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这一定是中午头,老头推着老伴出来晒太阳。
“爷爷奶奶好”陈秋打了声招呼。
那个奶奶好像没听见一般,一动不动,没有表情,也不说话,倒是爷爷,看起来开朗许多,笑着跟陈秋打招呼:“你们好呀。”
“刚搬过来?”爷爷又问道,他知道这个房子从分下来就没人住过。
陈秋停下,有礼貌地说:“是的,今天刚搬过来。”
“你叫什么名字?”老人总是愿意多打听一下年轻人的。
陈秋笑答:“我叫陈秋,这是我弟弟陈勇,我十八岁了,他八岁,今年就上二年级了。”她知道老人爱打听,索性多说了几句。
爷爷“咯咯”地笑了起来:“真巧了,我也姓陈。”
“那我以后叫你们陈爷爷,陈奶奶。”陈秋笑着说,她也觉得这是缘分。
陈奶奶还是没有反应,低垂着眼,不动弹。
“你爸爸妈妈呢?”陈爷爷还没问完呢。
“他们几年前就去世了,我们来城里投奔亲戚。”陈秋说道。
陈爷爷叹着气,也是两个可怜的孩子。这时陈奶奶咳嗽了起来,陈爷爷赶紧给她抚背,边抚边说:“咱们回家去,有点起风了。”
说着朝陈秋笑了笑,就推着轮椅往家走。走到门槛处,陈爷爷有些吃力的往后拖着轮椅,一次没拉过去。
陈秋放下菜,赶紧跑过去帮忙,这才把陈奶奶安稳地送到家里。
“谢谢啦小姑娘”陈爷爷说道。
“不客气陈爷爷,以后有事您喊我一声就行”陈秋看家里空空的,知道应该也就两个老人住在这里,她一点也不介意多帮帮他们。
闻言,陈奶奶的嘴角好像动了动,陈秋没注意,帮他们带上门就回家做饭了。
午餐很丰盛,白菜炖豆腐,两个鸡蛋,一锅小米粥,可撑圆了小勇的肚皮。为了表示对姐姐的感谢,他主动承担起了刷完的任务,小家伙站在小板凳上,在水盆前有模有样地刷着碗。
这没有什么难的,刷碗水都是热的,小勇享受着呢。
刷完碗,陈秋又把地擦了一遍,这个房子大,擦起来很费力,累得陈秋满头大汗。
“小勇,以后进门换鞋,明天我去买双拖鞋,要保持卫生”陈秋嘱咐了一遍小勇,家务活太累人了。
小勇看姐姐这么累,忙去帮姐姐捶背,捶着捶着,不动了,呆了。
“看什么呢?”陈秋回头一看,小勇呆呆地看着前方。
“那是什么?”小勇目不转晴地指着前面的一个大盒子似的东西,说是盒子还不是,上面还竖着两根收音机似的天线。
“你才看见啊,那是电视机。”陈秋刚进门的时候就看见了,这电视机看来也就14寸。
“什么是电视机?”小勇说着走上前去摸着大盒子,他听都没听说过。
陈秋笑了笑,她忘记了,他们村一台电视机也没有,小勇自然不知道,于是起身把插座插上,打开电视,对他说道:“收音机只说话,电视机可以看见画面。”
“呀!”小勇指着电视,捂着嘴,这里面有人。
“姐姐,姐姐,人在里面,他们会不会出来?!”小勇赶紧跑到沙发后面蹲下。
“傻孩子,不会。”陈秋走到沙发后,把他拎起来说道:“这就是电视节目,你看的这些就好比照相机先把他们照下来了,再通过这个放给你看。”
“那这些人不在里面?”小勇好像有点明白了。
“不在里面,事先录好了,通过这个设备放出来,他们现在应该也刚吃了午饭在看电视,这个设备叫电视。”陈秋又解释了一遍。
第69章 约法三章
其实她自己也没想过,这里竟然会有一台电视,还是彩色的。陆少峰想得真周到,她不由得在心里感激起他。
以后在城里了,自己一定多赚钱,多请他吃饭。
陈秋调了一下台,一个动画片蹦了出来,小勇兴奋不已,“姐姐小人书能动了。”
“是的,这叫动画片,就是能动的连环画。”陈秋说道。
