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794)

作者:九天飞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刚一刺破麻袋,袋中的粮食就哗哗地流了出来。

那黄澄澄的糙米倾泻而下,流淌过马车的车板,接着哗啦啦流到了地上。

“米!是大米!”灾民们看到落到地上的大米,激动得眼珠子都红了。

他们既心疼,又兴奋。心疼这么多米被这般浪费,兴奋的是他们日后肯定不会再缺粮食了。

押送粮食回来的护卫们也被顾诚玉的举动吓了一跳,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顾诚玉疯狂的举动。

顾诚玉又提起剑,沿着马车挨个地刺了过去。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灾民彻底沸腾了,“米!都是米!这些都是米!”

灾民们红着眼看着倾泻而下的大米,都蠢蠢欲动起来。有的灾民已经忍耐不住,上前了好几步。

护卫和衙役们见势不妙,连忙都围了上来。他们举起手中的刀剑,恶狠狠地瞪着这些灾民。

这些灾民如此疯狂,看到这么多粮食,哪里还能管得住自己?

在粮食的引诱之下,届时做出什么疯狂的举动,那都是绝对有可能的。

顾诚玉自然知道自己的举动,引得灾民们群情激动,而他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

觉得差不多了,在连续刺了五辆马车上的麻袋之后,顾诚玉终于停下了手。

茗墨见顾诚玉终于停了下来,连忙抹了抹头上刚才沁出的汗珠。

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否则,还真不知该怎么收场。

他差点要哭出来,大人!你为何要如此疯狂?这么做之前,好歹知会一声啊!差点没将他吓出个好歹来。

“诸位!你们都看到了吧?咱们不缺粮食了,只要你们好好做事,本官定不会让你们再饿肚子。朝廷不会不管你们,本官更不可能不管你们。只要本官在江南一日,必将竭尽全力,为诸位谋算。来人,将粮食都搬到粥棚,左边领工钱,右边买粮。”

顾诚玉一声令下,众人便行动起来。这时候不刷好感度,何时来刷?他为了灾民可算是用尽心机了,这般不辞辛苦,可不是为了做好事不留名的。

灾民们欢呼雀跃,多久了?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钦差大人是个好官!诸位,咱们这条命就是钦差大人给的啊!”

其中一名灾民感慨颇深,扪心自问,若是没有这位钦差大人,他们怕是早就饿死了。

虽说对方手段狠辣,但也算真心为他们谋算的。从杭天府到应南府,再艰难,也没有饿死过一人。

“对!没有钦差大人,咱们早就命丧黄泉了。之前咱们还怨怪钦差大人,咱们的良心都让狗吃了,真是惭愧啊!”

对比那些对他们不闻不问的官员,这位钦差大人为他们做了不少事,已经算是难得了。

“朝廷的赈灾银还在路上,这些日子的吃喝,全靠钦差大人周旋。大人一人扛下所有重担,帮助了咱们数万灾民。为了咱们和那些商贾、官员周旋,舍下脸来求人。咱们也不是那等不识好歹之人,日后钦差大人但凡有吩咐,只管吩咐咱们。“

一名汉子走出了人群,竟然朝着顾诚玉跪下,重重磕了一个响头。

顾诚玉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扶住此人。

“快快起来,本官身为朝廷命官,这些都是本官应当做的。前段时日确实有些艰难,委屈诸位了。诸位眼光放长远些,等长天府的水退去,修缮江堤之后,必然会为诸位重建家园。”

顾诚玉满脸笑容,朝着众人重重承诺道。他深深看了眼前跪下的汉子一眼,这汉子说话倒是还有些文雅,想必是读了些书的。

第909章 沉不住气

观此人崇拜的眼神不似作假,顾诚玉觉得收获一名迷弟也不错。

此人若是识文断字,且在灾民中有些影响力,倒是可以叫来替他办事。应付这些灾民,肯定事半功倍。

“钦差大人,有您这番话,咱们总算是放心了。这段日子,咱们无处安身,心里慌得很,不知今后该怎么办。如今有了钦差大人照拂,咱们都觉得日子也有了奔头。”

“对!我之前就说过,钦差大人是不会不管我们的。”

“对对!咱们还得仰仗钦差大人为咱们谋划,小老儿在这里多谢钦差大人了!”

