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及良时+番外(66)

作者:初云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也没多想,只当是柳祭酒喜欢儿子,所以才留下,以示亲近,哪里想得到,等到晚间时分,姚轩到了书房,便丢了一道霹雳与他。

“什么”姚望惊异道:“你说,与柳家商定结亲”

“是,”姚轩道:“父亲没有听错。”

“什么时候的事情,你竟自己就定下来了”姚望一肚子疑问,隐约有些怒意:“我怎么不知道”

他这般作态,倒不是觉得柳家门第低,只是觉得儿子翅膀硬了,居然什么都没说,便不声不响的将事情定下来了,太不将他放在眼里。

姚轩十分了解姚望心中那份大家长的权威心思,也不欲同他攀扯,只拿锦书出来压他,言简意赅道:“这是姐姐的意思。

之前柳家透出一点意思来,我递信去问,前不久宫宴时,姐姐才叫外祖母带了信过来。”

“哦、哦,原来如此,”一提起长女来,姚望便气弱起来:“原是娘娘的意思。”

“柳家的二姑娘德才兼备,颇受赞誉,这桩婚事若是能成,也是良缘,”姚望语气感叹:“你的福气。”

不管怎么说,作为父亲,姚望的心意总是在的,姚轩也没有拒绝,只是温声道:“两家结亲,自然不可敷衍,请父亲择日登门,同祭酒大人商榷往来仪礼吧。”

“你是长子,柳二姑娘又是出身名门,”姚望看着这个渐渐脱离稚气,一日日出众起来的儿子,语气感慨:“自然是要谨慎对待的。”

说是有了婚约,可归根结底,离着成婚,怕是还有的等。

现下能够做的,也是两家正式会面,递交厚礼,订个日子罢了。

老太爷夫妇的私房全在姚轩手里,加之此前锦书封贵妃乃至于封后的重重赏赐,他家底也是不薄,寻一份体面的厚礼过去,总不是难事。

只是姚望不肯叫他插手,说这是姚家这一代里第一个娶亲的,不能马虎,便赶他去读书,自己忙着张罗。

张氏看他将账房里的簿子翻了一遍又一遍,心头疼的滴血,忍了又忍,还是抱怨道:“娘娘入宫前说的分明,虽说一家子还在一起,也只是这么个名声,内里早就是分割开的。

夫君现下如此,可不是在割阿盛阿瑾的肉,去补贴别人吗。”

“都是骨肉至亲,怎么就成了别人,”姚望皱着眉看她:“再者,你当阿轩缺这点东西不成,我这么做,只是想叫他念阿盛阿瑾几分好,他日多加关照罢了。”

“都是一家人,做什么闹得跟生死大敌一般。”

张氏盯着他面前那张单子,眼珠子都险些红了,哪里还顾得上听他说了些什么,恨恨的一搅帕子,走了出去。

姚轩与柳二姑娘结亲,这消息自是瞒不住的。

不必说赵旭远与陈立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只是皇后娘所在的姚家与贤妃连襟的赵家所发生的这些龃龉,便足以叫人津津乐道许久,更何况,其中还掺杂着才子佳人的故事呢。

贤妃听人说了,也只是冷笑:“柳无书不识抬举,也不是一日两日,总要腾出手来收拾的,便先叫他蹦跶两天,只是姚家,这样光明正大的打赵家脸,未免太得意了。”

身侧的宫人试探着开口:“那娘娘的意思是”

“之前那事儿,王家人不是一直不乐意吗,我便助他们一助,”贤妃长眉一挑,道:“今春的柑橘倒是好,送一筐往静仪长公主那儿,说我惦记着她呢。”

宁海总管小心翼翼过去的时候,圣上正低头批阅奏疏,笔尖将将抬起,便看见他了:“怎么,出什么事了”

“圣上,”将杯盏轻轻放下,宁海总管轻声道:“贤妃娘娘请了静仪长公主家的幼女与王家的姑娘入宫,说是宫中寂寥,给她做个伴儿。”

这等小事圣上是不会管的,他低低应了一声,正待摆手示意宁海退下,却忽的想起什么来:“贤妃事先,告诉皇后了吗”

宁海总管低下头,声音压低:“没有。”

圣上抬起眼来,问:“皇后怎么说”

“娘娘什么都没说,只做不知。”

