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食神[重生]+番外(89)

赵母说了句:“安安,别老是欺负别人计嘉树。”

“我知道了。”

赵安不甚在意地回了一句,手上动作一点都不含糊,用筷子给计嘉树加了一块水煮鱼,平时计嘉树就喜欢吃辣,每次辣得满脸通红也要继续吃。

计嘉树直接咬住赵安的筷子,显然想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结果因为动作幅度太大,不小心咬到了自己的嘴唇,疼得计嘉树龇牙咧嘴。

看到计嘉树的表情,赵安立刻靠近计嘉树,然后说道:“张嘴让我看看。”

然后计嘉树就听话地张开嘴,让赵安检查。

“好了,今天不准吃辣椒了。”

虽然只是嘴唇破了皮,问题不大。但是辣椒会刺激伤口,所以赵安面无表情地下了辣椒禁令。

计嘉树立刻可怜兮兮地望着赵安,因为最疼无法开口说话,直接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我想吃辣椒。

“不行。”

赵安多么狠一男的啊,居然能够拒绝计嘉树的眼神攻击。

计嘉树只能默默地夹起眼前的清炒冬瓜片。

看着赵安与计嘉树的互动,四个家长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算了,就让这两个孩子自己去折腾吧,反正这两孩子足够让人放心。

这样的打闹他们也见过无数次了,他们丝毫不担心两人会真的与对方置气。

不过,今晚两人也没有完全放肆,第二天一早二人就回到学校进行估分,毕竟这关系到之后录取的事情。

估分结果二人感觉都还不错,尤其是计嘉树那个国家教育局特别认定的50分,真的是让所有的高考考生眼红。

算上这五十分,赵安觉得自己都不一定能考过计嘉树。不过赵安也没有任何的嫉妒,只是单纯地为计嘉树感到高兴。

赵安突然想到:以计嘉树这个分数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恐怕是有史以来最高分吧。

遐想一番之后,赵安便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毕业季有太多事情需要做了,班级的聚餐、同学录的留言、谢师宴的安排……

虽然平时赵安和计嘉树形影不离,但事实上他们两和班上其他同学关系也相当不错,高考完这几天大家天天都腻在一起玩。

从蓉城的游乐场到电影院,从青世山到都河堰,蓉城附近能够玩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已经有人开始商量着旅游的事情了,但这些宏伟计划还是得等着成绩下来再说。

而赵安玩了两天则又开始忙碌起来。

第78章 人才市场

1996年1月, 华夏政府颁布了一个名为《不包分配暂行办法》的文件,这意味着以后的高等院校毕业生需要自行解决工作岗位。

当然,真正大规模实施还是98年的事情, 现在蓉城的人才市场才还处于新生阶段而已。

赵安在这个暑假里需要做的事情,他一个人可做不完。而且之后前往大学读书,他也不可能事事亲为, 招揽人才已经势在必行。

蓉城,人才市场。

今天是七月最大的一次人才招聘了,不过今年本科生、师范生大部分还由学校、政府分配工作, 来人才市场的大部分是专科生。

可别小瞧专科生, 现在华夏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实行扩招,专科生也不是那么容易考取。

人才市场为每一个来前来招聘的单位准备了单独的招聘台和KT板,上面印着招聘单位的名字。

而此时的赵安就坐在一块印有“红秀食品有限公司”的KT版下。面前应聘者来来往往, 但几乎没有人在赵安面前停留。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赵安虽然个头很高,但是皮肤暴露了他的年龄。很少有人会相信一个不到20岁的招聘官,哪怕这名招聘官看起来再沉稳。

赵安也不急,他现在抱着的是宁缺毋滥的态度。直接根据招聘者年纪就放弃机会的应聘者,也不是他的目标。

之前有好几名来咨询的应聘者, 赵安都不是特别满意。他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工作能够尽快上手的助手, 而是不是对于市场什么都不了解的菜鸟。

暑假只有不到两个月的世界, 他想在去上大学前,尽可能先把生意大概的框架铺开,抢占先机。

此时, 人才市场内一名男子一个个招聘台挨着咨询,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终于走到了赵安的面前。

看见如此冷清的找平台,男子面色未改,直接大方地在赵安面做了下来,然后问道:

“您好,我叫王泽刚,我能咨询下贵公司招聘什么岗位的员工吗?”

