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429)

作者:九天飞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年轻人有朝气,和顾诚玉说话,皇上只觉得身心愉悦,仿佛年轻了许多。

“回皇上,微臣记性还算不错,多读两遍,自然就忘不了了。”

顾诚玉这话倒是有些谦虚了,他只需读一遍就能记个八九不离十,读上两遍,就能深深地记载脑海中。

当然,若是过上个几年不复习,也是会忘的。过上一年半载,还得再去读上两遍,算是巩固一下。

“哦?这么说来,你还是过目不忘?”皇上突然来了兴致,这顾诚玉还真是天赋过人。

“回皇上!过目不忘倒是不敢当,还是要多读上两遍,才能记住的。”顾诚玉恭恭敬敬地起身答道。

他有些吃不准了,皇上叫夏清过来,偏也不让他回去,还给他赐座,也不知道是几个意思?

貌似这里也没他什么事了,那册子自然有皇上吩咐下去,用不着他操心。

那他还留在御书房干什么?可是皇上不开口,还赐了座,还和他聊起天来了。

他有些犹豫了,到底是提出告退,还是继续等着夏清过来。

皇上和顾诚玉又聊了几句,心情大好!这才拿着桌上的奏折又看了起来。

只一看,又是些小事,皇上心中不由又生气一股郁气。

这几日内阁送上来的奏折,多是些小事。他看了眼附在奏折上的票拟,有心想不按照内阁的票拟,自己御批,也好搓搓内阁的锐气。

可是,这几日他也着实熬得受不住了。本来就身子就不好,还要和内阁别苗头,有点苦了自己了。

顾诚玉见皇上眉头紧锁,知他是在为奏折一事烦心。也不知是那奏折奏了什么麻烦事,还是为了桌上那堆积如山的奏折而头疼。

顾诚玉不由得感慨万千,看来做皇帝的日子也不好过。

前世常看到史书上那些皇帝殚精竭虑,经常批阅奏折到深夜,所以皇帝一般都不长寿。

当然,也有那做甩手展柜的,只那样的王朝一般都持续不了多久。

更不要说那些荒淫无道,只贪图享乐的,都是亡国的货色。

“顾爱卿!你说,在这朝堂上,那些大臣是否总在欺瞒朕?”

皇上将背部靠在了椅背上,开始闭目养神,脸上则毫无表情。

可说出来的话却将顾诚玉吓了一跳,他连忙站起来说道:“回皇上,那些大臣又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怎敢欺瞒皇上呢?您是一国之君,天下之事,何曾有您不知晓的?”

顾诚玉不知皇上怎么突然问起了这话,难道皇上察觉朝中官员有什么事在瞒着他?

虽说夏清的权势大,可皇上总有那么几个心腹吧?不然,皇上早就被夏清架空了。

即便如今被内阁辖制,不过皇上也不算束手无策啊!

“哼!朕看那些人是想让朕退位让贤了,这是打量朕老了不成?”

皇上突然睁开眼,朝着顾诚玉直直看来。那满眼的不甘、愤怒、还有掩藏在深处的无可奈何,让顾诚玉为之一震。

他连忙站起身,跪了下来,就连小全子也吓得跪倒在地。皇上这么说,可见他心中的愤怒有多严重了。

“皇上息怒啊!”顾诚玉也不知该如何劝,其实最归根究底的原因,还是因为皇上已经年迈了,精力不复当年,那些朝臣自然要为以后做打算的。

“你不敢,可他们敢啊!顾爱卿,你说,有什么法子能让朕知道他们是否对朕衷心呢?”

皇上将自己的身子前倾,挥挥手将小全子赶出了御书房外,让他守着门,不等他开口叫进,就不能来打扰,后看向跪在地上的顾诚玉。

顾诚玉的嘴角泛起一丝苦涩,果然啊!将他留下来就没好事儿。

将才还给他赐座呢!这会儿怕是要他跪着答了,若是答不出来或让皇上不满意,那有什么后果,就要看皇上的心情了。

可现在的情况明显得很,皇上的心情十分糟糕。

顾诚玉想了想,皇上的意思无非是他现在无法全面掌控朝堂的那些官员。这么问,就是想给他自己留些颜面罢了!

而内阁每日呈上来的奏折,谁又能保证是全部的呢?

