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消息,林灼华又高兴起来,这名次的确是好,简直是太好了!
“榜首头名可是栾静宜栾小姐?”
“正是。大家都在说呢,这栾小姐可真有本事,之前就考中了会元,今年还是会元,对了,之前乡试的时候,她好像也是头名解元,若是她再在殿试的时候被点中状元,那就是连中三元的状元了,我们大顺好久都没有出过连中三元的状元了,上一次连中三元的还是冉修辰冉大人吧?”可人家是天才啊,不过说起来,这栾小姐也不差啊,说不定人家也是天才呢。
栾静宜自然是很聪明的,可她却还称不上是天才,她之所以能考出今天这样的成绩,全靠她自己不懈的努力,自打决定从童试开始参加科考,她一直都是全力以赴,除了自己父母来的时候,还有陪蒋青青一起出去散心,她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放松的时间。
她就是心里就是憋着一股气,一定要重新考中状元的一股气。
林灼华让绿倚给了小厮一些赏银,又吩咐她把之前老夫人赏给自己的那坛梅子酒取出来。
绿倚忙笑着应了,小姐已经很久都没有这么高兴了。
而同样高兴的还有欢颜和蒋青青,以及那些在心中暗暗期待的女子们。
这天晚上,京城里有人放起了烟花,不知道是谁放的,也不知道是在庆祝什么,但今天的确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对大顺的千千万万女子来讲。
这天,欢颜分别写了三封信,让人送出去,而这三封信分别是送给玉玲珑、肖梨卿、还有白蕊夫人的。
也许她们很快就能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可还是自己亲自写一封信过去,显得更郑重一些。能有今天这样的结果,也少不了当初她们的支持。
“世子妃,王妃唤您过去呢。”
欢颜看了看天色,不由暗道:都这个时辰了,母妃还叫我过去,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可方才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母妃却什么都没说啊。
欢颜不由看向谢安澜,谢安澜也是一脸的不解,显然他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两个人匆匆去了定安王和定安王妃那里,结果欢颜刚一进门,就被定王妃牵着手给拉了出去。
“走,我们也去放烟花去。”
“放烟花?”
定安王妃指了指天上还在继续绽开的烟花,笑着道:“大家都在庆祝,我们也参与一下。”
往年放榜的时候,从来没有这样的盛况,却独独今年像是庆祝一般地放了烟花,而且看着方向应该还不止一家,怪不得母妃要来凑这个热闹了。
只是,欢颜略有些诧异地道:“可是这个时辰,已经没有卖烟花的了吧?”
“让你父王去买的,谁知道他是哪里弄来的,不管他,我们去看看去。”
欢颜跟着过去一看,那烟花还真买了不少。
“好了,开始放吧。”
随着定安王妃一声令下,下人们开始放起烟花来。
待她们这边的烟花放完了,空中仍是不断地有烟花绽开,一直持续到半夜才停。
林灼妍趴在床头,看着外面不断绽开的烟花,心里却藏着点点轻愁,待殿试过去之后,皇后的人选就会公布了,不论是谁,自己心里都不会好受。但万一那个人真的是自己的姐姐……
旋即,她又告诉自己。不,不会的,一家不能有两个女儿进宫为妃,皇上心里是有自己的,他是不会选姐姐进宫做皇后的。
自己住在皇宫里的那几日,他还关心自己的伤势,还夸自己的刺绣好看,不是吗?
