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们这样也是形势所逼,用大嫂的话来说,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果人人都有粮吃,家家都有钱花,谁会耍这种小聪明呢。
“按着他们这种方式,打谷子的人家一季谷子打下来,少说也有上百斤的粮食了。”马如月感慨道:“没有劳动力的人家,或者是干别的人家就没有这些收益。”
不过,听江智成的话,好像每一天打谷子和挑谷子的人都是轮换着来的。
这就是说他们之间都有着一定的默契,是潜规则。
有这样的事不偶然而是必然,是年年都会出现。
相对于偷来说,哪怕是晒在家里,那也是有名正言顺的,人家是捡的,你能怎么着?
“今年的收成好吗?”江智远皱眉问着。
“听说和前些年差不多,但是很悲剧的是,今年躲不了捐税了。”去年可以说是天干,还有各种贿赂。
今年钱大人他们会来视察,说难听一点,就是督促他们交税。
这似乎本与自己无关,却又心疼交捐税后族人分配到家里的粮食会很少。
正说着话,十二婶来家里了。
“听智成说你下田捡稻穗了?”十二婶担心的问。
“可不,下田一会儿,手上割了一、二三……六条长长的口子。”马如月挽着自己的手腕给十二婶看,渗血的口子还在呢:“受不了,我回来了。”
“我就知道这不是你该干的事儿。”十二婶道:“我们家今年打谷子没有人去,晒坝子又没有抽上签,智成他们兄弟几人非要去捡谷子,一上午就捡了两三斤。”
这才是真正的捡谷子。
一天捡个一二十斤,一季谷子打下来少说也有十天半个月,一季就是一两百斤,那分家的时候每一家人才分八十多斤谷子呢。
捡一季都比一家人分得多,谁还愿意种田啊?
“捡的谷子也可以舂成米磨成粉。”十二婶道:“打谷子不仅仅的江氏大族的喜庆事,丰收更在家家户户,大家都喜欢这些日子。”
江智远进屋后,十二婶悄悄的说起了晒坝里的事。
“鬼多着呢。”十二婶道:“明明头一天收好的谷子,第二天一早去看就会少很大一个缺,谁都不吭声。”
偷的人是晒谷子的?
没有守夜人?
马如月摇了摇头,江氏大族是一个整体,所有的粮食就是一个饼,稍不注意,你一口我一口,饼什么时候没有了大家才恍然大悟事情不对。
晒谷子的人自然不会偷的,但是晒坝里这些日子就不会有停歇。
马如月不怕鬼,她决定去看看,要不要顺道也做做鬼。
不过,让她气恼的是,江智远总在半夜将她喊住。
“大嫂,我也要去。”江智远知道她半夜出动准是为了吃。
“你就不能安分一点,好好的在家等着,少不了你的那一口。”马如月道:“你得听话一点,你都这么大了,景远都比你乖。”
江智远的脸瞬间黑到和夜晚一般,这个女人,居然将他和景远相比,那还只是一个两岁的孩子!
“说实在的,你太任性了一些。”马如月道:“我这是去办正事,并不是去玩,你不能帮我什么,相反,你去了会成为我的负担……”
马如月毫不客气的批评他。
“大嫂,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江智远依然死皮赖脸的要继续跟随。
江景远不听话,马如月可以又恐又吓,也能利诱一下她。
但是,面对这么一个书呆子,马如月的什么法子都等于零,江智远不卖帐,他就是要跟随。
没辙的马如月只好再次拉着他去了晒坝。
江智远高一脚浅一脚的跟着马如月走,他此时心里是一种窃喜,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抓着大嫂的手。
离晒坝近了的时候,马如月就蹲在了那里,她倒是想看看,这个宽敞的晒坝都会发生什么故事。
晒坝里面,大大小小的谷堆有数十堆,上面无一例外不是盖着厚厚的稻草。
谷堆下边围着一圈的箩筐。
今夜是十一,月亮挂在天上,还有星星,晒坝里有个什么动静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
马如月静观了好一阵子,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
咦,那箩篼居然在动!