“你可以先看看。”

赵安直接拿出一早就打印好的资料递给对方,上面明确地罗列赵安所需要招聘的岗位、要求,不过薪酬一栏无一例外,写了面谈两个字。

接过资料后,王泽刚立刻开始,他的表情认真了不少。

这年头能这样打印招聘资料的单位可不多,他刚才在人才市场里逛了这么久,大多单位直接用纸板写了招聘岗位,然后标了工资。而且红叶食品,他总觉得自己在哪里听过。

“这是我的简历,请你过目。能麻烦为我详细介绍下红叶食品的情况以及市场工作的内容吗?还有工作地点方面的问题。”

刚才走过十多个招聘台,王泽刚都没有拿出自己的简历,这还是他第一家如此重视的公司。

简历上赫然写着:王泽刚,毕业于巴蜀大学,法律专业。

这下轮到赵安惊讶了,因为他知道这所大学是SC省内为数不多的重点大学,

按理现在说从巴蜀大学出来的毕业生,学校会包分配,各种大型企业也会抢着要,没必要来人才市场找工作。

想到这里,赵安难免多了丝疑虑说道:

“巴蜀大学的高材生怎么会想着来人才市场工作呢?”

听到赵安的问题,王泽刚笑着从随身携带的书包里拿出了巴蜀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解释道:

“我们学校分配的工作绝大部分是国企、政府部门或者律所。不过现在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不想错过这个浪潮。”

王泽刚说这话的时候,带着一丝傲气,自认对于未来市场有独到的认识。作为这个年代从巴蜀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他的确担得起天之骄子这个词。

决定自己找工作也是他反复思考过后的结果,他相信自己的简历绝对不会让人失望。

赵安也有些心动,学习能力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学习能力绝对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对方才表现出来的社交能力也不错,没有因为自己的学历而狂妄自大。

当然赵安同样也有所犹豫,毕竟金融专业和他最急切需要的市场人才可不一样。所以赵安便开始给王泽刚详细介绍岗位的情况和需求。

“原来红秀食品就是鸡茸辣椒酱、叶氏秘卤还有卷饼天下那家公司啊。所以你是在为红秀食品公司招人是吧?”

听到红秀食品的情况后,王泽刚脸上也多了几分期待。

红秀食品公司的产业在蓉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但是红秀食品公司本身的名字反而没有流传的那么广。

如果能够加入这几年发展风头最盛的红秀食品,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然而赵安却开口打断道:

“我虽然也有红秀食品的股份,但是这次招聘人才我是为了我自己招聘。前两年合同的甲方是红秀食品,但是两年后我自己成立公司的时候,那就是我自己的公司。”

作为法律专业的王泽刚有些担心,为什么要让劳务合同这么麻烦,他开口询问道:

“不能直接与你的公司签订合同吗?”

“我现在才十六岁,虽然有办法开具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证明,但是想要以个人名义开办公司还是很麻烦。而且现在蓉城给了红秀食品不少优惠政策,借用红秀食品也有利于前期业务市场的开拓。”

赵安并没有隐藏自己的年龄与其中的真实原因,他现在需要招募的人才是能够陪他度过最困难创业期的伙伴。

他的年龄、创业的目的,工作一段时间后,对方都会知道。现在隐瞒没有任何意义,不如把事情先说清楚。

听到这里的时候,王泽刚都想直接起身离开了。作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他很清楚赵赵安说的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眼前的男子,不对,男孩竟然只有十六岁。一个十六岁的男孩想创业,在人才市场招人,而自己居然坐在这里和对方谈了这么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