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关在何处?”
茗砚将马车给了外院的小厮,转身回道:“暂且安顿在栖兰院。”
顾诚玉点了点头,栖兰院是内院一座空置的院子,原先季芙蕖就住在栖兰院隔壁。
就在顾诚玉就要带茗砚去栖兰院的时候,外院的管事匆匆赶了过来。
“大人!顾二老爷来了,小的已经让人带去了偏厅等候。”主子没特地吩咐过,陈管事也只敢称其为顾二老爷。
顾诚玉闻言皱眉,怎么好巧不巧地凑到了一起?难道顾长柏知道是茗砚他们抓了顾万芳?
看着顾诚玉皱眉,陈管事的心中也不由得忐忑起来。之前他家大人知道顾长柏来了,都是吩咐去偏厅接待,难道今儿他家大人不想见顾长柏?
“你先回内院,我去会会我那二伯。”顾诚玉对茗砚吩咐了一句,不管顾长柏来是什么目的,他都要去会会的。
茗砚明白顾诚玉的意思,于是应了声是,转身去了栖兰院。
顾诚玉到的时候,顾长柏正坐在圈椅上沉思。
“二伯!这么晚过来,可是想通了?”顾诚玉一进偏厅,就坐在了上首。
顾长柏等他到这么晚,不是知道他们抓了顾万芳,就是来说上次回靖原府或应南府的事。
顾长柏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顾诚玉笑着道:“上次是我相岔了,你说的不错,待在京城确实花费不小。”
顾诚玉有些惊讶,他看了眼笑容满面的顾长柏,有些奇怪顾长柏为何改变了主意?难道顾长柏已经和他背后的人请示过了?
顾长柏会放弃吗?那小幺又该如何?他心下微转,难道顾长柏知道顾万芳被他们抓了来,还以为自己要以此来要挟他?
还是他们又改变了策略,准备从别处下手?反正自己这里是绝不会送口的,那些人可能知道指望自己心软行不通,又想换了别的法子。
而别的法子有什么?自然是他爹娘了。若是从他爹娘那下手,说不得还真就让顾长柏与他爹关系密切起来了。
“二伯能想通就好,您放心,芳哥儿待在京城,我会多看顾的。那我明儿就让人问船家,看去应南府的船什么时候开。”
顾诚玉不由得出声试探,他紧紧盯着顾长柏的面容,看顾长柏接下来的回答是否如他所想。
果然,顾长柏在听得回应南府的时候,脸上就有了些不自在。
“我已经多年没回故土了,对你爹和大伯甚是想念,我想还是回靖原算了。在靖原府有兄弟侄儿照应,总比在应南府举目无亲得强些。我年纪也不小了,也该落叶归根了。”
说完这话,顾长柏也有一瞬间的怔楞。这两句话其实也算是他的真实想法,故土难离,年纪大了,也是常常思念故乡。
顾诚玉勾了勾唇角,反正他马上也要回乡。就算顾长柏回了靖原府,也翻不出大风浪来。
“回了靖原府,还得将家里的老宅修葺一番,也不知能不能住人了。”顾长柏想起了自家的老宅,就在三弟家的隔壁。
正好两家挨得近,若是回去一直住在三弟家,那就有些不妥了。
其实,若是小幺没被带走,他也打算近几年回上岭村了。
顾诚玉闻言诧异地看了他一眼,随后才道:“二伯当年走时,那屋子你们没交银子,就算作村里的了。如今已经被我家买下,重新盖了院子。”
过去这么多年了,顾长柏还想着那破屋子?他们当年走的时候,里正就和他们说过,那屋子不交银子,就得归村里了。
顾长柏闻言十分震惊,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屋子没了?那我们回去又该住在哪里?”
顾诚玉有些不耐烦了,他突然意兴阑珊起来。
其实他也对神秘人在他身上花那么大的精力感到奇怪,他只是个从六品,府上也没什么秘密,至于要安插眼线吗?
顾长柏就算住进了府中,恐怕连他的书房也进不去,又能派上什么用场?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那二伯是个什么打算?”
顾长柏见顾诚玉失了耐性,也只得喃喃地道:“还是先回靖原府,到时候少不得要在你家叨扰。芳哥儿就留在京城读书,侄儿看如何?”
