮着去庄上驻守,监管后面商会请过来的人——”
啰嗦一通,大意是说龙口顾家那个商会,投了五千银子、种苗并一百的庄人来,占七分股;郡守府的一千银子,占二分,算是义仓所得;剩余的一分是他们这九个小股东分。
刘氏听得仔细,“倒是像正经做事的样子。”
“做事不怕,只怕人捣乱。”王从事愁苦得很。
刘氏狠不相信,“那些人捣乱,能干得过咱们郡守?郡守那可是——”
杀人不眨眼呐。
捣乱自是有人捣乱,然因李恒这煞神在,也只嘴上的功夫罢了。
无非是言语郡守夫人不懂规矩,没有礼仪,收刮下属,贪财等等。
李恒和魏先生自然是听见了,只冷笑三声而已。李恒每日骑马去城外的校场,耀武扬威,马蹄声敲得全城心惊胆战,说得两日便没再说了;魏先生却极客气,日日将那几家的男人拘在郡守府上办公差,历年的案子和账目点算出来,凡有那不清楚的,当场便要辩得清楚明白。
一手军,一手政,搞得下面人苦不堪言。
顾皎晓得李恒怎么帮自己出气的,道,“郡中的士人被你收拾过了,既恨你,又怕你,短时间来应不会有甚动作。最多不支持你,不给你银钱使,冷落你。咱们若是无钱,总要被他们制肘,若是有钱,他们却拿咱们没办法了。因此,农庄建起来便尤其重要,更要想别的生财之道。至于河口、京州和远川三郡,名义要受你管,可马家人现根本不睬你吧?”
“不急。”李恒慢条斯理,“辜大都看着呢。”
辜大自然也跟着顾皎来郡城了,他不入内宅,挂在李恒的侍卫名下,做些暗活儿。郡城周围的小城,山庄,何处有流民,何处有山匪,他当真摸得一清二楚。
“你要作甚?”顾皎好奇死了。
李恒笑一笑,“老把戏,剿匪。”
李恒说要剿匪,那是当真有土匪。
京州王兵败后,许多士兵和民夫失了路,就近没入山中,占山为王。他们劫掠附近的庄人和来往小商贩,日渐势大起来;又因二三四月青黄不接,许多农人连农作物的种子也无,又被土匪骚扰得痛苦,干脆也入了山。
只辜大带人探明的,郡城官道附近便有三四拨稍大些的土匪。
士人们住在自家的庄子和堡垒里,又有私兵和护卫,自然无人敢去抢;可来往的行商却吃了偌大的苦头,日日有人上书请李恒做主。
特别是顾青山,领了一百民夫并工匠来建农庄,又带了许多茶叶和货品,要往北方卖。茶叶金贵,在大漠里能直接当钱使,因此便被盯上了。距离郡城不够五十里地的时候,便冲出来十多匹马,十几把长刀,一通乱砍,砍翻了护卫和车夫,夺了一车茶叶便走。
李恒的亲老丈人被抢,土匪的事便不能当没看见。他亲点了几百先锋军,要去打土匪。可动刀动枪,难免就要动钱,问顾青山要了许多银子。顾青山给了银子,李恒又说土匪祸害的不仅仅是行商,还有本地的士人,因此叫魏先生也去问那些士人要钱。不见钱,他就不剿匪。
这般无赖行径,实在令人不齿。然林立的刀锋守在庄外要收钱,若是不给钱那些兵立马就能成匪。于是,被李恒杀过一回的士人家,只好忍痛将银子搬出来。更有其它三郡的马姓郡守,因刚投到青州王账下,寸功未立,要告李恒的小状也无处告,只好捏着鼻子送了许多银子来。给钱,免灾,双方也算是有默契,钱给了,李恒就不去那三郡闹事。
因此,银子搬到郡守府那日,周志坚立马领了兵士冲去匪窝。一通杀,宰了几十个人头,高挂在城墙上。
此时,便算是完结了。
李恒十分满意,让魏先生写了一篇文采风流的文章,夸奖那些士人深明大义,又说马家果然是青州王的忠臣。
真真把人恶心得够够的。
顾皎本以为自己已经够不要脸了,不想李恒和魏先生才叫真不要脸。只一通威逼,居然轻飘飘搞来几万多的银子。她目瞪口呆,“你们这样,和土匪有什么区别?”