可能是那一辆辆马车上的大米深得灾民的心,他们此刻对顾诚玉是格外地崇拜。

接着又有几人跪下,对顾诚玉连番感谢!

“诸位放心,本官定然说到做到!”顾诚玉又上前搀扶,他就近扶住了其中一位老人。

此刻的顾诚玉也被这些灾民的信任和崇拜所感动,他觉得自己做这些也不全然是为了政绩,多半还是为了这些灾民的性命吧!

“大人,还请大人一定要遵守诺言,帮咱们将家乡重新建起来啊!”

一人哭着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接着也跪了下来。

直到今日,他们总算看出来了。要说朝廷谁还能管他们,也就是眼前这位年轻的大人了。

之前不是也来了一位钦差大人吗?那位大人还不是没办法安置他们?

“大人!还请大人一定要救救咱们啊!”剩下的灾民们见状,也都跟着跪下了。

他们现在能求的也只有顾诚玉了,连日来的忐忑和不安,简直让人奔溃。

无处安身、忍饥挨饿这些都没什么,可是他们看不到希望。

官府若是不管他们,他们该怎么办?难道一直做流民?

顾诚玉站在原地,看着面黄肌瘦的灾民脸上满怀希望,他终究还是软下了心肠。

也罢!不求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但求无愧于心。

茗墨他们心中的触动也不少,望着眼前跪到在地、数以万计的灾民,就跪在大人的脚下,他们心中也跟着激情澎湃起来。

“诸位!本官既然答应了当然会竭尽全力去做,诸位都起来吧!”

他之前承诺的是只要在江南一日,他就会为这些灾民谋划。

可若是皇上将他调离京城,那他也只能鞭长莫及,望而兴叹了!

感动归感动,心软归心软,他可不会无脑地承诺什么。灾后重建工作,皇上一定会另派官员来接手。

“茗墨,你派人去库房抬铜钱,现在就开始发钱。”顾诚玉早在两日前,就让人去钱庄将银子换了铜钱。

茗墨指挥着众人将粮车都押回城内,只留下了三车的粮食。

粮车又浩浩荡荡地向城内走去,就连城内的百姓都被吸引了目光。

“看!我刚才在城门口处,听说这是钦差大人从其他州府买来的粮食,听说这次带回来约有五六百石呢!还说其他的粮食还在路上。”

一名百姓望着这些粮车艳羡地说道。

“咱们城里都快断粮了,我每日去米行都空手而归,家里米缸都空了,也不知如何是好。”

其中一人望着马车叹了口气,眼神紧紧盯着那些麻袋,一刻也不肯移开。

“都怪那些商户,他们将这附近的粮食都给收光了,就是那些农户手里都没了粮食。咱们要想买粮,就必须在他们手里买。家里的孩子都饿得慌,价钱高点就高点了,可最近这些米行也不开门啊!”一人气闷地插嘴道。

“他们这是在等着卖高价呢!现在不卖粮,不就是为了以后能多卖出几倍的价钱吗?听说钦差大人禁止他们高价卖粮,可这有什么用?他们现在不卖,咱们能奈他们何?”

又是一声叹气,道尽了心中的酸涩和无奈。

“哎?你们说,咱们到府衙处去问问,看看钦差大人卖不卖粮!没道理他们灾民吃得,咱们吃不得啊!”

“也是!我家三舅姥姥的侄女婿的表哥就在府衙内做衙役,我托人去问问,能买到粮食就好!”

“好好好!你快去托人问,要是能买,我也能沾点光。”这明显是个熟人。

顾诚玉爬上城楼,看着下方秩序井然。一边拿钱,一边卖米,丝毫未乱,他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将糙米的价格定为十文一斤,这个价钱其实是很低的了。

因为他让茗墨买的是糙米,不是稻谷。刚才茗墨说了,成本价就在六文一斤。

虽说苏南府离水患灾区有些距离,但人家也知道长天府遭了灾,所以苏南府的粮价已经上涨了。

之前还是四文一斤,上涨了两文,毕竟是收购价,算是贵了。

而路上的花费也不少,这么多的粮食运回来,不得要花银子?所以十文一点也不贵。

上一篇:王的女人下一篇:给反派大佬冲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