那些奏折每日被退回去的可是不少,还有的奏折进了内阁,那就是石沉大海。

皇上要的无非就是想知道京城和地方的大小事,事无巨细,以便更好地掌控朝堂。

顾诚玉看了眼桌上的奏折,突然有了一个主意。

他小心地看了眼皇上,发现皇上正盯着他,等他回话。

他也知道皇上这是想考验他了,刚才闵峰那件事在皇上眼中都不算事,这才是重头戏。

他今儿要是答得好,让皇上满意了,他日后才能有好日子过。不然,过了今日,皇上可不会管他生死。

“微臣和其他官员们自是对皇上忠心耿耿,微臣更是盼着为皇上分忧解劳。日后自当为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顾诚玉当然不可能这么快将法子说出来,太容易得到,皇上就该不当回事儿了,自然是要先表一番忠心才是。

皇上一听,果然如顾诚玉所料,面上表情有些不耐了。

他皱了皱眉,随即想到顾诚玉也才刚进官场,哪能想到什么好办法。

那些老臣可都是老狐狸,顾诚玉还稚嫩着呢!自然斗不过他们的,是他期望太高了。

“其实,也不是没法子……”顾诚玉有些吞吞吐吐地说道。

“哦?顾爱卿可是有良策?那不妨说来听听!”皇上原本有些失望,可一听顾诚玉竟然还真有法子,眼中迸发出了希冀。

皇上原本耷拉着的眼角突然张大,身子紧跟着坐直,可见他对顾诚玉的话十分上心。

第417章 密折

“其实微臣哪里有什么良策?要说拙劣的法子,倒还真想到一个。皇上若是想知道朝中所有的大小事,不如让官员上密折。”

顾诚玉微微一笑,天下大权,惟一人操之,不可旁落,这是所有帝王的心愿。

启用密折,能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这样皇上就算每日不批阅内阁呈上来的奏折,那也能高枕无忧了。相互监督,谁还敢背着皇上做那等不臣之事?

群臣直言进谏,广开言路,那些平日里不敢在奏折上书写的,也敢直接想皇上禀明了。

皇上一听,兴致越发浓厚“哦?顾爱卿快快仔细道来,朕愿闻其详。”

“皇上不如在朝堂之上选几位亲近官员,让他们有要事就启用密折。那密折不用上交通政司,直接呈给皇上您,奏折的内容,除了皇上您和上奏官员,谁都无从知晓。”

大衍朝的奏折都是官员先交给通政司,后转交内阁。由内阁先票拟,再呈给皇上。这里头有不少弊端,奏折是经了两道手,才到皇上手里。

中间若是出了什么差错,那奏折若呈不到皇上的面前,那上奏的官员也只能吃了那等哑巴亏。再说,那奏折经过了许多官员的手,能写上什么机密的内容?

如今内阁势大,就是有人想弹劾,奏折里也是不敢写的。那些在早朝时上奏的人,也是极有勇气了。但那仅限于上朝的官员,品级低的官员可没那个权力,他们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呢!

还有那些地方官员,若是按照正常流程,奏折中的内容也是经过内阁筛检的。

“不错!莫停,继续说。”皇上一听,觉得此法甚妙。可是这亲近之人,选谁好呢?而他又如何知道那几人不会欺瞒与他?若是只有几个,那肯定是不成的,看来人数得多些。

皇上听了顾诚玉的分析,心中也有了打算。

“将才只是好处之一,二是皇上您将密折定为优先御览,就能尽快知晓下情。三是密折有了保密制度,官员们有些事不敢在奏折上写,却能在密折中叙述。”

还有一点顾诚玉没说,那就是更好地巩固皇权。那些大臣为了获取皇上的信任,肯定都想好好表现,那密折中说的事就多了。

皇上一听,大为满意,不禁喜笑颜开,哈哈笑道:“哈哈!顾爱卿果然才干了得,这密折一事实乃良策。”

跪在书房外的张亥和闵峰刚才就见小全子守在了御书房外,而他们此时却听见了皇上高兴的大笑声。御书房内只有顾诚玉和皇上两人,难道是顾诚玉说了什么,惹得皇上龙颜大悦?

两人心中五味成杂,看来顾诚玉的圣眷正浓,他们还跑上去和顾诚玉叫板,那岂不是自讨苦吃?

上一篇:王的女人下一篇:给反派大佬冲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