“是吗,”圣上眉头微蹙,随即松开:“她既有章程,便不必去管。”

第47章 施恩

过了正月十五, 空气中的年味儿便淡了, 连带着风中的冷意, 似乎也消减许多。

“娘娘,”红叶正低头为锦书剥榛子,一面将雪白的仁儿放到玉碗里,一面低声道:“贤妃娘娘叫人来宫中作伴, 倒是没什么大错, 只是连说都不同您说一声,未免不该。

——贤妃娘娘逾越了。”

“更不必说,她还将王家的姑娘接进宫来,明眼人一看便知, 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必管她,”锦书慵懒的靠在软垫上, 眼睛合着:“又不是什么天塌地陷的大事, 由得她去。”

“是。”红叶见她不欲多提, 便合上嘴,忙着眼前事了。

红芳推开门进来, 见锦书醒着, 笑盈盈道:“娘娘知道吗, 奴才听文苑的内侍说, 今日在课上, 二殿下被秦太傅夸了呢。”

“被夸奖了?”锦书淡淡一挑眉,睁开眼来:“说说看。”

“奴婢也只是听人说了几句,知道的倒不清楚, ”红芳道:“仿佛是太傅提起兵书来,偶然间问了几位殿下一句,别人都答不上来,只有二殿下说出来了。”

“是吗,”锦书扶着一侧的宫人的手,坐起身来:“他人呢?”

“二殿下刚刚才回来,”红芳轻声问:“娘娘要见一见他吗?”

“有点意思,”锦书莞尔:“叫他过来吧。”

这等跑腿的事情,自然是不需要红芳去做的,摆了摆手,便有宫人往偏殿去了。

承安性情执拗,也很要强,只是掩盖在淡然的外表之下,寻常人看不出。

那日锦书命人将文苑教授过的书目送过去,他便咬着牙,一本一本开始翻阅,虽说不能将其全部背诵,却也想尽力混个眼熟耳熟。

他虽聪明,却也不是绝世天才,短短时间内,想要倒背如流,自然是不可能,只是太傅们心中也有分寸,这几日说起课业来,倒也不为难。

虽然这样说,可归根结底,期望也是没有的。

这也是他能够得到秦太傅夸奖的原因之一。

一个不对他抱希望的人,忽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太傅受到的震动,自然是更大的。

只是几日不见,承安周身气质便大有改观,眉宇间隐约的阴鸷消散,人也更添从容沉稳。

锦书目光落在他面上,似是探寻:“今日太傅,问了你什么?”

承安被她看的有些不自在,别过脸去,道:“将有五危,何也。”

锦书点点头,又问:“你怎么答的?”

“照本宣科罢了,”承安语气淡淡,只是微微明亮起来的眼睛,透露出他心中的期许:“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锦书听了,没有夸奖,反倒是一笑。

“后来,被其余人取笑了,”她看着他的眼睛,问:“是不是?”

少年薄弱的自尊心猝不及防的被她撕开一个口子,承安目光一黯,有些难堪的低下头,掩饰掉自己的不自在:“是。”

锦书低头,伸手去捉玉碗里的榛子,语气是一如既往的舒缓:“说你只知道这些偏门,投机取巧,是吗?”

“……是。”承安眼睑低垂,口中应声,余光却不由自主的去瞥她手指。

那纤细的指是玉一般的润泽,指肚带着浅浅的粉,指甲修剪的整齐,干干净净的,连色也不曾染,清素素的美。

他也不知怎么,忽然觉得心中惆怅更深了一层,顿了一顿,才低声道:“其实,他们说的也不错。”

圣上此前未曾封后,诸皇子便皆是庶出,论及身份,也说不出高低贵贱来。

顶多也就是三皇子占据母家的优势,比别人稍稍高一些,而二皇子承安因为不为圣上所喜,地位垫底。

但剩下的几位皇子,身份便相差无几了。

可是现在,因为被皇后教养,承安也算是半个嫡子,加之齿序居长,自然是越过他们去的。

这也叫另外几位皇子心中不喜,每每联合在一起,挤兑这位年纪最长的皇兄。

这次见他被秦太傅夸奖,心中更是不忿,免不得联合在一起,说几句酸话,刺他一刺。

承安随生母一道长大,早就见多了世人冷眼,对此虽不在意,可或多或少的,总会伤神。

上一篇:温香软玉下一篇:前任当丞相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