李恒笑,“你以为,甚是军权?”
魏先生也道,“非常时候,行霹雳手段。你当真以为和士人讲道理,他们就把钱拿出来了?”
“他们本就恨咱们欲死,也不多这几分。只要争得一年时间,产出许多粮食来,后面自然有无穷的回转余地。”李恒安慰顾皎,“你有许多仁慈的道理,等到这几个郡认我为主了,再慢慢讲也不迟。”
论杀人和争权夺利的本事,顾皎自愧不如。她略想了想,道,“剿匪要剿,仁慈的手段还是要行的。咱们写告示出去,只说郡城和商会要在五牛道那处建新庄子,现招庄户和庄人。只要说得出名姓的人来投,去庄子上正经干活,便包一日三餐和一年四身的衣裳。农闲的时候去做修路和修水渠的活,再单给工钱。”
若能做良民,谁愿当土匪呢?
李恒想了想,点头同意。
顾皎在北方为着粮食烦恼,顾璋却在南方如鱼得水。
他拿着王允先生的信,顺利地通过三川道,走水路向南方。
有人来接应,将车马引去了一处姓徐的庄上。
车厢打开,一个个木头箱子搬下来,最终起出了七八百余斤土豆种来。
有个文士掏出一颗土豆,奇道,“这便是王先生信中所言,亩产超水稻十倍之物?”
“然!”顾璋点头。
“比起青州王的红薯有些不如,但却也相当可观了。”那文士招了人来,便要开始下种。
顾璋便按照顾皎的信中所言,如何将一颗土豆按照芽口分切成五六块,裹上草木灰埋入土中。又如何育苗,如何浇水施肥,最终得了一大片七八亩的土豆地。七八亩地少,但到了六七月便能产出一万来斤的种子。南方气候暖和,一年种两季土豆是寻常。便立刻将那些种子在八月种下去一百多亩,以十倍的速度翻出去,待明年便能大丰产,养活一支队伍了。
那文士却有些忧心,“高复来势汹汹,岂能等到明年?”
第130章 开颅
都城。
四门守卫森严, 来往均有兵甲。
温佳禾戴了幂离,同海婆一道去市场订些日常使用之物。然米面飞涨,各种布匹也是紧缺,若下手晚了, 连吃食也困难。幸而先生神机妙算, 自龙口回来后便料到事有变, 从三川道买了许多米面来囤, 现厢房堆的那些,吃三四年不是问题。
一主一仆散着去东市,不想一队兵丁推开人群,在坊市门口圈出好大一块地, 敲锣打鼓地说些甚。
燕州王府上养得许多美貌姬妾, 其中一人常年头痛不已,严重的时候呕吐不止, 以头撞墙也无法止痛。近一年来到处求医, 通无效果。现将赏金提到一百金,只要敢揭榜的,先付一半。
人群看热闹的多,敢去揭榜的几乎没有。
温佳禾看了一会子, 随意买些点心,家去。
先生在院中观察那几株土豆苗的长势, 自二月底下了种去, 长得两三个月, 已将小半的院子遮盖起来。他十分珍惜, 日日浇水施肥,还用了布巾去擦拭豆叶,打理得干净清爽极了。昨日甚至还挖了一小株出来,让温佳禾称重,计算收成,算了好半日。温佳禾以为他在核实产量,不想王先生却道,“产量倒是好的。只这般算下去,起码得拖延到明年。”
这个明年,温佳禾心中也有数。龙口产的红薯第一年便在青州王那处打响了名声,助他得了京州,现已是各家诸侯谋臣案头上的矜贵物,只奈何未见实物;土豆被顾璋送去了南方徐家,那徐家乃是先生旧友,又是袁都督座下的粮商。因土豆种子数量有限,需得一两年时间推广培育种子,放才能显出效果来。现燕州王在都城之外的汤原摆开阵仗,要往南去迎击青州王和袁都督联军。若要增加联军的胜算,时间拖得久些,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