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及良时+番外(54)

作者:初云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只是众人心中虽惊讶,却也不是真的惊掉眼球。

——贵妃虽占了一个贵字,可归根结底,还不是一个尊贵些的妾?

旁人见了,左不过是恭敬些,小心伺候着罢了。

可是这一回,锦书册封皇后,众人受到的震惊,就是难以言表的了。

什么是皇后?

在礼法上,皇后也只比皇帝低一等,俗称小君的。

更不必说皇后所拥有的对于后宫妃嫔的直接处置权,以及对于皇子公主婚事天然的影响力了。

这一次的消息传出去,当真是引起一番轩然大波来。

贤妃早就称病,听闻这消息,更是不愿外出见人,只在自己宫中将一口银牙咬的嘎吱直响。

不只是她急,她身边的宫人也急。

她们并不是宫中选派到披香殿的,而是贤妃入宫时带着的,萧家出身的侍女。

真正急的也不是这几个侍女,而是萧家真正的主事者们。

贵妃入宫前,宫中最有优势的皇子便是贤妃所出的三皇子,没办法,他的本钱太雄厚了。

强大的外家,位尊的母亲,现存皇子之中,除去二皇子,便是他年纪最长。

而且谁都不知道圣上不待见二皇子,莫说是给他皇位,便是死了,只怕也未必会有多伤心。

如此一来,三皇子的前景,自是极为光明。

可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贵妃被册封为皇后,本就触碰到了许多人心中敏感的尺度,加之她有身孕,若是生子,更是大大的忌讳,自然被人视如仇寇。

更不必说圣上年富力强,有足够的时日教导新生的皇子,亲自为他保驾护航,登临至尊。

“娘娘,皇后现下有孕不过一月,能不能生下来,生下之后是否为男都还待定,这是天意,谁也不好说。”

宫人压低声音,劝慰贤妃:“可饶是如此,咱们也得尽一尽人力呀。”

“尽人力?”不过一日功夫,贤妃便憔悴许多:“圣上这会儿只怕盯得死紧,我可不要过去触霉头。”

“再者,”她凉凉一笑:“比我们还要着急的,大有人在呢。”

宫人不解的蹙了一下眉。

“姚氏做了皇后,也将另一件事扯到了眼前——从前的王氏,究竟要不要追封?”

“便是不追封皇后,也得有个名分吧。”

贤妃所说的王氏,便是圣上为晋王时的王妃,只是早早便过世,现下圣上登基十数年,早就没几个人记得她了。

可是只需细想便能知道,能够压得出身大族的萧氏与当时后族侄女的徐氏,叫她们做了侧妃,王氏出身的王家一族,自然也是不可小觑。

“娘娘,”那宫人蹙眉:“王氏当年死的难堪,圣上只是晋王时都毫不留情,更不必说现下御极多年了,哪里会给他们脸面。”

“这同我有什么关系?”贤妃漫不经心的一笑,眸光微深:“便将圣上与咱们的皇后娘娘一道,去同王家攀扯吧。”

那宫人垂眸,没有再说什么。

正如贤妃所想,知道圣上新近册封皇后,王家内部已经是一片混乱。

昔年的晋王妃是王家长房的嫡长女,这会儿最是不平的也是他们。

“圣上册封皇后,这谁也说不出错来,只是,”一个约莫五十的夫人皱着眉,隐隐不满:“却将真儿放到哪里去?”

按照旧制,新君登基时,便会加封生母与先帝后宫妃嫔以及后院妻妾,以示恩德。

今上登基时亦是如此,唯一被遗落掉的两个人,便是因为二皇子一事触怒了他的徐氏,以及他为晋王时的王妃王氏了。

这种东西都是名分上的,便是没了,也不会叫人少块肉,可是对于权势财富皆是顶尖的大家来说,这种脸面上的名分,比什么都重要。

圣上当年这般行事,可是在徐家与王家脸上齐齐扇了一巴掌,打得他们眼冒金星,好不难堪。

可是没办法,谁叫他们理亏呢,也只能受着。

徐妃是因为移花接木,叫侍女生了二皇子,王氏则是因为看庶出长子不喜,暗地里下手,将其除掉了。

只看圣上此时雷厉风行,便知道他年轻时不是什么水柔性情。

大婚之后本就同自恃名门出身的王氏不睦,没多少夫妻情分,偏生等到暗害长子一事查明之后,王氏又抵死不认,连同王家一道对圣上施压,意图将此事掩盖过去。

长子之死本就叫他极为不满,连同母家威逼更是叫圣上生恨,这事彻彻底底将圣上激怒,一条白绫将王氏勒死,入宫向先帝陈清后,随即向宗正寺报了王妃暴病而亡,雷霆之势,迅速的处理了此事。