她停下跟小勇看了一会儿,动画片里的小男孩拿着一支画笔,陈秋知道了,这是《神笔马良》。
小勇从来没有接触过,新奇的不得了,眼睛再也不离开电视了。
陈秋没管他,自己去收拾屋子了,一个小电视就把孩子吸引成这样,以后还有更大的电视呢,还有电视墙,电脑,智能手机,不过那些东西充斥的二十一世纪,好像没有现在的生活来得简单纯粹。
一晃一个下午过去了,陈秋累得在床上睡着了,等她醒来,天都快黑了。她睡眼惺忪地走到客厅一看,小勇还在看电视。
“电视不能一直看,它需要休息,你也需要休息。”陈秋说道。
“我不累”小勇觉得让他看上三天三夜,他也不会累。
陈秋摸了摸电视,都烫手了,于是走过去,拉着小勇过来摸摸。
小勇一摸还真是,没想到这个盒子真的发热,它果然需要休息了。没办法,小勇揉着眼睛关掉了它。
晚饭陈秋随便对付了点,她要接着睡觉,太困了。小勇关了电视之后,也倒了精神,吵着要睡觉了。
房子是两室的,陈秋本想跟小勇分开睡,又觉得小勇现在还小,家里说不定还会来个人什么的,就把小勇的被子也铺在了她的大床上,先跟姐姐凑合吧,等大点再给你间屋。
第二天一早,陈秋刚起床,门铃就响了,是刘浩来了,手里拿着个大袋子。
“快进来刘浩哥,怎么来得这么早?”陈秋忙把他请进屋,让小勇给刘浩哥倒水。
刘浩把东西放下说道:“我爸回去说城里什么都得花钱,我妈让我给你送些菜干,就饭吃。”
陈秋鼻子一酸,说道:“刘浩哥,你还没吃早饭吧,我马上做饭,你吃了再走。”
“不用了,我赶着回去干活,家里开始翻地了。”刘浩只喝了杯水,走一路,不饿就是渴了。
陈秋看了看家里,刚来一天,什么没有,只能让刘浩哥空手回去了,想到这,她心里酸酸的。
“对了小秋,过了十五就要开始收鸡蛋了吧。”刘浩走到门口,又转身问了一句。
陈秋合计了一会,说道:“是的,十六咱们就开始干吧,我在市场等你们,你回去跟大田说声。”
刘浩应着,骑车走了。
陈秋惦着这一袋菜干,她跟小勇也吃不了,想给陆少峰,估计城里年轻人应该是不喜欢这些玩意儿的。
突然她想起了邻居的陈爷爷,陈奶奶,老人一定喜欢。于是她让小勇去厨房找个塑料袋给她,装了几大捧,拎着去给陈爷爷。
这个点陈爷爷早就起床了,正在小花园里溜达,看陈秋出来了,笑着跟她打了声招呼。
陈秋把东西递给陈爷爷:“陈爷爷,这是我老家的邻居给的菜干,您尝尝。”
这一送东西,可把陈爷爷乐坏了,他老两口,自打退了休之后,除了每年过年过节单位来送东西之外,没有人来看过他们,更别说给他们送点东西了,每次有人上门都是来要东西。
他没有推辞,“好,好,我老头子就爱吃这个,你等一会”说着陈爷爷进了屋,一会儿拿着一些桔子出来了。
“给你们吃。”陈爷爷说道。
“不用,不用,我们有,您跟陈奶奶留着吃”陈秋倒是不好意思了,自己给人家那点菜干不值钱,人家的桔子可贵着呢。
“拿着!我们两个老家伙吃不动”陈爷爷不肯拿回去,“家里有的是,过年单位发的,不吃就坏了。”
陈秋犹豫着接过桔子。
“小姑娘,你亲戚在城里哪个单位?”陈爷爷轻声问了一句,能住这个房子的可不是小单位。
“造船厂”陈秋答道,即使接触时间不长,但她知道陈爷爷陈奶奶都不是坏人,也就不瞒他们了。
陈爷爷思忖了一阵,笑道:“造船厂是大单位,你亲戚是干部吧?”
“其实说不上亲戚,就是朋友,我们在他下乡时认识的,我想进城发展,他把房子租给了我,我给他租金。”陈秋说道,虽然陆少峰迟迟不要,但她一定要给,不能白住。
陈爷爷重新打量了一下陈秋,点了点头,小姑娘是个实诚人,对他老头子也不瞒着,懂分寸,这个年代都是一人进城全家攀亲,哪有付房租的。