而此时的皇帝看着空中不断绽开的烟花,心里也正是高兴,结果总算还是叫人满意的。那个栾静宜,也确实没叫人失望。
只是殿试……希望她能表现得更出色,否则,只怕有人会非议自己为了维护自己的诏令,而故意偏向女子。
第464章 红衣女状元
自会试结束之后,整个京城都在议论放榜的结果,无论走到酒楼、茶肆,还是客栈,都能听到有人在谈论这件事。
三个女子上榜,一个是头名,一个是十七名,一个是三十六名,而且除了头名的栾静宜之外,其他的两个都是第一次参加科考,不仅一路从童试闯到了会试,还拿到了这样好的名次。那些考了许多年,考得胡子、头发都发白的男人听了这消息简直要气死了。
且不说这些,就按正常来说,一举就考中进士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足以可见这三个女子有多出色了。
一开始那些叫嚣着不愿跟女子一起参加科考的男人们此时也都不说话了,这个时候更丢人的是他们。
在这样热闹的议论之中,也终于迎来了殿试。
殿试这日,皇上依旧在太后这里用了早膳。太后几次欲言又止,皇上知道她的担心,便是道:“母后放心,我只管按规则行事就是了,若是他们想议论,就随他们去吧,自己的才学若果真及不上别人,又有什么脸非议呢?到时候又不止朕一个人在场。”
太后点了点头,“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皇上当初下诏令允许女子同男子一样参加科考的时候,朝堂上下反对的声音不少,可皇上还是一力推行了,若是最后的状元果真是……栾静宜。只怕会有人非议皇上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所以才偏向了女子。
不过这都是朝堂上的事情,她也不懂,她只是替自己的儿子担心而已。
谢安澜一早就进了宫,欢颜在王府里翘首等待着消息,康儿不知自己的娘亲是怎么了,只是感觉好像跟平常不大一样,便是很有眼色地自己在一边玩儿,也不去闹娘亲了。
正等着消息,定安王妃也过来了。
“怎么样?还没消息吗?”
欢颜连忙上前道:“还没呢。”
“怎么这么慢,也不知道宫里怎么样了。”定安王妃也是等消息等不及,便是到欢颜这里来了。
等了许久,谢安澜终于从宫里回来,知道欢颜等得着急,连口气都来不及歇,见了欢颜的面就道:“状元。”
只这两个字,欢颜就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了,当即大喜,转身就抱起自己的儿子,狠狠亲了一口。
康儿则是一头雾水地看着自己的娘亲,不明白自己娘亲这是怎么了,一下子走来走去,一下子又高兴起来。
“这下子,我们要好好恭喜你静宜姨母。”
谢安澜是从宫中得知的消息,自然比旁人要早上一些。
等到宫里将消息传出来之后,又是在京城掀起一阵热议。
免不了有人说,皇上是不是有所偏向,才点了栾静宜做状元。不过这种说法很快就被淹没下去了,因为当时在场的有那么多大臣,内阁大学士全都在,各个都认为栾静宜的表现最为出色,点她为状元一点争议都没有。
只是这状元是穿上状元服跨马游街的,可是栾静宜是女子,不适合再穿以前的状元服了,偏皇上没吩咐,礼部也没想着准备。
最后由太后赐了一件红色的七层纱衣,又赐了一支红宝石的簪子,让人给栾静宜换上之后,这才跨马游了街。
这一次跨马游街,引得整个京城的人都出来追着看,这实在是一奇观,同一个人竟然两次以状元的身份跨马游街。而且,这是大顺出的第一个女状元,意义也是不同的。
只见那高头大马上,坐着一红衣女子,那纱衣层层叠叠,繁复美丽,头上一支红宝石簪子熠熠生辉,她脸上带着笑,耀眼得让人不敢直视。
这样一个女子,足以成为一段传奇,历经百年、千年,仍旧为人津津乐道。
而栾静宜却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有这么一天,是因为自己的背后有无数人支持。欢颜、青青、谢安澜、白蕊夫人、肖梨卿、玉玲珑,以及无数个愿意支持自己的女子,还有……冉大人。
他们不能像自己这样,受着世人的注目和欢呼,可却是他们努力帮自己走到现如今的这个位置。
这天晚上,栾静宜终于能彻底放松下来。欢颜、谢安澜,蒋青青还有傅文清他们都为栾静宜祝贺,而栾静宜才刚举起酒杯就哭了。
之前那次她考中状元的时候,只有高兴,一滴眼泪都没有落,但这一次她的感受要比上次复杂得多。而她的努力也比上次付出得要多得多。
“静宜,你做到了。”欢颜轻拍着栾静宜的后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