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儿顾诚玉能约她出来单独会面,已经是很替她着想了。
且顾诚玉将姿态放得很低,只要她愿意,顾诚玉就会娶她。倘若她不愿意,顾诚玉也能帮着想法子。
姚梦娴当然知道这是看在外祖父的面子上,否则顾诚玉哪里会对她的婚事如此上心?
顾诚玉挑眉,转身看向眼前这个绞着帕子,试图让她自己不再紧张的小姑娘。
“姚姑娘请问!”
“顾大人可有意中人?”姚梦娴的心里闪过一道明媚的身影,她望向顾诚玉的双眸,表情极为认真。
那日顾诚玉为那人画琼花,她已经看出来了,容嘉郡主肯定对顾大人有意。
她不知道这两人什么时候见过,她也不管容嘉郡主对顾诚玉是什么想法。
她只想知道顾诚玉的意思,若是顾诚玉的态度稍有犹豫,她就会拒绝这门婚事。
她不想做棒打鸳鸯的事,顾诚玉固然是个良配,可她也不至于以拆散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顾诚玉有些奇怪,他先是一愣,随后反问道:“那姚姑娘呢?”
先前觉得这就是个普通的大家闺秀,可今儿的一番谈话,倒让他觉得这姑娘似乎有点不一样。
就凭这份冷静和坦白,也算值得称赞了。
姚梦娴被问得两颊通红,像是要滴出血来,她瞪了顾诚玉一眼,“自然是没有的。”
顾诚玉走到桌前坐下,“那姚姑娘为何这般发问?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又何来意中人之说?”
顾诚玉说得十分随意,可姚梦娴倒是有些拿不准了。
她对顾诚玉刚才犹豫的那一瞬,有些怀疑。只是顾诚玉此时的态度,又让她觉得这就是事实。
相信这样的事,顾诚玉还是不屑于说谎的。毕竟没必要为了她,这么委屈他自己吧?
“想必顾大人已经听外祖父分析过了,娶小女对你并没有好处,顾大人日后不会后悔吗?”
姚梦娴忍不住,再次确认了一遍。毕竟是自己的婚姻大事,自然是要慎重的。
顾诚玉放下茶壶,有些无奈地看了姚梦娴一眼。
这个问题他不想再回答一遍,“日后会不会后悔,现在如何知晓?只要现在不后悔就成了。且既然做了决定,我就不会轻易反悔。”
看见姚梦娴皱眉,顾诚玉接着道:“再说以我的才干,不靠着裙带关系,我也能升官儿,因此不存在后不后悔。所以娶谁对我来说,并无分别。”
顾诚玉这话说得有些狷狂,但姚梦娴却并不认为顾诚玉是妄自尊大,因为顾诚玉就是有这样的能耐。
可是顾诚玉后头那句娶谁都没区别的话,还是微微刺了她一下。
不过这也表明了顾诚玉对容嘉郡主无意,她就是答应了,也无妨。
顾诚玉看了看外头的天色,发现已经有些晚了。
“今儿顾某的意思,姚姑娘也明白了。如何抉择,就看姚姑娘你了,相信姚姑娘也看到了顾某的诚意。天色已晚,我让茗砚送姚姑娘回梁府。”
顾诚玉想到古代的姑娘家都十分矜持,说不定当着自己的面,这姑娘不好意思回答。
所以这事儿直接和老师说也可以,反正最后还是会通知自己的。
“茗砚!你送姚姑娘回府。”顾诚玉端起茶碗,将目光放在了眼前的茶叶上。
姚梦娴站起身,最终什么也没说,就穿上斗篷出了门。
她之前倒是没发现,没想到这顾大人的性子出了体贴之外,竟然还有些霸道。可能是当了官,发号施令习惯了。
才当了多久的官儿,就开始有了官威?姚梦娴暗地里翻了个白眼。
不过能这般为她着想,已经算是难得了。
莲心看着走在前头的姑娘,欲言又止。
第733章 令牌
莲心现在也不知道顾大人到底是不是姑娘的良配了,照这样看来,顾大人对姑娘并没有多少情意。
怕就是因为梁老太爷,才不得不娶姑娘。莲心的内心有些纠结,脸也皱成了苦瓜脸。
次日,靖王看着外头阴沉沉的天气,皱起了眉头。
“王爷!今儿怕是要下雨呢!”小澄子替靖王理了理衣袖,手上的动作有些迟疑。
“嗯!替本王准备马车,本王要进宫。”
小澄子闻言连忙劝道:“王爷!这会儿天气阴沉,估摸着就要下雨了,不如您……”
“莫要多言!”靖王摆了摆手,十分不耐地打断了小澄子的话。
“是!”小澄子知道王爷的脾性,觉得多说无益,只得躬身应是。
“老爷!外头像是要下雨,你的身子才刚好些,不如等等再去。”
宁氏看着外头的天色,皱着眉头,向正在更衣的梁致瑞开口劝道。
梁致瑞顿了顿,随后摇头,“不成,此事宜早不宜迟,还是早些去得妥当。”
接着从怀中掏出一枚木牌,拿在手里仔细端详。
他深吸一口气,多少年了,今儿终于用上了。
他本以为日后不会有用上这枚令牌的时候,毕竟一个致了仕的糟老头子,哪里还需要这个?
