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诚玉回忆起这个大姑,当时他才一岁多点,农闲的时候他大姑回来过一次,带着她两岁的小孙子,在顾家连吃带拿的,而且那个小娃还抢他娘给他留的鸡蛋,还推了他,结果大姑知道后非但没有责备,还说都是小娃,打打闹闹有啥打紧?虽然只见过一次,但是他对这个大姑的印象算不上好,尤其是她还有个和林柳儿一样的毛病,喜欢用鼻孔看人。
“那不是她家忙吗?我做弟弟的去看她也是一样的。”顾老爹尴尬地接了话,其实他也觉得他大姐不想回上岭村,爹娘不在了,兄弟家都只有那么几间屋子,人住的满满当当的,连回来想过个夜都不成。再说大姐和他家婆娘又互相不对付,他大姐嫌弃吕氏矫情,爱对他耍脾气,吕氏又嫌弃他家大姐自觉住在镇上就高人一等,见了面就跟乌眼鸡子似的,话里赶话没个消停。
“也对,也对。”老王头嘿嘿一笑,应了一句就不再说话了,路上就只剩下牛车赶路的声音,上镇上的人早就被牛车甩在了后面,就算牛车不快,也总比走路快些的。
牛车上安静了下来,顾诚玉侧目看顾老爹似是在想着心事,这是尬聊了?刚才还聊得火热呢!
天边已经有些亮了,估摸着有卯时初了。路上的农田渐渐减少,前方的镇子已然在望,顾诚玉一下子来了精神,坐直了身体,山河镇的围墙已经有些近了。
“老王头,捎我一段吧?”突然,一个女人的声音插了进来。
顾诚玉往旁边一看,咦?这不是熟人王月娘吗?她倒是脚程快,他们牛车才到这儿,她都要到镇上了。
“杨老三家的,你看,这都快到镇上了,我这牛车上还放了东西,怕是坐不下了,等回来再坐我的车吧!我还是在老地方。”老王头一看是杨老三家的就头疼,这个女人每次都候着他的牛车,走到离镇上不远不近了,看到他就说要捎带她,开始几回他也不晓得,还说咋这么巧,都碰上了好几回,因路程不远了,他也不好意思收钱,可是回家细想想,就觉得不对,哪能每次都这么巧,都在差不多的路段碰上?就跟专门在这等着他似的。后头几次,他就找借口不带她了,可是她脸皮厚,有时候还硬要爬上来,他也不好赶她下去。
顾老爹听声音还当是谁?结果一看,这不就是那天钻小树林的王月娘吗?这牛车上只有他和老大两个男人加个小娃,她也好意思挤上来?
“老王头,你看,走了这么久我都累了,你就捎我一段吧?顾叔,顾家大哥,让我上来歇个脚呗?”王月娘一看牛车上坐的竟然是顾家男人和那个讨厌的小娃,赶忙叫住老王头。看了看顾诚礼,又看到牛车上那两个大麻袋,也不知是装了啥东西,心里有些好奇,这顾家一大早上镇上,还带了这么两麻袋东西,也不知是要干什么。
顾诚玉努力压着嘴角,瞧这声顾家大哥喊得,那叫一个温柔婉转,喊得他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可惜他大哥是个木头。瞧瞧,正一脸茫然地看着他爹呢!