呵呵,来了,还真是有鬼!
这一个在动的箩篼比旁的还要高个几寸,里面的肯定是个成人。
马如月眼睛都不眨的盯着,看这人怎么成事。
眼力太好还真是可以当成千里眼来使了。
箩篼在移动,堆在谷堆上的谷草也在动。
这些人啊,掩护技术还挺不错的。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全家出动
江智远觉得马如月今晚空手而归简直不符合她的德性。
难不成出去就是为了看看就行?
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回去,坐在堂屋里歇口气。
“不行,明天我还得再去捡稻穗。”马如月突然间出声吓了江智远一跳。
这种事都说了不是她干的。
“不仅我要去捡,大小姐和姨娘都要去。”转头看向了江智远。
看着江智远毛骨悚然的。
她不会让自己也去?
“我觉得吧,二少爷,你可以向先生请两天假,也下田去捡一捡。”马如月果然开口说道。
全家出动,大张旗鼓,这是为了何事?
“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大房的人都在捡稻穗,也可以捡到不少的谷子。”马如月嘴角露出一丝狡猾的笑意,不就是打掩护做事,她会做得比谁都强一些。
请假捡稻穗?
江丽远觉得二哥一定是疯了。
“民以食为天,咱们家虽然得族中人照拂但也只能分一半的红利。”江智远道:“大嫂都要去捡,我身为大房男丁,为何不能去捡。我没有力气不能去打谷子,捡稻穗凭借的是运气不是力气。秋收是有时节的,又不耽误什么事,我请了五天假,捡五天也能够我们家的人吃几日。总不能天天都望着马家救济。”
“可是,哥,您要考功名的……”话虽然在理,但是江丽远始终还是不能接受。
“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我可不要做那种书呆子。”江智远道:“读书不在这一时,我之前耽搁的时间还少吗,这也不过是五天而已。”
不等江丽远再说什么,江智远就背上了小密背篼仰首挺胸的下山去了。
马如月看着他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差点瘪出了内伤。
这小子,捡稻穗而已,又不是考了状元游街,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还真是让人行注目礼。
“大少奶奶,婢妾也去捡。”秋氏提着一个提篼:“婢妾将二小姐背在背上,多多少少也能捡上一些。”
“行,姨娘,咱们这是特殊情况,二少爷都能拉下脸来捡,咱们自然也要跟随。”马如月这话是说给江丽远听的:“在江家大坝,再没什么少爷小姐,能吃饱肚子才是大爷。饿肚子的时候,吃野菜什么的可就难过了。”
江丽远脸一阵红一阵白,紧跟着秋氏就走了出去。
她就知道,二哥好端端的为何一定要请假去捡稻穗,肯定是受了她的鼓惑的。
挺好,听得懂人话。
马如月也提了一个提篼下山去。
江家大房连带着刚两岁多的江景远都去捡稻穗了,全家齐体出动,这可是开天僻地头一遭的事。
几乎每一组打谷子和锁谷草的人都看到了江家大房人的身影。
马如月才不管有没有人打谷子呢,瞄准了机会人家谷草一丢进来,她大步就横了过去,眼疾手快,专挑那几束挽过的稻穗捡。
她是女人,手脚又比那群孩子狠,很快就占了上风,提篼满满的。
打谷子的人见到事情不对,也不再挽了。
马如月也不留恋,此处不留姐,自有留姐处。
“二少爷,你们捡到多少,将我提篼的谷子先背回去。”马如月看着在谷草堆里翻找的江智远问。
“大嫂,很少。”江智远汗流夹背,白晳的手上也被划得血淋淋的,此时的他才对“粒粒皆辛苦”有了深刻的体会。
再看马如月的手,也没有好到哪儿去。
江智远心疼她,也知道劝不住。
不过,这个女人还真是厉害的主。
才一会儿功夫,居然捡了一提篼。
“去吧,先背回去,回头再来捡。”马如月看着远处的秋氏带着江景远在干田里翻找,有一点余心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