梁致瑞叹了口气,若是当年嫡子站住了脚,那该多好?两个闺女没有兄弟依靠,自己又致仕了,闺女不就得被婆家使劲儿拿捏?
若是自己有嫡子,当年大姑娘也不会这么快就去了。有兄弟依靠,他镇国公府敢这么对他的大姑娘吗?
不过这也怪不得老妻,嫡子的早逝自己也是有原因的。包括大闺女的逝世,自己更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老爷!你说这次咱们能成事儿吗?”
宁氏一脸愁容,这么多年过去了,皇上对老爷还有多少情分在呢?
宁氏的话将梁致瑞从回忆的深渊拉了回来,看着老妻愁眉苦脸的模样,梁致瑞心中满是内疚。
要不是自己性子刚直,不知变通。
这会儿不说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可也不至于让镇国公府将他和老婆子一顿鄙夷。
瑾瑜说得对,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富贵险中求,瑾瑜的性子就比自己要果断。
“老夫当年请求辞官,皇上就曾说过,只要有了难处,只管拿着这枚令牌去找他。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可老夫求得也不是多大的难事儿。满京城也不止有娴姐儿一个世家姑娘,靖王的选择可不少。”
梁致瑞按住老妻的肩膀宽慰了两句,将令牌郑重地放在了胸口处。
“再说咱们娴姐儿才十三岁,他靖王都二十二了。年纪相差太大,他能等得到娴姐儿及笄?京城适婚的姑娘多得是,他没必要一直盯着咱们娴姐儿不放。依老夫看,光是镇国公府就有好几位适龄的姑娘。”
梁致瑞让宁氏将他的衣冠整理了一番,毕竟是去面圣,总不能圣前失宜吧?
“但愿如此吧!”宁氏强扯出一个笑容,附和道。
其实她和梁致瑞心里都清楚,靖王要娶娴姐儿一部分是因为镇国公府的权势和在京城的影响力。
可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顾诚玉,只要娶了娴姐儿,顾诚玉可不就成为靖王党了吗?就是想逃都逃不了。
所以说,娴姐儿的亲事还算是受了顾诚玉的连累。
“好了,莫要胡思乱想了。既然瑾瑜已经答应了,娴姐儿也没意见,那还是赶早些将此事办妥,这样咱们心里也能放心些。估计这会儿应该下朝了,让梁管事替我准备车马。”
梁致瑞望着窗外阴沉沉的天气,只觉得有种憋闷感。
原本觉得还算有把握的心里,突然有些不确定起来。
御书房外,小澄子将撑在头顶上的纸伞放下。甩干了伞面上的水珠,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候。
“奴才参见靖王爷!”守在御书房外的小全子见是靖王来了,连忙行礼。
同时他的心里也在纳闷,靖王可是难得来御书房。不知今儿是吹了什么风,将这位给吹来了。
且还是这么个鬼天气,这实在有些蹊跷啊!
“嗯!父皇这会儿可得闲?劳烦全公公通报一声。”
靖王苍白的面容上,笑容温暖和煦,让人观之可亲。
“那王爷您稍后,奴才这就去给您禀报。”
小全子没有犹豫,皇上这会儿虽然在批阅奏折,可是靖王爷来了,皇上总能抽出时间来见吧?
“皇上!是靖王爷来了。”小全子快走几步,进了御书房,快速看了一眼正专心批着奏折的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