顾诚玉心里冷笑一声,回了靖原府还不知怎么撺掇他爹娘呢!
“既然二伯已经决定了,那小侄明儿就让人去看看何时开船。”顾诚玉端了茶碗,准备送客。
顾长柏自他进来,都未提起过顾万芳,那肯定还不知道顾万芳在他府上,他这会儿只想将人打发走了。
顾长柏话还未说完,就见顾诚玉端茶送客,也只好悻悻地闭了嘴。
“王爷!属下已经按照您的吩咐交代给了他。”
靖王府的书房内,一名身穿黑衣的男子躬身向正在伏案挥墨的男子禀报道。
“嗯!下去吧!给本王盯紧了,那顾万芳也不要遗漏,他可能已经知道了点什么。”
靖王正在描绘一副山水图,头也没抬地说道。
“是!”黑衣男子领命,快速地消失在了书房。
“王爷!那顾长柏恐难当大事,还是安插两个人进顾府做下人来得靠谱些。”小澄子对于顾长柏不抱希望,觉得那就不是个精明人。
靖王笑了笑,“那些下人能靠近得了书房?顾府的下人不多,管得还严,他府上的能耐人还真不少。再说,下人的身份终究还是不便。”
靖王画完停笔,欣赏起自己的佳作来。
小澄子倒是有很多问题想问,可又不知从何说起。
最后他实在憋不住,才开了口,“王爷!顾大人就是个六品官,也不是那些世家子,更不是朝廷大员,也没替皇上做什么隐秘之事,为何您对他这般看重啊?”
第474章 软硬不吃
小澄子之前问过一回,可是王爷对他只敷衍了一句。
虽然主子的决定不容置疑,但是眼看着王爷对那顾大人花了这么大的精力,小澄子再也忍不住了。
在他看来,他家主子就是太急了。若顾大人是个有能耐的,等之后升了四五品也还是来得及布置的。
如今才进官场月余,也不知他家王爷为何这般急切。
“你啊!要不然你只能是个奴才呢!”靖王笑了笑,将小澄子数落了一句。
“是是是!主子您雄韬伟略,咱就是个做奴才的,哪能想得到那么多?这不正等着您给奴才解惑呢!”
小澄子在心中腹诽,这还不是因为您有个好爹?
不过,他可不敢说出来。
“别捡那好听话说了,本王还不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
靖王冷嘲了一声,接着在山水画上,又添了一两笔。
“你认为本王不必这么急?”靖王这一笔没画好,觉得毁了整幅画,索性将笔往桌上一扔。
靖王转身坐在了椅子上,拿过一本书,看了起来。
良久,小澄子以为王爷不会回答了,可靖王的声音又偏偏响了起来。
“那茶税和盐引一事,本王也没瞒着你,你都是清楚的。不管顾诚玉的品级如何,可他的能力毋庸置疑。”
小澄子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点了点头,那顾大人确实有能耐。
“那若是咱们的人得了他的计策,再好好在父皇面前运作一番,得到的好处肯定不少。如今,被顾诚玉拿去官升一级,着实有些可惜了。不过,本王倒也不是奔着这些去的。顾诚玉如此有能耐,若是能被本王所用,那岂不是如虎添翼?”
小澄子这会儿也不得不佩服他家王爷的远见,只是顾大人看着不像是能被轻易左右的人。
“可奴才看顾大人对金银和美色都不上心,王爷若是想将他收归门下,怕是难度不小。”
靖王听了也是摇头一叹,顾诚玉若是这般容易上钩,那他也用不着花那么大的精力了。
“只可惜花怜的爹娘不在,那顾长柏怕不顶事儿,至今也未见到花怜。”
靖王当初是想让人将花怜的娘接过来的,只是那女子改嫁了,拖家带口的,着实不便。
顾长柏对花怜的情分不大,他本来是想将花怜留到最后的。
只可惜,有人比他的动作还要快,竟然将花怜抓走了。
“将花怜带走的人找出来了吗?”
靖王怀疑带走花怜的就是顾诚玉,若是仅凭顾长柏的出现,就能猜到这点,靖王也不得不佩服。
“还未曾,王爷!依奴才看,还是得将内应安插进顾府才成。就算得不到什么有用的讯息,给咱们禀报顾府的动静,也能让咱们多些猜测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