王家未曾想他如此绝情,出手狠辣,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加之先帝也有意为他遮掩,到最后,这事儿便不了了之了。

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所以无论是圣上还是王家,都不曾再提,外边人也只道是晋王妃红颜薄命,早早去了,却不知内情,也算是叫彼此之间脸面好看。

等到圣上登基时,并未追封王氏,王家便有些不舒服,只是想着自家理亏,这才勉强忍了现下连新后都册封了,晋王妃的追封却没下来,却是在整个长安面前,又一次狠狠扇了王家耳光。

“不管怎么样,总要有个说法才是,”王家老太爷年过七十,须发皆白,神情却隐含锋锐:“真儿死了,难道咱们王家,到头来什么都得不到?”

老太爷面目肃然,也无人敢应声,他侧一下头,看向长房:“老大,你怎么想?”

“如今之计,不过两条路可走,”长房道:“要么求圣上追封真儿,要么……再送一个进去,谋取高位。”

这话一说出口,身边的大夫人便隐晦的看他一眼,眉眼隐约怨愤,只是顾忌老太爷,所以没敢表露出任何不满来。

她膝下有三子,先前的晋王妃却是她独女,先前去世,很是伤心了一阵子,等到圣上登基,却无追封,就更是怨恨。

无论为人如何,天下母亲总是盼着儿女好的,她想要的,自然是叫女儿得个追封,风风光光的葬进皇陵去。

可她也知道,在利益面前。老太爷不会喜欢那些名声的东西的,也不会支持。

——他只喜欢能够切切实实拿在手里的,能够叫王家得到好处的东西。

心里明白老太爷想法,可是大夫人也不能不恨。

王家三房人,二房三房的嫡女都已经出嫁,庶女年纪还小,年纪合适些的,也只有大房的几个庶女了。

凭什么呢,她女儿死了,多年不得安葬入土,如今却叫那几个贱妾生的女儿踩着她亲生骨肉的尸骨,爬到高位上去吗?

如何能叫她情愿!

大夫人猜的一点儿不错,丈夫那话说完,老太爷便赞许的点头:“不错,总算是不糊涂。”

“我记得,”他眯起眼睛,道:“你们那儿有个叫阿惠的女孩子,相貌生的很好。”

“是,”大房应道:“几个庶女中,就数她最出挑,人也机灵。”

“那便是她吧,老大家的,”老太爷转头去看大夫人,浑浊目光中锐利不减:“从今日起,阿惠便记在你名下,好好教她规矩,仔细调教。”

“云飞云鹏几个也是姓王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缓缓道:“你也不想害了他们吧?”

这就是拿她几个儿子来压人了。

大夫人心头恨得滴血,面上却适时地带上了笑:“父亲放心吧,我会好好教她的。”

“那就好,”老太爷低下头,转了转干枯手腕上的佛珠:“放出消息去,就说我病重,几乎下不得床。”

~~~

天气依旧是冷,但对于锦书而言,却还是融融的暖。

年夜便在眼前,她作为宫中最高位者,本应极为忙碌的,只是占了有孕的便宜,别人忙的热火朝天,她倒是落个自在。

年夜照旧是在承明殿行宴,极是繁华鼎盛。

圣上的宫妃与诸皇子公主自是不必多说,先帝留下的未嫁公主们同生母一道,再加上圣上几个封王的兄弟与外嫁的公主驸马,殿内当真热切。

这样的时候,锦书作为新晋的皇后,自然会惹来诸多目光的盘桓。

她心中明白此节,自是不愿多生是非,劳心劳神,也未曾早早过去,只在内殿等着圣上,同他一道过去。

贤妃前几日告病,年夜却不敢缺席,几日功夫,她便憔悴好些,饶是面上扑了粉,也能看出几分倦色。

上一篇:温香软玉下一篇:前任当丞相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