顾诚礼不明白为什么要叫他,想歇个脚就叫老王头停下呗!又不是他在赶牛车。
“杨老三家的,你看,我们这也坐不下了,马上就要到镇子了,你到了镇子上再歇脚吧!”这个女人真是不知廉耻,还是让她离老大远些得好。
老王头见顾老爹也不同意,更是将牛车赶得比平时快了许多,不一会儿,就将王月娘甩在了后头,牛车飞奔带起路上的灰尘将王月娘呛个正着。
顾诚玉看着王月娘在后面气得跳脚,捂着嘴偷笑,还被他爹敲了个板栗子。
第56章 到县城了
牛车慢悠悠地靠近了山河镇,顾诚玉终于看清楚镇子的大门上写的是繁体字“山河镇”,暗自庆幸,还好,是和前世古代一样的繁体字,不然还要从头开始学起。
“长青啊!我就送你们到这儿了,今儿是大集,我还要回去再跑一趟,你们今儿肯定回来得晚吧?那我就不等你们了?”老王头每次等人都凑齐了,到了镇上就将牛车停到镇子的南街尾,再等上一个多时辰,等人到齐了,就能回去了。若想坐牛车的人多,还得多跑两趟。而今天,就等于是被顾家包车来的,平时到镇上,一个人三文钱,一辆车顶多坐六个人,今天顾家可是出了二十文呢!不过,牛车也不是每天都有生意就是了,也就是逢十五,镇上赶大集的时候人才多。
“我也不晓得啥时候回来,估计要到下晌,回来就得吃夜饭了,你不用等我们了。”顾老爹既然决定要去大姐家,那肯定是要吃了晌午饭再回来,这么久没见,一顿饭总是要留的。
老王头看顾老爹他们把东西拿下来了,就对老牛挥起了鞭子,“那成,那我就先回去了。”
顾诚玉目送老王头赶着老牛慢悠悠地回去了,“爹,那咱咋去县里啊?哪儿还有牛车?”抬头望了望镇子的大门,这镇上人倒是挺多,赶着牛车的也不少,可是那都是人家自个儿的车,估摸着还要上哪儿去租一辆。
“咱先进去,到南街,有专门租车的地方,就是有些贵。老大,拿好东西,可别弄丢了。小宝,跟着爹,镇上可有拍花子的呢!到时候被拍花子的抓走了,爹可找不着你。”顾老爹扛起一袋金银花,嘱咐顾诚礼将另一袋扛好,想想又不放心顾诚玉,还想再叮嘱一番。
“爹,你就放心吧!我保证紧紧跟着你。”顾诚玉连连保证,还上前用手抓住了顾老爹的衣摆。
顾诚玉跟着顾老爹他们进了镇子,今天正好逢十五,赶上了大集,一个月的大集只有一次,所以人很多,人流拥挤,街上也是热闹非凡。地上是青砖铺道,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上面的招牌迎风飞扬,有打酒的铺子、小食肆、药铺、酒楼、茶肆、布庄等。
顾诚玉跟着顾老爹他们穿过街道,路过许多卖菜的摊位,到了南边的街尾,这里有一排排停放的牛车。顾诚玉注意到,从大门进来时街道上的店铺较多。这里是南街,都是些摆摊的商贩,穿着较差,都是平民铺设的摊位,价钱也实惠,来往的人也更多些。一个卖馄饨的摊子都坐了好些人,煮馄饨的老汉夫妻俩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卖包子的摊主一边吆喝,一边拿了荷叶给人包包子,另一些小吃摊子上也坐满了人。还有一些摆摊卖胭脂水粉、香料首饰、油纸伞的,到处都是摊主的叫卖声。也有农户带一些自家产出的菜和鸡蛋来卖,当然,也有满身腱子肉,拿着大刀切肉的屠夫。看到猪肉,顾诚玉多看了几眼,可怜他穿过来五年了,一年吃肉的次数五个手指头都数的清。虽然空间有速食的熟肉,他也是难得加餐。等金银花卖了钱,回去一定要让他爹割上两斤,也好讨好讨好二姐,自从上次吃夜饭发过脾气后,近些日子都有些沉默寡言的,还是要去哄哄的,她还是个孩子呢!
停放牛车的前面就是南街的住宅了,从外形上看,这些屋舍的格局很小,也就两三间屋子的样子。顾诚玉猜测,西面连着南面是商铺摊位和平民百姓的居住地,那北面和东面可能就与这里截然相反,是富贵人家的居住地,而更大的消费场合也会在那里。
“你这车到县城要多少?”顾老爹走到一个穿着褐色短褐的老汉前停下。
老汉激动地说:“我的牛车便宜,只要三十五文,你看,我的牛正当壮年,膘肥体壮的,赶路快着哩!”
顾老爹点了点头,价钱倒是公道,他也是看牛长得壮实,想必速度不慢,再说他们是去卖参换银子的,要是找那壮实的车夫,半路上见财起意咋办?
三人再度坐上牛车去县城,在去县城的路上,顾老爹掏出窝窝一人一个分着吃了,早上起得早,总要先垫吧垫吧!小宝在家都是要吃朝食的,哪怕是一个窝窝或一块糕点。
当牛车走到镇门口的时候,竟然又碰到了王月娘,顾家三人都装作没看见,顾老爹最讨厌这种水性杨花的女人。王月娘看到顾家人竟然又坐着牛车往镇外赶去,觉得有些奇怪,那麻袋里也不知是装了啥东西,瞧那方向,莫非是想去县城?接着又在后面呸了一口,老东西!那个小的也是个焉坏的,跟他娘长得一个狐媚子样儿。
这辆牛车确实是比老王头家的快,到县城估计比原计划要快上许多。沿路与去镇上的风景差不多,都是农田、农户和树林,顾诚玉早就不觉得新鲜了,缩在老爹从家里带来的褥子上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